UIC大三金融小學弟,獲CFA投資分析大賽華南區季軍

@格瑞絲學姐:在燁錚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很多,樂觀,積極,憧憬未來,渴望成長,聽了他的分享,於我個人而言也是所獲頗豐的。

楊燁錚目前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 ,大三Finance專業,備考託福&CFA一級中。

有個雙胞胎弟弟,在西交利物浦讀的2+2項目。弟弟大一上學期剛入學就報名了高頓CFA的學習,後來寒假的時候我也開始接觸CFA,瞭解到CFA作為一個金融證書,和自己的發展方向以及作為本科學習的補充都很適合,權衡之後也在高頓報了名。

平時比較喜歡游泳,喜歡靜靜的在泳池中慢慢浮上來的感覺。

其實自己該約飯的時候也約飯,宵夜其實也沒少吃,偶爾晚上也會約上同學一起“吃雞”,天氣好的時候也喜歡去跑跑步。畢竟只會埋頭讀書的書呆子也不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吧。

上學期和大四的學姐組隊參加了CFA投資分析大賽,在學姐和導師的幫助下,努力了幾個月,最後入圍了華南區的決賽,成功的拿下了季軍,也算是沒有辜負大家的努力,為學校小小的爭了點光。

其實我自己還沒有考CFA,能分享的東西有限,不過如果能告訴身邊也在備考CFA的夥伴們,你們並不是孤身一人,也是挺好的。

UIC大三金融小學弟,獲CFA投資分析大賽華南區季軍

CFA投資分析大賽華南區決賽 季軍獎盃

關於學習的時間安排

無可否認,UIC的學生時間安排上是很忙的,很多學弟學妹也諮詢過時間安排的問題。

以我自己為例,我之前就知道大三下學期會比較忙,所以我把課安排的時間比較集中。基本上每天就是早上到下午三點的課,三點之後晚上儘量空出來,這樣從三點到晚上十一點就會有比較大段的時間可以做安排。

三點上完課之後我會先回到宿舍休息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四點之後開始把今天上課的內容再消化一次,完成吸收。

一般下午會去運動一下,游泳或者跑步,調整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也可以給自己解解壓。我喜歡享受水給的浮力,能自由伸展身體,能在游泳的時候放鬆和思考。

晚上的時間主要集中在託福的學習上,偶爾也會和朋友約個飯或者玩玩遊戲,勞逸結合。

週末的時間集中的去學習CFA,CFA學習是一個比較需要系統化訓練的東西,所以整段的時間學習會效率更高。

關於本科規劃

當初高考發揮失常,到了一個不感興趣的專業。當時我就想,我以後希望從事什麼職業,希望人生的道路怎麼樣發展,成為這樣的人需要具備怎樣的條件?

結論是我想成為能在金融行業施展拳腳的人。

那麼我必備的條件就有三個:

系統且專業的學習金融知識——我需要轉到金融相關專業

認可度高,能體現專業水平的證書——我開始備考CFA

一份含金量高的實習——我需要有知識和實踐能力去獲得

不斷的積累知識,積極參加各項和專業有關的活動以及競賽,將所學運用到實際。

當把上面的東西列出來之後,每一個目標要做的事其實就能夠清晰的浮現在眼前了。

關於社團活動

很多UIC的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忙,然後可能放棄了證書,放棄了語言考試等等。或者是覺得拖到大三再去準備。

其實大三當然是比大一大二還忙的,如果你大一大二沒準備好,指望著大三的時候自己能夠把所有事情都好好的完成,結果往往會不盡人意。

很多同學覺得忙,事情多,甚至比高三還繁忙。當然,UIC的學制短,課程重,考試多,這個無可否認。但是平心而論,很多時間其實是被我們自己浪費了,過多的飯局酒局,各式各樣的社團組織活動佔據了我們太多的時間。

社團活動不是不可取,社團也是大學生活中重要的體驗,但是過多的社團協會活動會使得我們大學生活本末倒置。就我自己而言,參加像學業輔導班的選拔,一方面能夠結識其他人,豐富社交,一方面教人也是鞏固自己學習的好方法,能夠幫助自己更好的梳理知識點,抓住重點,同時還能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和公共演講能力。

所以我覺得,社團生活要適度,想鍛鍊自己,結交友人,豐富經歷,是有很多其他辦法的。

關於CFA

我覺得CFA可以無愧於“金融第一考”這樣的稱謂。

當初大一開始學的時候,其實很多知識點沒有弄明白,因為自己基礎還比較薄弱。但是後來漸漸的開始學專業課就會發現,提前學習CFA其實是給自己打下了很好的金融知識框架,再輔以專業課的知識鞏固,其實是一個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等於你提前做了一個很好的預習,對於自己專業課和績點的提升也是很好的幫助。

實際上在大一學習CFA對我後來大二大三的專業課學習幫助很大。

當初接觸CFA的時候高頓的老師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在校期間的專業課學習是理論框架,而企業看重的是你即插即用,及時產出的能力。在這個時候CFA的知識體系就能很好的幫助我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CFA的十個科目,很多科目單獨看起來之間可能沒有聯繫,但是在學完之後,老師給我們畫了思維導圖,我才發現是CFA的原版教材和知識體系設計得真的是非常巧妙。

cfa知識點非常多,光看可能非常繁瑣還有雜亂無章,但是真正系統性學習和總結後,會發現整個教材還有框架非常嚴謹清晰。

我有時候在想,設計出這套知識體系的人真是太聰明瞭。

還有一點,我認為在校期間GPA毫無疑問是至關重要的,對於衡量我們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對於申研留學的幫助,績點就是生命線。但是在將來踏上社會工作之後,不同學校的績點無法在一個標準下衡量,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尺子來衡量我們的專業水平,這就是證書的重要性。

CFA學習與備考

我寒假的時候在老家,實在太冷,不想出門,就把CFA的七門科目網課再刷了一遍。

我覺得備考分為三個部分。

一是把之前學習過的十個科目,再去細緻的過一遍。

二是將每個科目整理出自己的思維導圖和學習筆記。

三是刷題,CFA原版教材後的每一個題目都需要融會貫通。

我現在大概準備到第二步和第三步之間...其實自己也偷了點懶,買了高頓的CFA中文版講義讓自己進度能快點哈哈哈哈。

楊燁錚所在團隊決賽路演PPT(已模糊化處理)

關於CFA投資分析大賽

當時我是被選上的孩子,和幾個應用經濟學的學姐組成了隊伍,由學校的教授進行輔導。

其實我們自己是缺了會計專業的成員,所以後來在基本面分析的財報上,很多時候是邊做邊學,強行給自己提升。

選分析標的就選了很久,太小的公司沒有太多分析的空間,太大的公司涉及業務太廣,很難在短時間內分析全面。說起來,後來我們選擇的公司,我還買了些他的股票,小賺了一筆。

這次的比賽對於我自己是個很好的鍛鍊,從學以致用的角度,這次是真正的將所學知識呈現成了一份拿得出手的研報,面對臺下眾多的業內大咖,怎樣才能將所學知識和見解去體現出來,其實既有壓力,又很令人興奮。最終能拿到華南區的第三名,其實也感覺沒有讓自己的努力白費吧。

【給大家的話】

要實現大目標的話,可以先分析清楚需要做到哪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去實現一個個小目標,即使最後可能大目標依舊有些遙遠,但是卻能實現小目標和中期目標,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收穫很多,成長很多。

就像在拼圖,可能你在安裝一個一個的拼圖中,覺得這個事情很辛苦,很繁瑣,但是如果你記住當初你開始的原因,那麼在你慢慢的看到拼圖漸漸成型的時候,你會覺得之前的每一塊拼圖,都是有它的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