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前兩天關注許可馨的新聞,竟突然想到了李子柒,這兩天在心中也常將她們做對比。


一個幼年不幸,起於底層,為生存學會多種技能,最終憑唯美的美食視頻在全網走紅,被稱為“七仙女”。


一個從小生活應該優渥(從其言論推斷),受到高等教育,並公費留學,卻連發辱國言論,惹怒國人,被稱為“恨國女”。


反差如此之大,是哪裡出了問題?答:應該還是在教育。


一、李子柒,教育有缺失,但一直在學習


李子柒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4歲時父親又過世,處境可謂悽慘。6歲的時候,曾被繼母拽著頭髮往水溝裡按,被打得半死不活。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後來,李子柒的爺爺媽媽就把她接回去撫養。然而,幾年後不幸再度來臨,14歲那年爺爺去世,李子柒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按正常推算,14歲應該還沒念完初中。李子柒所受的正式教育,在施行9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來說,絕對算是低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在學校裡,爺爺還在的時候,李子柒跟著爺爺學習,她學會了作為村裡的鄉廚爺爺會做的各種菜式、學會了編竹簍、篇蒸籠、也學會了劈柴、種地……


這些從她的視頻上看起來充滿詩意,但對她當時來說,不過是那段艱難歲月的求生之技。


失去爺爺外出打工的日子,仍然繼續學習,她學會了打碟,學會了做一個夜場的DJ。


開始接觸視頻後,當然又學了更多的東西,她得學會拍攝、她得學會剪輯,當然還有她視頻中出現的那些東西:裁縫、刺繡、造紙、養殖、釀醬油、做拉麵……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這些當然不是大學的課程,但誰能否認這不是實實在在、接地氣的職業教育?


從現在她的作品來看,主題的確定、劇本(不一定是書面的)構思、畫面的選取……這些都不亞於相關專業的大學生。


二、許可馨,一直在學習,卻缺失教育


許可馨應該是一直接受著正規的教育,包括她現在在國外學習。但在她所受的教育背後,難掩明顯的缺失,或許只能說她是有學歷。


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來看,許可馨缺少了“善良教育”。他認為缺少“善良教育”,會讓孩子變得鐵石心腸,對人冷漠無情。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從來不把集利益放在眼裡”,反映的是她對別人利益的冷漠。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而希望醫生逃離武漢,則是對他人生命的無情。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缺少“善良教育”會讓人的心靈發生畸變,李文亮醫生作為疫情的“吹哨人”,被人視為英雄,和許可馨“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但她可以對“搶救李文亮醫生”進行侮辱,這是心靈已發生畸變的證明。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心靈的畸變還會導致毫無感恩之心,要麼把別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供給她享樂的工具,要麼視為不能為她帶來任何好處的中性生物。所以,許可馨可以一邊痛恨侮辱著祖國,一邊享受著祖國每月補助2000美金,她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心靈的畸變還可能發展成為一種危險行為。這在許可馨身上已經有些苗頭了。“培養殺心”、“不斷想像殺死別人的過程”,讓人看得背脊發涼、頭皮發冷。我不由得為她之前的同學慶幸,他們應該感謝她的“不殺之恩”,同時我也替她現在的同學擔心,大家應該都還記得2013年的復旦投毒案,研究生黃洋被室友林森浩投毒殺害。


從心理學家阿爾費雷德·阿德勒的觀點看,許可馨缺少“生命意義”的教育。阿德勒認為:每一個人都揹負著三大約束而生:一是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別無他所可居;二是沒有誰可脫離人類而生存;三是人類由男女兩性構成。


應對三大約束,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找一個賴以生存的職業;二、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他人達成合作;三、找一個互相信賴的人組織家庭。


許可馨所受的教育,充其量只是學了些知識,或許她可以為自己選擇一個職業,但過度的自私,恐怕難以解決第二、第三個問題。


三、有的人從苦變“牛”,有的人從“牛”變傻


李子柒的幼年不可謂不苦, 她成功的過程也不可謂不苦:為了學習拉麵,一段時間她每天苦練到深夜,練到兩膀痠痛不堪;為了拍一個滿意的鏡頭,往往要重拍N遍;劈木材、釘樁曾讓她屢屢受傷……


有人說,命運之神自有她的計算,你所有的付出,都會被返還,或早或晚。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終於,李子柒紅了,她收到了“返還”。2017年就被譽為“第一網紅”,2020排第幾不太清楚,估計也應該是最紅的網紅,頂多加上個“之一”。


特意查了一下,李子柒在抖音粉絲4000多萬,微博粉絲近2400萬,今日頭條粉絲也4000多萬,公眾號上不知有多少,但發的文章篇篇都是10萬+,當然各平臺粉絲有重複關注,但還是非常非常多的,這是國內的平臺。


國外的Youtube粉絲也有近800萬,來自世界各地,其中還包括馬來西亞國王。


網友們把她稱為“七仙女”,這個詞可以說是囊括了中國人對一個姑娘的所能有的全部肯定和善意。更有人喊出“娶妻當娶李子柒”,應該代表了男網友們的“民意”。


至於李子柒的收入,有人說3000萬,有人說1.6億。其實這個時候金錢多少,對她來說只是個數字而已。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李子柒完成了由大苦到大“牛”的傳奇。有人說她的視頻不是由自己,而是由團隊拍攝。這有什麼關係呢?這也正好證明她能解決阿德勒所說的第二個問題——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與他人達成合作。


許可馨自己應該是挺“牛”的,在國內讀了不錯的大學,還能出國留學,這說明她學習上學霸級。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許可馨的家庭應該是挺“牛”的,應該是又有錢又有關係,這大概保證了她在此之前無往而不利。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但又是罵國人“賤骨頭”,又是明確表示“恨國”,又是要跟祖國斷絕關係。


看來還喜歡從侮辱自己中尋找快感。


有人或許確實有點NB,但得意忘形的NB,往往會變成名副其實的SB。


許可馨明顯NB得得意忘形了,挑戰國人底線,惹出事端,不但被14億人罵,而且很有可能會有“坑爹”之嫌。你說你是不是傻?


四、你管不好的孩子,早晚會有人替你管


曾經問過朋友們一個問題:“我們對孩子最大的企盼是什麼?”最後討論下來,大家形成了統一答案,那就是:在平安的基礎上實現個人最好的發展。


可見,家長們對孩子第一企盼是平安,首先期望孩子一生無災無難。


災難這東西有,有的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有的卻是自己招惹的。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還記得那個澳洲“跑步女”嗎?有網友根據她的專業和所處的行業分析,基本上以後得改行了,在這個行業混不下去了。還有那個認為美國的空氣都比中國甜的楊舒平,國內呆不下去,只好去韓國發展。


“自作孽不可活”,這對所有的家庭都是前車之鑑,家長怎麼教育孩子就成為關鍵。


當然,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單獨寫幾大篇,但最容易操作、最好理解的其實一句話就可以了,那就是孔老夫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許可馨對比李子柒,你不缺學歷,但卻缺教育


所有出問題的“熊孩子”,都是因為不懂這個簡單的道理。那個罵國人是“豬”的蔣逸文不懂,除非他願意讓別人罵自己是豬?那個“跑步女”不懂,除非他不介意別人威脅她的健康;許可馨當然也不懂,除非她喜歡別人罵她“賤骨頭”。


其實,這個話題只能是和善良、懂道理的家長談,或許根本就不用談,他們憑良知就知道怎麼辦。對那些製造“熊孩子”的“熊家長”,談了也是白談,他們管不好的孩子只有讓別人來管。

·END·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彙集上海百餘位教育專家(同時是成功家長),給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經驗、方法、理念和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