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有必要與家人分開用餐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有必要與家人分開用餐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大家都很忙,勞累了一天,一家人難得湊在一起吃個飯,聊聊天,享一下天倫之樂。有的人因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等原因,患上了胃炎、胃潰瘍。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並且這個東西能傳染。有的人就說了,這個是通過口吃進去的,為了不傳染家人,分開用餐吧。或是餐具分開,或是人也分開,總是給你點特殊待遇,有一部分人心裡難免有點不舒服。那麼這個到底有沒有必要呢,我們還是仔細探討一下。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有必要與家人分開用餐

幽門螺旋桿菌在自然界中是廣泛存在的,人群中中有一半左右的人是感染者,但是大部分人都沒有症狀,不會去治療。同時,豬、狗、獼猴、大鼠也有很高的感染率。這些都是活動的傳染源啊。幽門螺旋桿菌的大量存在於被感染的人和動物的糞便中,糞便中的桿菌可以汙染食物、汙染水源。如果人吃了被汙染的食物、喝了被汙染的水,就有被感染的可能,這就是“糞口傳播”。自然界中有大量的幽門螺旋桿菌,可以通過汙染的食物或者水進入你的體內,可謂是防不勝防。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否有必要與家人分開用餐

那麼有沒有人人之間的傳播呢。有,雖然比較少,但是還是存在的。有的幽門螺旋桿菌患者,存在噁心嘔吐、反酸水的問題,會把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帶到口腔中、混在唾液裡。有可能因為接吻、共用餐具發生感染。因此餐具還是不共用的好,分餐也是有必要的。現在明確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是通過口吃進去的。也就是說注意飲食衛生是應該的,也是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最重要的措施。但是這個傳染的幾率很小,甚至比你吃了一口沒有洗乾淨的水果感染的幾率還要小,因此也沒有必要太過緊張,把人趕到一邊單獨吃就沒有必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