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真的“越古越值錢”麼

古錢幣真的“越古越值錢”麼

從古自今,不管文人雅士還是平民百姓,都有收藏的習慣。無論是古董珍寶,還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在收藏家眼裡,他們都是至寶,是值得珍藏的。古錢幣,是收藏人數眾多的收藏品,然而,人們對於古錢幣的收藏價值卻有一些侷限性,往往會覺得,古錢幣就是“越古越值錢”的,事實真的是如此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影響古錢幣價值的幾種因素吧。

一般而言,我們判斷藏品是否有收藏價值,不外乎都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存世量、藏品品相、版別、歷史意義等方面去分析。

首先,從存世量上來說,它的確是影響古錢幣的收藏價值的一大因素。俗話說,“物以稀為貴”,越是稀少的,價值越高。但是,越古的,卻未必是越稀少的。因此,以是否古老作為古錢幣的價值的判斷依據是不合理的。比如說西漢五銖錢、唐代開元錢雖然有其歷史意義,但由於存世量大,只能歸為普通品。

其次,就是古錢幣的品相問題。眾所周知,古錢幣在經過流通之後,難免會有一些磨損,而且經過長時間的流傳下來,品相完好的古錢幣是非常少的。同樣的古錢幣,品相品相好的可能是一級文物,品相不好的就是二級。

還有,就是看古錢幣的版別,不同造幣廠、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時期的古錢幣,在版別上面都會有一些微小的差異,這些差異雖小,卻可能造成收藏價值的千差萬別。此外,對於古錢幣來說,綱要錢由於其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學術價值,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最後,古錢幣的類別,也是影響其收藏價值的一大因素。樣錢、祖錢以及母錢他們的收藏價值差別是很大的。樣錢打製後上呈,供高級官員或皇帝審定,材質為優良木材、玉石或銅材,銅質樣錢中還常熔有較高比例的黃金。樣錢審定通過後,便依樣用優質黃銅精工雕制母錢,即雕母錢,又稱祖錢。祖錢字口深峻,筆畫清晰,地章光潔,從細部看,還保有手工鏤刻的痕跡。最後,再以母錢大量翻鑄制錢,即子錢,就是正式發行使用的錢幣。母錢和子錢都是翻鑄而成,這就增加了識別難度。一般說來,母錢的外徑和厚度略大於子錢,銅質和品相也優於子錢。

上述因素,都是影響著古錢幣是否值錢的原因。看來,古錢幣“越古越值錢”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喜歡收藏古錢幣的泉友們,一定要看清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