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还是观望?离场还是进击?这三个观点值得参考

面对愈发复杂与未知的疫情,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些人觉得,疫情之下,经济衰退,现在做投资风险很大,而且也没有好的投资机会。投资要等到疫情结束,经济回暖了,投资机会出来后再开始考虑。

抛开技术性的问题,从投资思路上分析这个投资策略,我有几点思考:

首先,做投资要与不确定性共存,这个世界上很少会有所谓完全确定的时候。

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指出,这个世界是由不确定性(或者是偶然性)所推动的。


投资还是观望?离场还是进击?这三个观点值得参考

所谓的“黑天鹅”是指往往难以预期、一般极少出现而一旦出现又会对市场引起极大的连锁的负面反应。比如911事件、比如今年的新冠病毒。

如果我们要做投资,就必须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要随时准备好去应对“黑天鹅”事件的出现。否则我们就只能把钱放在银行或者买成货币市场基金,获得极低的收益,成为被不断增长的通胀所收割的韭菜。

其次,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最悲观、也就是大家最恐慌的时候。

恐慌情绪会像恶魔一样无处不在:市场中有大量的坏消息出来,股市开始暴跌,周围的人都在亏损割肉离场,企业在破产,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在成倍数增加。

恐慌情绪在不断的蔓延,市场评论者会说:这次真的与之前的不同。

这种恐慌往往要等到过一段时间,卖的人开始少了,好的消息逐渐出来,市场才开始反弹。

如果我们去看回过往的历次危机,大多如此。

比如最近一次的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雷曼倒闭前后的那一段历史,道指从14000点跌到6000多点,跌幅超过50%。危机的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

投资还是观望?离场还是进击?这三个观点值得参考

而如果我们想等到所谓的危机完全过去再进行投资,往往那个时候市场已经较低位上涨很多,甚至是不断的在创出新高,因为市场的价格反应的是对未来的预期。


投资还是观望?离场还是进击?这三个观点值得参考

2007/4/1至2020/4/1道琼斯收盘价和谷歌“buystocks”的搜索热度趋势

虽然信息搜索不代表真正买入股票,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的对未来的预期。

第一个蓝色区域代表着2008/10-2009/3月金融危机彻底爆发的阶段,第二个蓝色部分是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的阶段。

从次贷危机的经验可以看到,人们情绪的转好和信心的加强是先于股票反弹的。而且总有这样的少部分人能够用更长远的目光看待危机,例如巴菲特老先生,当年就在美股创下单周最大跌幅之后,写下了《BuyAmericanIam》,振奋了人们对于市场的信心。

当然,我们不可能人人是巴菲特,我们要学会的是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中保持冷静和谨慎乐观,抓住机会

再说说这次疫情的影响。新冠病毒的特点是较高的传染性R0(2-4之间),和较高的死亡率(1%左右的感染死亡率)。

投资还是观望?离场还是进击?这三个观点值得参考

较高的传染性导致生产活动基本停止,在需求端,部分需求会消失或者延后,例如出行旅游需求;而在供给端,全球贸易中断会为产业供应链带来问题,最终导致最后就是大量的非必选消费萎缩,全球经济陷入阶段性衰退。

这些危机情况必须要出现在我们对未来的设想中。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认识到过去的几百年间,资本世界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人类总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往前、企业利润持续增长、股指不断创出新高。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纠错机制,市场虽然不是总是有效的,但市场可以很快的纠正错误;其次就是科技进步,这个背后是理性主义及科学主义的胜利

因此,当这次疫情结束后,我们将会看到这个世界与之前已经有很多的不一样。这些不同可能包括人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比如更注重卫生),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生改变(移动互联网的规模进一步增加,虚拟经济占比越来越大),甚至于地缘政治也会

产生影响,全球化在短期内也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我们的机会。

就像达利欧所说,大多数的事物都是随着周期向上发展,就像一个朝上开瓶器,中间总会有起起伏伏,对于个体来说,人的一生过于短暂,每个人都只能经历宏观周期中的一小部分,且正在发生的事情

投资还是观望?离场还是进击?这三个观点值得参考

图表来源:瑞达利欧《ChangingWorldOrder》

最后,目前的市场价格,我认为已经包含了某种悲观的情绪,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悲观的,但底部是走出来的。

“黑天鹅”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投资体系要有“反脆弱性”。

脆弱是指因为波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反脆弱则是让自己在不确定中获利高于损失。既然不确定性会一直存在,那就不要想去完全避免这种不确定性,而应该要利用好这种不确定性。

具体到投资决策中,我觉得可以参考几个原则:

1、确保你所承担的最大风险,不会将你置于死地,就像九头蛇被砍了一个头之后还不会死去,再慢慢长出两个头。

2、利用杠铃策略,学会做多手准备,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资源,在杠铃的两头都有储备,避免满盘皆输的局面。

3、不懂的投资,不要去做。


对于投资者来讲,在疫情的迷雾中,重要的是要

有前行的动力,保持持续的精进和修行,在投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并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好准备

正如达利欧所说:“过去发生过一些重大事件(例如1930年代的大萧条),我不能肯定说‘这不会发生在我身上’,但是我必须研究清楚它的发生机理,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