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棒棒”?不,“棒棒”依舊存在

在重慶,曾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爬坡上坎,肩上挑著一米多長的竹棒,棒子上繫著各種顏色的尼龍繩,他們被形象的稱作“棒棒”。

最後的“棒棒”?不,“棒棒”依舊存在

他們來自於農村,沿街攬活是重慶街頭的臨時搬運工,是重慶的一種獨特文化符號。但最近曾見到到這樣一句話,“最後的棒棒”。是重慶“棒棒”這一種職業要消失了嗎?還是曾經的棒棒變老了不再從事“棒棒”這一種職業?還是重慶已經沒有了棒棒發展的土壤?但當我仔細的去觀察,重慶“棒棒”從未消亡,他們依舊很繁盛,只是他們影藏在了暗處。

我想,之所以會出現有人,甚至說很多的人都在說棒棒消失了,是因為“棒棒”的那根棒棒真的很少出現在街頭了,因為很少有人看見所以會有人說“棒棒”消失了。其實,從未消失,只是他們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了。

最後的“棒棒”?不,“棒棒”依舊存在

“棒棒”是重慶城鎮化的一個縮影,無數的農村人從村裡走出,因為沒有技能,只能在街頭尋找機會,拿著的一根棒棒就是他們的象徵,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慢慢的在街頭尋找著工作機會的“棒棒”變少,可他們並不是不存在了。

他們存在於菜市場。深夜時一車車的貨物從遠處拉來,為了更加快速的工作那一個又一個男人咬著牙用著自己的力氣用著棒棒將一大捆一大捆的蔬菜擔下,為了第二天人們能儘早的吃上新鮮的蔬菜,也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奮鬥。

他們存在於建築工地之中。當一棟高樓建成之後,因為會有大量的房屋需要裝修。那些不用的建築廢料被他們用“棒棒”擔著收集起來,什麼地方需要建築裝修材料,也是他們用著小推車推,用肩背背,用著棒棒擔,一點一點的運到工地之上。

他們存在於批發市場。深夜大量的材料卸載,一個店鋪一個店鋪的為店鋪卸貨,他們或是肩背或是兩人抬進行著棒棒的工作。

其實,棒棒一種都還在,在凌晨工作著,當白天大多數的的人在工作時,他們在休息,當大多數人休息時他們確實在工作,他們完美的避開了能被大多數人看見的時間,所以他們的身影便少了許多。

最後的“棒棒”?不,“棒棒”依舊存在

其實棒棒還在,他們有的只是稱呼不同了。《山城棒棒軍》曾完美的表現出了重慶棒棒的工作,不管是在街頭幫人拉貨,還是在工地工作,還是幫人家裡疏通下水管道,或者是給人店鋪打掃垃圾。或者是很遠的地方幫人送點東西。

棒棒不是消失了,只是他們的工作職位被規範化了。分配一批人去專門的掃地(清潔工),分配一些人專門的去送東西(外賣小哥,快遞員),他們只是稱呼變了罷了。

“棒棒”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曾在社會中用著自己的體力進行著社會中繁雜的事務,曾經的他們帶著標準的一根棒棒被人稱為“棒棒”,可當他們的棒棒不存在時,他們曾經為之付出的社會職能依舊存在,依舊有人在做。

“棒棒”依舊是棒棒,可棒棒卻不再是“棒棒”。


北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