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對於零售行業來說,本質上是一場流量之爭,無論是電商還是傳統零售,誰能搶奪更多的流量,誰自然就贏了。過去20年,中國電商蓬勃發展,搶走了線下很多流量,也成就了很多個超級電商平臺。當然,阿里巴巴是最大的受益者,從哪方面來看,都是第一,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罵馬雲的也是最多的。

不過,到了2016年,互聯網紅利逐漸消失,各電商平臺增長開始放緩。馬雲意識到如果繼續按照傳統的電商運營模式,那流量可能會枯竭,增長出現停滯,這無疑是極其危險的。所以,馬雲想到搶對手的流量,這個對手是誰呢?不是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對手,而是線下渠道。

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為什麼這麼說呢?電商不是已經搶了線下流量嗎?實際上,電商出現增長放緩的原因是有些線下流量搶不到。具體我們來分析一下,天貓最大的兩個品類是服飾和美妝,服裝包括男裝和女裝,衣服,鞋子,帽子,包包等等,2019年雙11大促中,有15個品牌銷售額破10億,服飾有4個,分別為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南極人;美妝也有4個,分別為歐萊雅、雅詩蘭黛、蘭蔻、玉蘭油。這兩大品類都是超級大市場,這些年線下服裝店應該是生意最難做的一個行業,班尼路、達芙妮,一個又一個倒下,關店的更是數不勝數。

再看京東,最大的品類是家電和3C數碼產品,一二線城市的線下手機店非常冷清,生意其實很不好做。當然,更慘的是全國各地的電腦城和數碼城,基本上倒了很多,沒倒閉的也在艱難為生。至於家電,線下基本也就剩下國美和蘇寧兩家,其他的小店很難生存了。

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大的品類,這兩個電商平臺涵蓋了所有的品類,只不過有些做得並不大,現在在線上基本什麼都可以買到。那其實還有一些是以線下為主的品類,電商平臺無法撼動,才會讓馬雲想走到線下來搶流量。

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在2016年,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覆蓋實體店、電商、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的新零售體系。馬雲說傳統電商將死,新零售將崛起。什麼是新零售?宗慶後說是扯淡,就是新瓶裝舊酒,一個概念而已。

自從提出新零售概念後,這三年裡,阿里確實在這個概念的指導下,大舉佈局線下市場。通過自建品牌和收購兩種方式,來搶佔線下流量。圍繞服裝、日用百貨、生鮮、餐飲、家居五個萬億級市場展開攻守戰。

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仔細分析這個5個行業,服裝新零售基本動靜不大,消費者還是在線上購買為主,或者直接去線下購買,並不會線上下單,線下提貨,這種方式少之又少。這個版塊的新零售暫時沒看到什麼效果。

日用百貨版塊,這是阿里積極進軍的行業,先後收購或者投資了大潤發、聯華超市、新華都、三江購物、銀泰商業等等。目前,主要是改造大潤發為主,通過阿里的大數據、雲計算技術,讓大潤發的效率更高,消費者分析更精準等等,從而提升業績,但目前來看並沒有很出彩。

生鮮版塊,收購了易果生鮮,自創了盒馬品牌,目前主推的盒馬品牌,在全國開出了200多家門店,發展得如火如荼,抓住了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是阿里新零售最成功的版塊。

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家居版塊,投資了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也就是家居連鎖行業的老大和老二。至於餐飲,其實就是餓了麼。

這5個版塊,服裝沒什麼動靜,餐飲的餓了麼其實就是外賣,根本不算什麼新零售。那還有日用百貨、生鮮、家居三個。這三個行業是線下依舊佔據主要的版塊,電商撼動不了,消費者雖然不逛街,但是逛超市和菜市場還是經常去的,至於家居,國人還是喜歡到線下去購買。

馬雲再發預言,傳統電商將死,新的零售模式即將崛起

因此,所謂的“新零售”,就是一些線下流量,電商實在無法搶奪,就自己來做了。宗慶後說新零售玩概念,其實一點沒錯。阿里巴巴想要持續保持增長,線上紅利消失,競爭慘烈。那就到線下來,做線下實體,盒馬搶了菜市場的生意,投資這麼多超市百貨,最終目的無非是想讓自己成為最大的線下零售企業。

電商發展20年,到2018年線上零售額才9萬億,佔社會零售額的23.6%,線下依舊是最大的零售市場。阿里巴巴已經是線下最大零售企業,如今再進軍線下,其野心昭然若揭。

為什麼新零售都是阿里、京東、騰訊、蘇寧在主導?而不是線下零售企業,核心在於它們是在向線下搶流量。所以,新零售的未來就是一些擁有資金、流量、技術的互聯網企業逐漸主導線下市場,優勝劣汰。馬雲很早之前說,未來實體店將倒一半,確實是做到了。如今又親自往線下發展,不知道另一半的實體店會發展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