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老地名的由來,漲知識呀!

長沙老地名的由來,漲知識呀!

二里半、三公里、金盆嶺、銀盆嶺……這些“奇奇怪怪”的地名,長沙有很多很多。初次聽到這些地名的朋友,除了心裡一怔,可曾想過這些地名究竟從何而來?長沙的地名大致分為一下幾類:

數字名

一步兩搭橋

位於長沙城南天心閣附近,西起磨盤灣,東到小樂嘉巷。唐朝時,此處是長沙城的護城河,為方便城南百姓出入,在護城河上建了兩座並列的橋,據說兩橋僅一步之隔,所以人們便稱為“一步兩搭橋”。物轉星移,護城河與橋沒有了,這裡變成了一條小巷,小巷卻一直叫一步兩搭橋。然而,如今,一步兩搭橋已處在消失前的最後呻吟之中……

一步兩搭橋巷不過百來米。然而百米小巷承載著這個有趣的巷名卻有一千多年!

二里半

二里半,跟河東的三公里一樣,是河西的一個地名。只是三公里因曾建有湖南巡撫駱秉章、張亮基和藩臺潘鐸三個人的祠堂而得名,而二里半據說是因為這裡和以前濚灣鎮最“繁華”的地方——現在913公交車停靠點的距離恰好為2.5華里,所以得名“二里半”。

三王街

南起坡子街,北止五一西路,“三王”指吉王朱見浚之前封藩長沙的潭王、谷王和襄王。潭王為朱元璋第八子朱梓;谷王為朱元璋弟十九子朱橞;襄王為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三王街舊有老郎廟,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光緒十八年(1892)重修。

四方坪

坪在長沙方言中是小平地的意思,因為此地多為平原,開墾農田多為四正四方的形狀。故四方坪之稱流傳下來。

伍家嶺

伍家嶺位於開福區,原為長沙北郊的荒山野嶺。相傳明洪武年間靳、毛、李、廖、楊五姓在此定居,故名伍家嶺。

六堆子巷

六堆子巷位於老長沙青少年宮後面,是現營盤路以南的一條小巷子。也是唐代長沙城北門護城河所在處的地名。

關於地名的來歷,要從滿族人的風俗習慣來探究。滿語中堆子的意思是城鎮內官兵駐地巡邏居住房子的意思。而六堆子巷附近就是原來的長沙城的“撫臺衙門”(故址位於老青少年宮內),在撫臺衙門的周遭有官兵駐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七里廟

七里廟地名的來歷源於一個古時的故事。當時,有個和尚遭人誣陷,犯了姦淫女性的罪名。被當時官府判了斬立決。和尚留下遺言,若其被人冤枉,其屍首立地行走七里路。哪想最終和尚屍首果真行走七里路。而百姓就因為此事立廟祭祀,命名為七里廟,自此香火不絕。但寺廟建築卻早已淹沒在歷史煙雲之中。

七里廟地區現位於芙蓉中路以東、雨花路以西,北臨雨花路與芙蓉中路交叉路口,南臨省勞衛所,地處東塘-雨花亭商圈的繁華地段。

八角亭

八角亭因明吉藩府兩座八角形的亭子建於此路南北兩端而得名。南起司門口,北到藥王街口,全長約100米,寬不足30米。現今可能不是特別明顯,而在舊時卻是老長沙城的標誌。

而在黃興南路步行街司門口一端還重修了一個八角亭用作紀念。它繁華,但不喧囂。在堂皇富麗之中還不失古樸、典雅。幾乎每個想在長沙購物的人首先想到的也是這裡。

韭菜園

韭菜園位於今天的長沙市中心,曾經是湖南省政府所在地。韭菜園其實曾經一度成為中國知識青年的聖地,緣於抗戰時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大前身)校址便在韭菜園。“韭菜園”:因為很久很久以前,這裡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韭菜園……

十間頭

是長沙為數不多的用數字開頭命名的一條老街,該街南起文昌閣,北止幸福橋,鐵路從兩街交接處通過。幸福橋原為長沙北郊石澗頭上的一座便橋,今澗、橋皆無,僅存地名,石澗頭後來則演變為十間頭。另一說法是,根據當地老口子說,十間頭原本有十棟相連的房子,並且都歸一戶人家所有,是一大戶人家,因為十棟房子緊緊相連中間無間隙,所以叫十間頭。

長沙城區有許多地名都非常古老,從那些古老的地名中,我們可清晰地尋找到長沙古城發展的歷史軌跡。春漢代賈誼謫宦長沙,定王劉發築臺望母,於是便有了太傅裡、定王臺千古之地。東漢末年,三國紛爭,長沙兵來將往,數度易幟。至今在民間傳說中仍把跳馬澗、驚馬橋、馬欄山、撈刀河這些古地名與關公戰長沙緊密相連。

舊地名

由於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與現代社會相距不遠,故留下的古地名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以司署府衙命名的街道名稱甚多。

如藩正街、藩后街因位於藩司(湖南布政司)之前後而得名;府後街是在長沙府署後側,糧道街是因此街駐有糧道衙門,鹽道署所設之地即稱之為鹽道坪,洪承疇經略湖廣時所建貯藏軍米之地謂之皇倉灣,而位於皇倉之後的街道顧名思義的是倉后街。稻穀倉則是因為長沙縣糧倉建在此。

臬后街、都正街源於臬司、都司,寶南街因位於“寶南錢局”之南而得名。取“大修文治”之意命名的修文街是因臨近長沙府學宮及學院衙門,取“文運昌隆”之意命名的文運街,是因其位於清“貢院”之前,而順星橋也是因為臨近貢院,來省考生多住此,取順乎文星、得中高魁之意而命名的。

人物名

藥王街是紀念藥王孫思邈而得名,晉朝醴陵人丁鰲山,任太守,官清正,後世將其居所、葬地稱醴陵坡(今里仁坡)以推崇。近代長沙更是名人輩出,先有曾國藩、左宗棠,後有黃興與蔡鍔。1885年左宗棠逝世後歸葬於長沙東鄉白竹塘,時人在長沙湘春街建有左文襄詞以為祭祀,今祠雖不存,然左文襄祠之街名一直未變。

至於以辛亥革命的元勳黃興、蔡鍔命名的黃興路、蔡鍔路更是使古城增輝。縱觀那毛家坪、左家井、危家鋪、孫家坡、何家巷、邱家灣、佘家塘、茅家嘴、金家碼頭、楊家洲、侯家塘、袁家嶺、夏家衝、雷家園、潭家裡……這些雲集了百家之姓的大街小巷,不能不使人們對生活在這裡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芸芸眾生注目。

植物名

杏花園、芙蓉巷、荷花池、桂花井、紫荊街、批杷塘、槐樹巷、楠木廳、松柏裡、桃子湖、檀樹坎、白果園、柑子園、棗子園、竹山園、芋園、梅園、梓園……等優雅的名字,一種對這花木掩映之處的神往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五行名

既有金沙裡、木牌樓、水風井、火后街、土城頭融合五行元素的名稱,也有五金俱全的金線街、銀盆嶺、銅盆湖、鐵鋪巷、錫慶裡,而紅石嶺、赤崗衝、黃泥街、青石井、白沙井、黑石渡、碧湘街、紫竹林,更是色彩繽紛,美不勝收。

衣食住行名

人們的衣食住行總離不開香鋪巷、、書鋪巷、衣鋪巷、當鋪巷、肉鋪巷、鐘錶巷、扇子巷。

動物名

鴨公嘴、麻雀坡、馬駒塘、豹子嶺、白鶴巷、喜鵲橋、黑狗園、猴王廟、魚塘街、燕子嶺、蜈蚣山、螃蟹橋、貓公嶺、蝦子坪,野趣盎然,字字傳神。

現實名

黃泥坑、糟坊巷、席草田、草牆灣、茅棚街、枯餅巷、芭茅洲,名雖不雅,卻真實地反映了市民居住環境的狹小與簡陋。

希冀名

人們把對幸福生活的祈盼追求融進了吉祥巷、如意街、長壽裡、和平巷、豐盈裡、興隆巷、太平街、幸福裡的字裡行間。

面對那些林林總總,不勝枚舉的街巷名稱,一些文人運用賦對仗工整、涵意深邃、情景交融、音韻鏗鏘的特點,將一些有特點的街巷名稱用賦的形式串連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如:“東牌樓,西牌樓,紅牌樓,木牌樓,東西紅木四牌樓,樓頭走馬;南正街,北正街,府正街,縣正街,南北府縣都正街,街上登龍”。聯中四牌樓,走馬樓,都正街,登隆(龍)街,均為長沙地名,堪稱妙對!轉自(新湖南編輯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