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谋反在任何朝代都是诛灭九族的大罪。但是“三藩”平定后,康熙帝并没有对吴三桂、耿继茂和尚可喜家族赶尽杀绝,那么他是怎么处置“三藩”家人呢?

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01 平西王吴三桂家族

吴三桂起兵叛清时,成年儿子有吴应熊、吴应麒。吴应熊是和硕额驸,实际上是吴三桂送入京的人质。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兵叛乱后,吴应熊随即被拘禁。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因吴三桂叛乱被处死,但是其他几个未成年儿子均免死。

吴应熊另一个成年儿子吴世璠,跟着他爷爷吴三桂举兵叛乱。吴三桂去世后,继承大周帝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云南兵败自杀。

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现存的平西王府

吴三桂另一个儿子吴应麒也跟随吴三桂、吴世璠造反。康熙十九年(1680年)随吴世璠撤回云南后,就没有了消息。有可能被吴世璠所杀,也有可能隐居起来。在《清史稿》记载中,后来朝廷鞭尸吴三桂、悬吴世璠头颅示众时并没有提到吴应麒。

另外,吴应麒还有一子吴世琮也一起举兵造反,但是正史没有记载他的下落,也有可能生还。

因此,吴三桂叛乱真正被处死的只有吴应熊、吴世霖,而可以确认的是吴应熊还有至少有2个以上未成年儿子活了下来。

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吴三桂像

02 平南王尚可喜家族

尚可喜有37个儿子。“三藩之乱”时,平南王尚可喜成年儿子主要有尚之信、尚之孝、尚之隆三个。尚可喜本人坚决反对叛清,而主张叛清的只有长子尚之信。

尚之信实际上是个性情浮躁的二愣子,举兵叛清也是一时头脑发热。他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举兵叛清开始到十二月降清,只打了十个月就打不下去了。

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耿精忠画像

尚之孝受尚之信胁迫参与叛乱,后来康熙帝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反而委以一品内大臣重任,让他帅兵镇压吴三桂叛乱。“三藩”彻底平定时,康熙帝把尚之信给杀了,宽宥了尚之孝、尚之隆等亲属,他们得以善终。

幸存下来的尚家后辈人才辈出,民国时期,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合称为京剧“四大名旦”的尚小云就是平南王尚可喜之后。

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尚可喜画像

03 靖南王耿继茂家族

耿继茂是第二代靖南王,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耿精忠、耿昭忠、耿聚忠。耿继茂在“三藩之乱”前就已去世,长子耿精忠继承王位。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举兵反清,康熙十五年(1767年)十月康亲王杰书率军入闽,耿精忠兵败投降。

耿精忠投降后,还带兵攻打尚之信部队,算是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是“三藩”彻底平定后,康熙还是追究了他的罪责,把他凌迟处死了。

清朝三藩平定后,三家族竟未被灭族,子孙还出过京剧“四大名旦”

康熙——圣祖仁皇帝坐像

而耿昭忠、耿聚忠两人同吴应熊一样留在京城作人质。耿精忠举兵反叛时,耿昭忠、耿聚忠均率子侄请死,但康熙帝都没有问罪于他们,最终他们都得到善终。

除了“三藩”,还有像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一些跟着吴三桂举兵的将领,最终也只是责其本人,没有无限扩大,其家人基本得到善终。

康熙皇帝之“仁”,的确不是一个虚的尊号,而是他一生“仁孝”治国的写照。

参考文献:《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