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宋《妝靚仕女圖》


黃帝跟西王母在王屋山舉行的雙邊會談,是上古外交史上的一個著名事件。儘管會談內容我們不得而知,但據《黃帝內傳》透露,在會議結束之後,黃帝就鑄造了十二面鏡子,按照月份輪流使用。第一面鏡子直徑最大,為一尺五寸,以後每個月遞減一寸,這樣算下來,到了第十二面鏡子,應該只有三寸左右,屬於小巧玲瓏的那種。黃帝還時常在湖邊磨鏡,以至於那塊磨鏡石,都變得光滑明亮起來1。根據時間推算,這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鏡子套裝。


鏡子最初可能由堅硬的石頭磨製而成,像鐵礦石或者黑曜石,都曾經是製作石鏡的天然材料,而後慢慢擴展到黃金、玻璃或銅鐵混合材料,但考慮到鏡面反射率、打磨工藝和製造成本的因素,絕大多數鏡子必須用加入錫元素的青銅來鑄造,因為這種材質較為柔軟,更容易打磨,更明亮照人。


儘管黃帝銅鏡後來下落不明,但其中的第八面鏡,卻突然無端地出現在隋朝。據《古鏡記》記載說,隋煬帝年間,御史王度辭去官職之後,從一位老朋友手裡,得到了一面據說是黃帝親手打造的古鏡,鏡的寬度是八寸,鏡鼻是一隻蹲著的麒麟,鏡子的背面有龜、龍、鳳、虎等四個方位,還有八卦、十二時辰和二十四節氣,完整表達了東方人的宇宙運行觀念。考慮到黃帝時代還沒有銅器,也沒有周易和二十四節氣,所以這枚銅鏡,只能是漢代以後的東西。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漢代銅鏡


雖然這枚銅鏡不是黃帝本人的作品,卻依然具有某種神奇的魔力。王度的朋友薛俠有一把寶劍,想拿來跟王度的寶鏡比試,王度也想領教一下鏡子的威力,於是就滿口答應。那天,在一間不透光的黑屋子裡,王度拿出寶鏡,鏡面立刻放射出奪目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屋子,而寶劍卻黯淡無光。王度把寶鏡放回盒子,蓋上蓋子,古劍這才重新顯出自己的光芒,但也只有一、二尺的範圍。薛俠撫摸著寶劍傷心地嘆息道:“唉,原來天下的寶物,也會彼此相剋呀!”2


歷史記載中最古老的魔鏡,名字叫做“火齊鏡”。周朝末年,“渠胥國”的使者前來拜見,把這面鏡子送給了皇帝,它高約三尺,用它在黑暗裡看東西,就跟白天一樣,而對著鏡子說話,裡面居然會做出應答,就跟今天的手機視頻一樣。周朝人把它奉為神物。但到了周靈王末年,這面魔鏡突然不翼而飛。而隨著神鏡的消失,西周的末日也就到了。所以大家都認為,在神鏡跟國家命運的盛衰之間,有著某種神秘的對應關係3。


據《太平廣記》記載,劉邦攻入秦帝國的首都咸陽之後,接管了秦始皇留下的無數財寶。其中最讓他感到震驚的,是一面方形的魔鏡,寬四尺,高五尺九寸,裡外都會發光,但人在鏡子裡的影像,卻是上下顛倒的,很像是從望遠鏡裡看到的景象。要是用手捂著心臟部位去照鏡子,就能清晰地看見自己的五臟六腑。身體有病的人,可以用這面鏡子來查看生病的部位,其功效跟CT掃描差不多。不僅如此,只要宮裡的女人產生偷情的念頭,被這面寶鏡一照,就會心跳加劇,面紅耳赤,功能比測謊儀還要強大。皇帝於是專門用它來照自己身邊的美女,只要她們心跳加劇,面紅耳赤,就立刻殺掉,絕不讓她們有偷情出軌的機會4


還有一種厲害的魔鏡,叫做照妖鏡,雖然不能分辨好人壞人,卻可以分辨出誰是幽靈和妖精。漢武帝就有一面直徑四尺的青金鏡,來自印度5。據《搜神記》記載,三國時期有一名道士叫做于吉,可以呼風喚雨,道術高深莫測。吳國的國王孫策,因為害怕他的法力,就下令把他殺死,以為這樣就能消除他的威脅。但孫策照鏡子的時候,卻看見於吉就站在自己身後,回頭去看,一個人都沒有,反覆幾次,都是這種情況,於是嚇得要死,身上的毒瘡迅速發作,很快就一命嗚呼,去見了閻王。這是魔鏡間接殺人的一個重要案例6。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唐鏡


但歷史上最厲害的照妖鏡,還是王度手裡的那面黃帝魔鏡。當年王度在旅途中投宿在朋友程雄家裡。他家有個丫環叫做鸚鵡,容貌美麗,楚楚動人。到了晚上,王度打算睡覺,隨手拿出魔鏡四處照一下,鸚鵡連忙下跪叩頭說,自己本來是一頭千年狐狸精,能變化成人形,因為迷惑人類,觸犯了天條,被神仙追捕,只好躲藏在這裡,不料遇到這面魔鏡,從此再也無法隱形和永生。


王度憐香惜玉,想放鸚鵡一條生路,但已經無可挽回。鸚鵡於是請求用最後時光來享受一下人生的歡樂。王度答應了她的請求,把已經入睡的程雄、家人以及鄰居都叫了起來,大家一起縱酒狂歡。


鸚鵡很快就醉了,一邊揮舞著長袖,一邊哀傷地唱道:“寶鏡啊寶鏡,悲哀啊我的生命。自從我脫去老狸的原形,已經侍奉了好幾位男性。雖然活著令人歡欣,但也不必為死亡而過度傷心。還有什麼值得眷戀的呢?只要享用這短暫的溫馨,心中就能得到安寧。”鸚鵡唱完,變回狐狸的原形,然後倒在地死去。滿座的客人無不為之震驚和嘆息7。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銅鏡


鑑於魔鏡的神奇法力,所以它的擁有者,都希望自己死的時候,能把它帶進墳墓,保佑自己死後的亡靈。於是,魔鏡在人間的數量就變得日益稀少。但魔鏡失蹤的更大原因,還是它遭到了世俗生活的汙染,退化為沒有神性的日常用品。我們已經看到,從魔鏡到平常的鏡子,從金屬鏡到玻璃鏡,儘管新材料解決了鏡面反射率和鏡像還原度的難題,但魔鏡的神性也在逐步喪失,除妖寶器成了用來塗脂抹粉的工具。


雖然如此,在大規模動亂的年代,它曾經挺身而出,幫助那些妻離子散的家庭,得以破鏡重圓。銅鏡雖然喪失了神性,卻擁有了值得嚮往的人性。


南朝的末代皇帝陳叔寶有個妹妹,世稱“樂昌公主”,嫁給太子的侍從官徐德言。兩人知道馬上就要大難臨頭,於是把鏡子剖成兩半,彼此各持一半,說是萬一走散,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以半個銅鏡作為聯絡暗號。不久,隋朝滅掉了陳國,樂昌公主也當了俘虜。隋文帝把她送給手下大將楊素作為小妾。樂昌公主雖然深受寵愛,卻終日鬱鬱寡歡。快到正月十五日那天,她託人把半個銅鏡拿到跳蚤市場上去叫賣,果然被流落街頭的丈夫看到,託賣鏡的老人帶一首情詩給公主,公主看到丈夫的詩,頓時放聲痛哭,茶飯不思。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不由得被他倆的真情所感動,決定成人之美,把公主送還給徐德言,還出資讓他們迴歸江南故里去養老。這段佳話後來被廣泛傳頌,從此有了“破鏡重圓”的成語。


在這個著名的段子裡,鏡子的意義發生了劇烈的改變,脫離了神秘的魔法傳統,以愛情信物的方式,維繫著家庭團圓的信念。它是脆弱的,又如此堅硬,足以戰勝妻離子散的命運,給人帶來無限的希望8。


注:


1. 陳元龍,《格致鏡原》:“《黃帝內傳》曰:‘既與王母會於王屋,乃鑄大鏡十二面,隨月用之。’則鏡蓋肇於軒轅,非尹氏始作也。”李劍國輯校,《唐五代傳奇集》,《古鏡記》:“昔者吾聞黃帝鑄十五鏡。其第一,橫徑一尺五寸,法滿月之數也。以其相差,各校一寸。此第八鏡也。”


2.《古鏡記》:“友人薛俠者獲一銅劍,長四尺。劍連於靶,靶盤龍鳳之狀。左文如火焰,右文如水波。光彩灼爍,非常物也。俠持過餘,曰:‘此劍俠常試之,每月十五日,天地清朗,置之暗室,自然有光,傍照數丈。俠持之有日月矣。明公好奇愛古,如飢如渴,願與君今夕一試。’餘喜甚。其夜,果遇天地清霽。密閉一室,無復脫隙,與俠同宿。餘亦出寶鏡,置於座側。俄而鏡上吐光,明照一室,相視如晝。劍橫其側,無復光彩。俠大驚,曰:‘請內鏡於匣。’餘從其言,然後劍乃吐光,不過一二尺耳。俠撫劍嘆曰:‘天下神物,亦有相伏之理也。’”


3. 《拾遺記·卷三》:“有韓房者,自渠胥國來。獻玉駱駝高五尺,虎魄鳳凰高六尺,火齊鏡廣三尺,暗中視物如晝,向鏡語,則鏡中影應聲而答。韓房身長一丈,垂髮至膝,以丹砂畫左右手如日月盈缺之勢,可照百餘步。周人見之,如神明矣。靈王末年,亦不知所在。”


4. 《太平廣記》引《西京雜記》:“漢高祖初入咸陽宮,周行府庫。金玉珍寶,不可稱言。……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洞明。人直來照之,影則倒見;以手掩心而來,即見腸胃五臟。歷歷無疑。人有疾病在內者,則掩心而照之,必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帝常以照宮人,膽張心動,則殺之也。高祖悉封閉,以待項羽。羽並將以東。後不知所在。”


5.《洞冥記》:“……上有金鏡,廣四尺。元封中,有祇國獻此鏡,照見魑魅,不獲隱形。”


6.《搜神記·卷一》:“策既殺吉,每獨坐,彷彿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後治瘡方差,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撲鏡大叫,瘡皆崩裂,須臾而死。吉,琅邪人,道士。”


7. 《古鏡記》:“餘又謂曰:‘汝本老狸,變形為人,豈不害人也?’婢曰:‘變形事人,非有害也。但逃匿幻惑,神道所惡,自當至死耳。’餘又謂曰:‘欲舍汝,可乎?’鸚鵡曰:‘辱公厚賜,豈敢忘德。然天鏡一照,不可逃形。但久為人形,羞復故體。願緘於匣,許盡醉而終。’餘又謂曰:‘緘鏡於匣,汝不逃乎?’鸚鵡笑曰:‘公適有美言,尚許相舍。緘鏡而走,豈不終恩?但天鏡一臨,竄跡無路。惟希數刻之命,以盡一生之歡耳。’餘登時為匣鏡,又為致酒,悉召雄家鄰里,與宴謔。婢頃大醉,奮衣起舞而歌曰:‘寶鏡寶鏡,哀哉予命!自我離形,於今幾姓?生雖可樂,死不必傷。何為眷戀,守此一方?’歌訖再拜,化為老狸而死,一座驚歎。”


8.《本事詩·情感第一》:“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後主叔寶之妹,封樂昌公主,才色冠絕。時陳政方亂,德言知不相保,謂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國亡必入權豪之家,斯永絕矣。償情縁未斷,猶冀相見,宜有以信之。”乃破一鏡,人執其半,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賣于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之家,寵嬖殊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于都市。有蒼頭賣半鏡者,大髙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題詩曰:“鏡與人倶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之。聞者無不感嘆。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倶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本文圖片皆來自互聯網


上傳與管理:傑夫


———————————————————————————————————————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


朱大可:中國魔鏡極簡史


一個東方式情愛解構文本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