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匠欲佔女子便宜未成,一年後自食其果!做人要善良!

祖師爺魯班大師寫過一本奇書,據說這本書中除了記載很多木匠的工藝外,還包含了很多的道術。

而這些道術可以讓主家順風順水,不過也能讓主家家破人亡、斷子絕孫。而魯班之所以會留下這些道術,自然是為了保護工匠的自身利益,畢竟在古時候,這木匠和泥瓦匠的地位相當低,很多達官貴人僱工匠卻不給錢,而這些道術自然是這些工匠用來防身之用。不過,書中的這些道術要是被心術不正的人利用,那麼房主多半會倒大黴。

瓦匠欲佔女子便宜未成,一年後自食其果!做人要善良!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故事,便是關乎於此。故事講:一位貪色的泥瓦匠,因為看女主長得漂亮,便心生色心。瓦匠多次調戲女主不成,就心生惡意,便在女主的牆裡放了一包繡花針,女主便經常患病,幸得高人相救,這道術才得以破解,而那個小瓦匠最終食了惡果。

文白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故事。

古代臨沂縣某村子裡住著一對小夫妻,男的叫張二,是一個做雜貨生意的小掌櫃的。其妻子李氏與他青梅竹馬,二人在20歲那年結為了夫妻。婚後張二依舊用心經營著雜貨店,生意一天天好了起來。

妻子李氏長相俊俏,身材也窈窕,村裡的小夥沒有一個人不羨慕這張二的。

瓦匠欲佔女子便宜未成,一年後自食其果!做人要善良!


妻子李氏安分守已,守在家中做些家務,時常做一些針線活。二人的生活既美滿又幸福!

婚後的第三年,張二手裡賺了些錢,就想著重新蓋一所房子,好讓妻子李氏住得舒舒服服的。於是張二便從鎮子上僱了一些工匠,而其中便有一位叫石友的瓦匠,時年24歲。

這位叫石友的小夥兒,雖然是個卑微的瓦匠,但他平時行為卻很輕佻,說白了就是有些好色。之前他給別人做工時,可沒少佔那些女主們的便宜。談好工錢後,這些工匠便開始忙著蓋房子。張二因為要看店,便將看工、做飯的任務交給了妻子李氏。

李氏這人心善,家裡也不差錢,在吃喝上他對這些工匠很是捨得,換著樣地給他們做吃的。而那個叫石友的小瓦匠,一眼便看上了李氏的姿色。他觀察幾天後,見她丈夫經常不在家,他便找各種藉口接近李氏。

瓦匠欲佔女子便宜未成,一年後自食其果!做人要善良!


剛開始石友只是用言語調戲這李氏,李氏這人一是老實,二是不想得罪這工匠,畢竟房子的質量最關鍵。但面對李氏的一再容忍,這小瓦匠卻得寸進尺。一日小瓦匠偷偷溜到李氏房中,見李氏正在床上休息,這小工匠難忍色心於是便撲向了李氏。

李氏一下被驚醒,她一邊破口大罵,一邊掙扎著。小瓦匠見好事不成,怕別人聽到,便一下跑出去。這一次,李氏是驚恐萬分!但她沒將此事告知丈夫,她擔心丈夫會為此生出事端。可這小瓦匠偷雞不成,還被李氏臭罵一頓,心裡這氣就生了出來,於是便趁別人不注意的時候在牆裡放了一包繡花針,並用黑布包裹著。

接下來的幾天,小瓦匠倒是很老實,沒過多久,這些工匠便向張二交了工,領了工錢便走了。

新房蓋好不久,夫妻倆便住進了新房。可說來也怪,自打張二夫妻倆住進新房後,他的雜貨店生意卻日漸冷清,而且還差點吃了官司!而李氏呢,則經常患頭痛病,疼起來猶如頭上有萬針刺骨一般的疼痛。李氏看過附近郎中,可這病卻不見好轉。

就這樣日子大約過了一年,張二的老友從外面雲遊歸來。二人在張二家飲酒時,張二便將這一年來的怪事跟老友說了一遍。這老友一直在外雲遊,懂的東西很多。他聽說民間木匠和瓦匠手中有很多整人的道術,再一看張二的房子又是新蓋的,他便斷定張二多半是得罪了人,被人下了道術。

瓦匠欲佔女子便宜未成,一年後自食其果!做人要善良!


三人翻遍整座房子,最後在臥房的牆面上發現有一處牆皮凸起,張二敲開後一看,一個黑色的小包裹赫然出現在三人眼前!老友打開包裹後,裡面藏著20根繡花針!“果真如此啊張兄,你真是被人下了道術啦!”“這……我與那些工匠無冤無仇,而且又沒拖欠他們工錢為何要加害於我?”“張兄莫要費神,既然你無愧於他們,他們又是作惡在先,那就不要和他們講什麼仁慈之心。小弟我雲遊四海之時,倒是聽過這破解之術,就讓我來懲罰下這些惡人吧!”

老友讓李氏在院中準備一口鍋,將鍋中之油燒至滾沸後,老友便將這20枚繡花針扔到了油鍋中。大概煮了半個小時,這才撈出,老友又將這些繡花針埋在了村子南面的一棵老樹之下。

沒過三天,那小瓦匠在給別人家幹活時,突然覺得渾身似如大火焚燒一般!他開始在地上拼命地打滾兒,可一幕可著實嚇壞了他的工友。片刻之後,小瓦匠口鼻開始淌血。又過了一會兒,小瓦匠便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了。工友顫顫巍巍地將他翻了過來,此時小瓦匠雙目圓瞪,早已沒了呼吸。而在其面部和脖頸之處似有繡花針刺過的痕跡……

瓦匠欲佔女子便宜未成,一年後自食其果!做人要善良!


故事到這就講完了,身為一個瓦匠,人家女主好菜好飯伺候著,這還不知足?可這小瓦匠還真就不知足,而且他看人家女主長得漂亮,還心起色意,最後竟然還想佔女主的便宜。被拒後還下道術加害人家,他的良心不痛嗎?還好道術被人識破,這小瓦匠終因為自己的“多行不義必自斃”而食下了惡果,算是應了“惡有惡報”這句老話了。

心存善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