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禁止成員為非法交易提供服務,仍有少數違法經營

銀聯禁止成員為非法交易提供服務,仍有少數違法經營

3月2日,中國銀聯官網發佈文章表示,禁止成員機構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務。

具體來看,互聯網賭博、色情平臺,互聯網銷售彩票平臺,非法外匯、貴金屬投資交易平臺、非法證券期貨類交易平臺以及未取得省級政府批文的大宗商品交易場所等皆在非法交易之列。

銀聯強調,仍有個別收單機構並未嚴格落實相關規則制度,未能採取有效措施遏制不法分子從事非法交易活動。

非正規App成欺詐溫床


收單機構,是與商戶簽有協議或為持卡人提供服務,直接或間接憑交易單據參加交換的清算會員單位。

通俗地講,就是你拿銀行卡去商店買東西時,你的錢會被你的銀行從你賬戶中扣除,然後這筆錢會被你的銀行通過銀聯打給收單機構,最後收單機構會將這筆錢轉給商戶。

收單機構需要經過監管部門批准,目前大多數髮卡銀行都兼營收單業務,也有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經營收單業務。

據見聞財經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續期有效的支付牌照共有240張左右,其中牌照具有收單業務資質許可(含區域)的大概在60張左右,例如全國性質的像支付寶、財付通、通聯支付、快錢支付等,區域範圍像易寶支付、迅付支付、富友支付等。

而實際上,隨著網上支付的多年普及推廣,收單機構業務也早已從線下POS刷卡向線上轉移。

銀聯指出,雖然消費者安全意識不斷增強,但電信詐騙發案數量仍居高位,新型移動及網絡支付欺詐活動保持活躍,套路貸、校園貸欺詐時有發生。

非正規APP應用程序及個人信息洩漏等不法活動時有發生,成為非法交易與欺詐活動產生的溫床。

以較為典型的套路貸為例,不法分子引誘用戶下載安裝不明來源的套路貸平臺APP,並在後臺收集用戶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個人敏感信息,騙取用戶手機驗證碼,誘騙用戶向銀行提供同意開通業務的授權信息,扣取會員費、服務費、徵信查詢費等名目的費用。

支付公司成幫兇


此前,見聞財經曾報道過多家支付公司為非法交易、套路貸等提供支付通道,充當其牟利幫兇。

實際上在去年7月1日,監管部門就全國範圍整頓支付市場,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禁止為無證從事互聯網小貸業務以及非法交易平臺等提供支付通道。


不過,見聞財經發現,目前仍有少數第三方支付公司在違法經營。


業內人士分析,少部分的收單機構確實是因為風控問題,在商戶准入和交易環節管理不嚴,給了套路貸等非法交易可乘之機;但有些卻實際上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非法交易的通道費比正常的要高得多,一般可以是10-20倍,甚至更高。”

以銀聯提到的徵信查詢費為例,在聚投訴上,目前累計有近萬條投訴關於“風險評估”、“徵信查詢”的投訴,其中就涉及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用戶陳先生稱,其2月28日下載上海造藝銀碼頭App後,註冊填完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後,便收到短信通知被扣款292.41元用於購買“風險評估報告”,款項由迅聯智付扣款,扣款前自己完全不知情。

值得注意的是,銀聯還要求收單機構規範顯示交易信息,

準確體現真實商戶和收單機構名稱,對於濫用或套用“銀聯”字樣的行為,將堅決採取法律措施。

此前,業內許多代收代扣會以支付機構的清算賬戶的形式顯示,導致用戶在被無緣扣款後,投訴無門。

雷先生投訴稱,其2月29日銀行卡被扣款50元,扣款賬戶顯示“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但本人與快錢公司從未有任何金融往來,惡意扣款不明不白。

銀聯專家建議,如平臺存在無故加收費用、扣減“砍頭息”等情況,若已陷入“套路貸”陷阱,應停止還款並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維權。


中國銀聯稱,將持續督促網絡內成員機構保持業務合規發展,嚴格落實商戶管理、交易監控和風險排查相關要求。


銀聯鼓勵公眾舉報有關套路貸的商戶線索,對於核查屬實的將依據相關規則開展重點治理,並向公安機關移送可疑違規商戶線索,配合公安機關開展打擊行動,持續維護健康、安全的支付網絡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