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禁止成员为非法交易提供服务,仍有少数违法经营

银联禁止成员为非法交易提供服务,仍有少数违法经营

3月2日,中国银联官网发布文章表示,禁止成员机构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务。

具体来看,互联网赌博、色情平台,互联网销售彩票平台,非法外汇、贵金属投资交易平台、非法证券期货类交易平台以及未取得省级政府批文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等皆在非法交易之列。

银联强调,仍有个别收单机构并未严格落实相关规则制度,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不法分子从事非法交易活动。

非正规App成欺诈温床


收单机构,是与商户签有协议或为持卡人提供服务,直接或间接凭交易单据参加交换的清算会员单位。

通俗地讲,就是你拿银行卡去商店买东西时,你的钱会被你的银行从你账户中扣除,然后这笔钱会被你的银行通过银联打给收单机构,最后收单机构会将这笔钱转给商户。

收单机构需要经过监管部门批准,目前大多数发卡银行都兼营收单业务,也有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经营收单业务。

据见闻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续期有效的支付牌照共有240张左右,其中牌照具有收单业务资质许可(含区域)的大概在60张左右,例如全国性质的像支付宝、财付通、通联支付、快钱支付等,区域范围像易宝支付、迅付支付、富友支付等。

而实际上,随着网上支付的多年普及推广,收单机构业务也早已从线下POS刷卡向线上转移。

银联指出,虽然消费者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但电信诈骗发案数量仍居高位,新型移动及网络支付欺诈活动保持活跃,套路贷、校园贷欺诈时有发生。

非正规APP应用程序及个人信息泄漏等不法活动时有发生,成为非法交易与欺诈活动产生的温床。

以较为典型的套路贷为例,不法分子引诱用户下载安装不明来源的套路贷平台APP,并在后台收集用户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骗取用户手机验证码,诱骗用户向银行提供同意开通业务的授权信息,扣取会员费、服务费、征信查询费等名目的费用。

支付公司成帮凶


此前,见闻财经曾报道过多家支付公司为非法交易、套路贷等提供支付通道,充当其牟利帮凶。

实际上在去年7月1日,监管部门就全国范围整顿支付市场,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禁止为无证从事互联网小贷业务以及非法交易平台等提供支付通道。


不过,见闻财经发现,目前仍有少数第三方支付公司在违法经营。


业内人士分析,少部分的收单机构确实是因为风控问题,在商户准入和交易环节管理不严,给了套路贷等非法交易可乘之机;但有些却实际上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非法交易的通道费比正常的要高得多,一般可以是10-20倍,甚至更高。”

以银联提到的征信查询费为例,在聚投诉上,目前累计有近万条投诉关于“风险评估”、“征信查询”的投诉,其中就涉及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用户陈先生称,其2月28日下载上海造艺银码头App后,注册填完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后,便收到短信通知被扣款292.41元用于购买“风险评估报告”,款项由迅联智付扣款,扣款前自己完全不知情。

值得注意的是,银联还要求收单机构规范显示交易信息,

准确体现真实商户和收单机构名称,对于滥用或套用“银联”字样的行为,将坚决采取法律措施。

此前,业内许多代收代扣会以支付机构的清算账户的形式显示,导致用户在被无缘扣款后,投诉无门。

雷先生投诉称,其2月29日银行卡被扣款50元,扣款账户显示“快钱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但本人与快钱公司从未有任何金融往来,恶意扣款不明不白。

银联专家建议,如平台存在无故加收费用、扣减“砍头息”等情况,若已陷入“套路贷”陷阱,应停止还款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中国银联称,将持续督促网络内成员机构保持业务合规发展,严格落实商户管理、交易监控和风险排查相关要求。


银联鼓励公众举报有关套路贷的商户线索,对于核查属实的将依据相关规则开展重点治理,并向公安机关移送可疑违规商户线索,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打击行动,持续维护健康、安全的支付网络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