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挖掘機的都上頭!B站法考段子手羅翔講“法外狂徒張三”

18門學科,358萬字的教材; 220萬字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150萬字的真題,700多萬字的基礎閱讀材料。

如果你計劃參加司法考試,這是你需要提前瞭解的備考難度。羅翔的視頻課程,可以讓其中刑法部分的準備變得輕鬆易懂一些。

羅翔現任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刑法學研究所所長。3月9日,他入駐B站後發佈的第一個問候視頻,成為當日全站第一,播放量破660萬。至31日,只發了9個視頻的他,已收穫359萬粉絲。

学挖掘机的都上头!B站法考段子手罗翔讲“法外狂徒张三”

羅翔入駐B站的第一個打招呼視頻。

永遠像證件照一樣的靛藍背景,背後打上“厚大法考”四個大字,一個戴著眼鏡、頭頂微禿的男人端坐著,操著湖南口音的塑料普通話,把傳統印象中“恐怖”“犯罪”“高深”的刑法知識點娓娓道來。

羅翔愛在視頻裡舉例子,“張三”則是第一男主角。

在這些奇幻的案例中,張三偷雞、強姦、傷害大熊貓、毒殺,基本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張三做不到。最可憐的是,張三不但要作為加害人,偶爾還要作為被害人串場。

有資深粉絲從羅翔的隻言片語中總結了“張三”的一生:他搶劫過,被搶過,殺過人也被別人殺過。他離過婚,現女友很是“冰雪聰明”,能在他開車撞人後,拿主意讓他肇事逃逸。他有個屬蛇的兒子,孩子考上985大學的那年,因為太過高興跑去頤和園放生了985條毒蛇。生活最難的時候,他造過假幣,把100塊造成了50塊。後來張三終於有了不少存款,戴上了勞力士,讓周圍人眼紅不已。

但不管他犯了多重的罪,下一節課總能如約而至。因此,“張三”在B站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法外狂徒張三”。

学挖掘机的都上头!B站法考段子手罗翔讲“法外狂徒张三”

B站有關“法外狂徒張三”的視頻。

“第一次聽羅翔的刑法,就覺得眼前一亮,很精神。”

如今已在深圳一家律所做實習律師的晨曦(化名)告訴南都,在兩年前的一次試聽課後,他成為了粉絲。此前覺得法學院課程太無聊而昏昏欲睡的他,就此打起精神。

打開2018年B站上傳的羅翔講授法考視頻,就已可見各行各業的觀眾為此“上頭”,他們在彈幕上留下自己的專業:物理、自動化、水利、外語、國際關係、土木工程、室內設計、軟件工程、臨床醫學,甚至還有挖掘機專業的人員前來打卡。

相比於各種有趣的段子,晨曦更喜歡羅翔在課堂中穿插的法律格言,例如霍姆斯大法官的那句“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羅翔在課中提到的一些真實發生過的經典案例,也常能啟發晨曦。例如,每年講到敲詐勒索罪,他必提到的郭利案,提醒學生們注意敲詐勒索罪的罪與非罪的界限。

知乎上有個問題:“如何評價刑法學羅翔老師?”有網友提到,他不經意煲個心靈雞湯,就能上升到哲學高度。

他曾在課上提到一個學生的悲慘經歷,讀完本科考上研究生,也過了司考,畢業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學籍是假的,領不了司考證,研究生考試也白費了。這個同學沒放棄,而是準備一年自考,再次參加司考,最後重新考研成功。

深受感動的羅翔引用了古希臘哲學家愛比荷泰的名言:“我們登上並非我們所選擇的舞臺,演出並非我們所選擇的劇本。”

他還鼓勵聽課的同學,如果人生的95%不能由自己決定,那就要像這個同學一樣,去努力那剩下的5%。

有學生對社會的正義性有所質疑,他用了“圓圈正義”來回答這個問題:“世界上存在完美的圓,雖然人類用各種儀器都畫不出最完美的圓,但是不代表這個圓不存在。正義也是一回事,人們總是追尋正義,是因為正義是真實存在的,但完美的正義很難實現,要堅信正義,要不忘初心。”

学挖掘机的都上头!B站法考段子手罗翔讲“法外狂徒张三”

各行各業粉絲在羅翔的視頻下打卡。

羅翔的忠實受眾還包括B站主站運營總監劉智。

“我有時工作累了,也會聽他的講課內容。”劉智告訴南都記者,起初是被一個個神奇的案例、出乎預料的比喻吸引,但隨著解讀的深入,經常在突然間被其震撼。“原來一些司空見慣的現象、一些笑話裡,竟然會藏著這麼嚴肅的命題,有點像周星馳的電影。”

“最直觀的在內容上,他做到了專業性和幽默性的兼顧。世界觀非常豁達跟包容,如果不是一個豁達的人,無法使用這麼幽默的表達方式去講課。”劉智說。

《人民日報》3月29日評論羅翔的走紅: “理性而不失溫度,感性而不失高度,這不僅是羅翔老師這樣法律傳播者的願望,也是在法治社會中我們應有的態度。”

採寫:南都記者 諸未靜 實習生 郭美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