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洶湧而來,我們能做些什麼

朋友吐糟說,從1月22日被禁足開始到現在已經50多天沒出小區溜達了,現在最多三四天下樓一次,領團購的菜品,感覺自己最近情緒變的越來越暴躁,剛剛還劈頭蓋臉的把女兒罵了一頓,整個人都不太好了。

情緒來的時候怎麼辦,先不著急想辦法解決,先看看情緒來之前發生了什麼。

以朋友的情況為例,她和女兒在封城後一直與孩子爺爺奶奶住在一起,生活上,她負責網上訂菜、拿菜,孩子爺爺幫忙做飯。這二個月在家只需要在手機上買菜買零食,趁著下樓取菜的時候放放風,拎米拎油拎菜還可以鍛鍊手勁,對於她來說最頭疼的一日三餐有人幫忙完成,這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她自己愧疚的說,在這種幸福的情況下,還為著一點小事而暴躁,發火,並把心中燃燒的怒火向女兒去發洩,這實在太不應該了。


情緒洶湧而來,我們能做些什麼

情緒是人的本能,沒有好與壞,也沒有應該不應該。我們先不著急去評價,先去體會它,看它發生發展的過程。

在朋友這裡發生的事情是,上午朋友女兒在書房寫作業,朋友在她房間裡工作,孩子爺爺在他房間裡唱歌,孩子奶奶在客廳裡看電視,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空間裡怡然自得,看上去歲月靜好,一片祥和。孩子爺爺非常喜歡唱歌,每天除了做飯刷手機外,大部分時間就都花在唱歌上,唱歌是非常好的,心情苦悶煩惱的時候唱一會歌,心情會放鬆很多,老人在唱歌軟件上和其他人的互動,也讓人有聯接感,不會因為一直待在家裡而覺得孤單。可在朋友的感覺這裡,爺爺在隔壁房間裡放聲唱歌的高分貝聲音簡直就是魔音刺耳,讓她煩躁,讓她分心,同時她手上正在處理的工作本身也非常棘手,這二方面交織著好像一張網,讓她突然覺得喘不過氣來,於是朋友想都沒想就發火了。

人類情緒反應通常是即刻的,在我們進行審慎的思考之前就已表現了出來。當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感官上的刺激,情緒馬上就來了,那個時候朋友也沒有去思考,情緒來了,同時就表現出來了。而當說完整個過程中,朋友反而平靜下來了,情緒也變好了。


情緒洶湧而來,我們能做些什麼

心理學上有一個研究,研究要求人們在兩三個月的時間內每天記錄自己的心情,同時他們也記錄一些可能影響自己心情的因素,如星期幾、天氣、睡眠時間等等。最後要求人們判斷每個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自己的心情。研究結果表明,即使人們把注意力放在日常心情上,可人們對於自己的情緒並沒有那麼瞭解。例如,人們會認為自己週一的心情會更糟糕,而事實上週一時的心情並不比其他工作日更差,這些發現給人們提出了這樣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我們對讓自己高興或不高興的事情真正有多少洞察力?

所以情緒來時,我們不僅需要有意識的去察覺情緒,還需要把當下的事件和情緒感受記錄下來。因為自己的記憶沒有那麼準確,而文字是改不了的,只有每次把情緒感受記錄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再回來看的時候,才可能發現相對於記憶更準確一些的真實情況,對自己情緒也會有更客觀的瞭解,而認識自我,是我們一生都需要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