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跨境電商重大機遇

目前,國內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世衛組織稱中國進入緩疫階段,中國經驗正在幫助其他國家的抗疫行動。現階段,國內口罩產能全力運轉,已能夠在保證國內使用所需的前提下,對外出口,支援其他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

但不能忘記的是,疫情發生之處,國內口罩庫存告急,全世界範圍內的口罩都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和代購渠道源源不斷的流入國內,短時間內的消費熱潮讓所有跨境電商進口平臺的口罩全部顯示缺貨。

當下,中國的跨境出口電商正逐步取代傳統貿易走向舞臺中心,跨境進口電商也不斷滿足著國人消費海外優質品的渴望。跨境出口電商發展已日益完善,而跨境進口電商才剛剛開始。簡單來說,“前20年是世界購買中國產品,而後20年是中國消費世界產品。”

源於代購,爆發於平臺湧現

中國的進口跨境電商發展起源於2005年,彼時中國代購產業開始起步,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和工作人員人工代購進口產品,這是進口跨境電商最初原型;2007年開始則進入海淘時代,這一時期形成了常規的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跨境網購用戶的消費渠道逐漸從海淘代購轉向進口跨境電商平臺;2014年是進口跨境電商爆發的一年,流程繁瑣的海淘催生了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等到了2015年,由於進口稅收政策的規範以及部分進口商品關稅的降低,進口跨境電商呈爆發式增長,跨境購物開始走向規範化。隨著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的湧現,資本不斷在跨境電商領域進行投資,跨境電商市場一片火熱。中國電商法在2019年的正式頒佈和實施,標誌著進口跨境電商迎來合規化發展的良性階段,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進口跨境電商重大機遇

20000億交易規模持續看漲

2018年中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約為19000億元,2019年更是到達了20000億元的規模。未來中國進口跨境電商市場的交易額會連續以增長的趨勢向前發展,並將佔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疫情下跨境進口電商迎來機會

目前,全球疫情不斷升級,歐洲各國、美國、澳大利亞、日韓等世界主要代購採買地出入境受限,代購無法及時補充貨物,只能銷售存貨,業務難以為繼。根據目前的情況估計,這種狀況將會在上半年持續並愈發嚴重,甚至有可能延續到年底。

在出國代購難上加難的背景下,代購圈正在上演前所未有的景象:有人面臨失業,有人奮力轉型,有人冒險進入尷尬境地,還有人賣起了假貨……而這暗潮湧動的一切,似乎正在化為進口跨境電商的春風。

正是在2003年非典之後,我國電商行業迎來了質的飛躍,淘寶和京東順勢而起。受當時疫情影響,封閉的國人只能通過網購滿足生活所需,網絡購物這一新型購物方式逐漸被大家接受。

時隔17年,重大疫情重演,電商機遇重現。雖然疫情期間爆發式增長的是生鮮電商,但人們同樣在更大範圍內接觸到了跨境進口電商。在國內口罩脫銷的情況下,來自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全球各國的口罩,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進入到了中國,併為人們所接受。相信經過了此次的雪中送炭,跨境電商將在國內擁有更多的受眾,從而輻射影響出更大的潛在客戶群體。

另一方面,國內疫情得到緩解,快遞運輸恢復,國內消費者此前被壓抑的網購需求必將有所釋放,在市場消費潛力飽和之前,如何釋放這股潛力並轉化為收入,是擺在所有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和賣家面前的重要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