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北大荒的经历、黑土地的生活也许是最为刻骨铭心的。因为,那一曾经的亘古荒原和那片神奇的黑土地,不仅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而且也曾寄托着许多美好的人生之梦,更无法释怀的是,我们的青春和宝贵年华已永远留驻在那里。尽管离开那片土地已三十多年,但对那片土地依然有着很深的感情,因而重返黑土地,看看昔日洒下汗水和泪水的第二故乡,一直是我们存于心中的愿望;重返新立村,看望当年曾与我们一起打拼的乡亲,也一直是我们无法打消的念头。

尽管当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生活,以及远离亲人的心灵孤独和莫测的前程,曾让我们备受磨难和煎熬,因此不少人亦发出过“再也不会回去”的“誓言”。但是,对黑土地爱恨交织的特殊情感,以及深藏在心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和追梦的冲动,还是使得很多人胸中涌动起回去看看的心潮。

重返黑土地,不仅是梦牵萦绕我们知青的一个夙愿,也是始终纠结于新立村众多乡亲心头的一个心愿。2009年初,新立知青与来沪的乡亲滕云喜、曲广田相聚时,他们表达了希望知青能回去看看的想法。因而,抓紧回去走走看看,也就自然而然地放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并因此作出了在我们赴黑龙江插队四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重返第二故乡的决定。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那次聚会滕云喜和曲广田说出了让我们回去看看的想法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此次回乡活动安排手册

2009年六七月间,经原上海知青、时为黑河市政协副主席张强富等的撮合,上海春秋旅行社抓住黑河知青博物馆落成开馆之际的时机,推出了2009上海知青重返黑龙江的活动。活动的组团通知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年是大规模上海知识青年奔赴黑龙江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四十周年,四十年来,留在那片土地上的恩恩怨怨和青春激情,黑土地不会忘记,知青们不会忘记。组团通知还说,黑河市委和市政府已宣布,经过八年筹备,三年建设的中国最大的知青博物馆已建成,并将于2009年8月11日正式开馆,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前往黑河观光和游览。

于是,许许多多曾在黑龙江农村生活过的知青朋友,成了这一活动的当然响应者,不少这方面的“社会活动家”也借此机会积极组织了各种名义的重返黑土地活动。不少人甚至定制了许多印有“情系北大荒、重返黑土地”字样的红色T恤衫和标有“难忘四十年、相聚在黑河”等字样的红旗,表现出大有重走当年上山下乡“长征”路的气势。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知青博物馆开馆时的热闹场景

一时间,8月的黑河成了许许多多知青重新集结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代表、尤其是当年曾经在黑土地上生活过的老知青,都被黑河知青博物馆开馆这一特殊的日子,吸引到了祖国的北国边陲,吸引到了美丽迷人的中俄边境城市——黑河。据了解,那时,仅原先插队在爱辉的上海知青就有500多人分空中和陆路来到了黑河。几乎在那相同的时节,原先在逊克插队的三四百名知青也都纷纷各自组团经黑河回到了第二故乡,其间,仅原边疆公社一下就回去了100多人。

8月11日的知青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十分隆重,气氛非常热烈,从上海、北京、厦门、浙江等地赶来的1000多名老知青齐聚爱辉镇。当年的知青典型人物侯隽、邢燕子和董加耕等受邀出席了开馆仪式,黑龙江和上海等地的领导和不少专家学者也前往祝贺。当然,逊克的不少知青也参加了那天的庆典,其中有曾在中国证券界叱咤风云的阚治东,有身上血脉与鄂伦春兄妹相连的阮显忠等逊克名人。

知青,这一当年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响亮了十几年、如今正在历史舞台上渐渐隐去的名字,一时间便成了黑河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从而也引发了许许多多当地老人对知青及知青时代诸多往事的深深回忆。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从浦东机场开始此次返乡之旅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航空旅程让我们觉得黑河并不遥远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推销商品是春秋航空的一大特色

8月15日,同样搭乘春秋航班重返黑土地、但未凑知青博物馆开馆热闹的新立知青,开始了难忘的重回新立之路。半个多月前春秋航空开通的上海直飞黑河航班,似乎一下缩短了原先需火车、汽车倒腾几天的路程。短短约3个小时的飞行,不仅使我们省却了许多旅途劳顿,而且让我们惊喜地发现,黑河并不那么遥远!

其实,黑河有机场的历史远比有火车站要早得多。有关资料显示,黑河早在1933年就有了通往哈尔滨、齐齐哈尔、漠河等地的定期航班。1958年开通了黑河至哈尔滨的定期航班。1969年,由于中苏边境局势紧张的原因,黑河机场被关闭。1984年10月国家重新组建黑河机场,并于次年投入使用。1987年机场经二期改造,但因导航设备落后,只能起降小型客机。2000年当地政府投资约2亿元,再次进行扩建改造并于第二年10月投入使用。新扩建后的机场为4C级机场,跑道长2500米长,45米宽,可以起降波音、空客等中型飞机,满足从黑河直飞上海以北各城市的要求。

乘坐春秋航班,也使我们有机会体验了一下民营航班的运作模式。不到四折、甚至是三折的机票,显然是让乘客享受到了价格便宜的实惠;一瓶380毫升的矿泉水和不免费供应午餐(提供的盒饭需40元一份)的规定,当然也让大家感受到了飞机航班的另类服务;尤其是机上乘务员大张旗鼓的商品推销,更让我们大开眼界。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俯瞰久违的黑土地心潮彭拜

经过约三个小时的空中航程,我们在逐渐降低飞行高度的飞机中,已感觉到飞机即将降落黑河。透过飞机的舷窗,可以清晰地看到机翼下已阔别三十多年之久的黑土地上的河流、树林和山岗,心中顿生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大概只有曾经在那片土地上奉献过青春和热血、倾注过汗水和泪水的我们,才会萌生那种独特的情感并感受到别人无法拥有的那份深切体会。

处于北国边陲的黑河机场,绝无上海等国际机场的那般规模和繁忙,显得格外的安宁和空旷。蓝天白云、空空的停机坪、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的春秋班机,以及干净整洁且小巧的机场候机楼和指挥塔,不仅使我们感觉到了没有喧闹和嘈杂的耳根清静,而且也让大家体察到了边城的安详和静谧。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黑河机场留影

  出了机场,坐上旅行社接机的“依维柯”,旅行车行驶在平整、洁净的公路上,绕过黑河城区,一路驶往风景秀丽的五道豁洛影视城。这是我们此次重返黑土地活动的第一个节目,也是主旨活动的一个附带的旅游项目。

五道豁洛是黑河的一个旅游区,位于黑河市区不远处中俄界河黑龙江中方一侧的五道豁洛岛上。五道豁洛岛旅游区亦为黑龙江中俄民族风情园,是黑河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目前已投资3000多万元,相继完成了鄂族风情园、影视基地、人工湖、俄罗斯风情街等景区和景点建设。还将建设满族园区、滨水戏水区、沙滩浴场和狩猎区等景区景点。

我们先后参观了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和影视基地。鄂伦春民族风情园透过包括白桦树“撮罗子”、衣物、篝火等许多实物和模拟的场景,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这一少数民族的风情,且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以前鄂族人民在山中狩猎和生活的情况。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鄂伦春民族风情园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撮罗子”是鄂伦春、鄂温克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五道豁洛影视基地

影视基地则由俄罗斯旧街道、满族村屯、瑷珲古城、漠河金矿等若干建筑组成,规模宏大、景色秀美。我们只是被安排参观了电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玫瑰绽放的年代》的拍摄地,当看到按照俄罗斯风格修建的木质建筑物和安放的拍摄时留下来的一些场景实物时,仿佛使人有一种置身于俄罗斯乡村小镇的感觉。向日葵、小木屋、水井和辘轳、女兵浴室、苏联红军军旗、高射炮、重机枪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建于风光旖旎的黑龙江畔的俄罗斯风情街,是中俄民族风情园的一部分,于2009年7月正式向广大游客开放。蓝天碧水、绿树掩映的俄罗斯风情街,不仅有典型俄罗斯建筑风格的俄式民居,还有音乐餐厅、面包房、酒吧酒窖、俄罗斯民俗展厅、教堂建筑艺术展厅、大风车等,完全可以让我们不用出国即能领略俄罗斯的异国风情。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俄罗斯风情街

黄建强:重返黑土地(一)美丽迷人的黑河(1)

黑龙江和对面的俄罗斯

写于2009年9月

改于2020年3月

引自《黑土地插队生涯》之五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