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呂布在民間的三國諸多武將排行中被奉為第一位,有“一呂二趙”之稱。然而呂布一生數次背叛,反覆無常,所以民間也把呂布叫做“三姓家奴”。也正是因為如此,呂布的道德評價並不是十分的高。呂布的諸多背叛的開端莫過於呂布因為赤兔寶馬和金銀珠寶殺了自己的第一個義父丁原了。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赤兔

小說就是小說,歷史上真實的呂布絕對不會因為一匹馬就對自己的老首長痛下殺手。首先呂布是幷州人,是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這個地方在魏晉時期是天然的良馬場,以至於到唐朝時期白居易還寫過“幷州好馬應無數,不怕旌旄試覓看”。從小在這個環境下長大的呂布沒見過好馬的可能性不大,涼州馬雖然好,但是這不意味幷州馬不好,否則怎麼會有後來蒙古鐵騎打敗花剌子模的故事呢?

《後漢書》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驍武給幷州。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幷州馬

既然不是因為名馬那麼呂布為什麼要殺丁原呢?我個人認為有這麼幾個深層次原因。

一、呂布在丁原帳下不受重視。說呂布不受重視是跟他橫向的幾個人對比而來的,張遼和張楊。當時東漢還沒有大亂,有中央政府,所以受不受到重視有一個直接指標就是能不能被推薦到中央去做官。呂布雖然受到了丁原的親切待見,但是說到底只不過是丁原手下的一個文官,是丁原的秘書,一個主簿的官職。這個官職看似與主官十分親近,但是這個官職充其量是一個幕府的僱員,沒有國家的正式編制。而張遼和張楊兩個人卻被丁原推薦到了大將軍何進的帳下。呂布是一個有抱負的人,如此不受到重視,心中難免會有怨恨,所以呂布可能對丁原起了殺心。

《三國志呂布傳》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

《三國志張楊傳》幷州刺史丁原遣楊將兵詣碩,為假司馬。

《三國志張遼傳》幷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使將兵詣京都。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張遼

二、呂布的政治敏銳。呂布此時是丁原的主簿,是丁原的秘書,呂布在這個位置上應當極為稱職,否則應當早早的被替換,或者被丁原所疏遠,但是丁原仍然對他很親近,可見呂布的文筆應當不錯。領導秘書能夠更為全面的接收到方方面面的信息。丁原之所以能夠入京是因為何進聽從了袁紹的建議招攬外部的軍閥入京殺宦官。丁原所在的幷州距離洛陽不遠,所以較早的趕到,董卓到來略微晚了一些。此時的京城已經是丁原和董卓兩方勢力鬥法,但是說到底還是何太后和董太皇太后之間的鬥法,而鬥法的結果就是少帝劉辯的去留問題。最終的結果是董太皇太后獲勝,劉辯被廢,劉協稱帝。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何太后獲勝,丁原不是何太后外戚,丁原能夠得到多大的實惠就很值得商榷。而丁原入駐中央之後,沒有給手下的張楊、張遼、呂布都原地提上一級,這些因素都讓呂布感覺到不安。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丁原

三、董卓個人能力恐怕遠非丁原所能比。董卓早年便有軍功,先後打敗了匈奴和鮮卑,被封為斄鄉侯。董卓在命令上聽從了何進的指揮,讓進京就帶兵進京,讓待命就在夕陽亭待命。看到京城狼牙四起,帶領軍隊回到首都維護治安,這些都是利國利民之舉。而負責維持首都治安的執金吾丁原,放任宦官和何進黨人的廝殺,何進黨人自己內部廝殺,個人能力很成問題。從謀略上來說,董卓一進京就和董太皇太后攀上了親戚,給自己樹立一個外戚的形象,而丁原卻並沒有什麼好作為。

《英雄記》記載丁原:本出自寒家,為人粗略,有武勇,善騎射,為南縣吏,受使不辭難,有警急,追寇虜,輒在其前。裁知書,少有吏用。

《三國志董卓列傳》卓以王為賢,且為董太后所養,卓自以與太后同族,有廢立意。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董卓

四、從軍隊情況上看,中央軍應當已經倒向董卓。此時的漢王朝有三個重要的中央軍軍頭分別是皇甫嵩、朱儁和徐榮。從徐榮日後打敗曹操和孫堅角度上看,徐榮應當已經投誠。從董卓一紙詔書召與自己有仇的皇甫嵩來洛陽且皇甫嵩就範這件事上看,皇甫嵩應當也沒有打算抵抗。而朱儁,董卓是直接將他養了起來。中央軍如果倒向董卓,那麼單純的幷州兵馬恐怕不能成什麼氣候,連四世三公的袁紹都被迫流亡,那麼丁原的抵抗太不夠理智。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朱儁

五、幷州軍內部對於丁原的看法也值得人質疑。丁原是名義上幷州軍的領袖,但是呂布殺了丁原之後居然沒有遭到反撲,而是全身而退。後來的張楊多次出手救呂布,張遼長期跟隨呂布。所以種種跡象表明,即便是呂布不殺丁原,也會有張遼殺丁原的可能。董卓之所以選擇呂布殺丁原,最有可能的是因為丁原對呂布的信任,且呂布是一個文官,丁原的防備心理不強的特點出發。對於呂布來說,如果殺丁原就是用丁原的頭做一個投名狀站到董卓陣營,不殺丁原就是站到董卓的對立面,呂布沒有中央履職的經歷,家庭背景也不強,如果不跟董卓混,那麼死樣可能不如蔡邕。所以殺丁原,呂布除了私心也有處於自保的考慮。


呂布叛變丁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呂布

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呂布是一個赳赳武夫。電視劇和文學作品上都極力的將呂布打造成一個將領,但是我們必須要看到的是,呂布長期割據徐州,是一方諸侯,所以呂布說到底應當是一個帥才。呂布早年有主簿這樣的文官經歷,後期又有轅門射戟的故事,所以呂布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本文沒有給呂布洗白的意思,呂布在道德上確實很說不過去,不過曹操、孫權、劉備、馬超、關羽這些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又有幾個在道德上沒有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