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戏曲小知识,为了当个合格票友、戏迷,你得看看

戏曲基本专业名词解释(一)

适用戏曲初学者学习,后期会推动一些唱段,引导新手入门。这里的基本知识适用大多数剧种,不同的剧种会有一些微差。

【压轴】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得名。

【串】演戏俗称“串戏”,因脚色须连贯成队故称串。

【反串】指艺人扮演原所属行当外的角色。如旦行演员演生行或武生等。

ps:这里有一点小误解,有的人认为男的唱旦角,女的唱生角就是反串,其实不是这样的。

【客串】非职业演员参加戏班演出称客串。

【票友】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相传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

ps:“票友”这一叫法在京剧中比较普遍,其他剧种比如豫剧,曲剧,我们都叫“戏迷”。

【行当】传统戏曲角色的类别。近代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总分行方法。每个行当中各有若干分支,如生又分为老生、小生等。各剧种在分支的层次和名目上又有繁简之别。

这些戏曲小知识,为了当个合格票友、戏迷,你得看看

白蛇传

【生】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ps:老生不仅仅指带白色髯口的,带黑色,黪色也是老生!

这些戏曲小知识,为了当个合格票友、戏迷,你得看看

老生

这些戏曲小知识,为了当个合格票友、戏迷,你得看看

老生

【旦】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脚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如正旦、花旦、贴旦、闺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净】俗称“花脸”、“花面”。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宋杂剧中有副末。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数剧种末已并入老生行。

【丑】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与净脚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宋元南戏已有丑脚。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诈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性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