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司會不會跑路?

信託公司會跑路嗎?

觀察信託業發展簡史,會發現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早年間數百家信託公司的鼎力的局面,隨著每一次中共中央、國務院等清理整頓,到現在已經穩定在68家。如今,信託公司註冊資本均在10億以上,大部分在30億以上,以央企、國企、大型金控集團背景為主,日常經營活動受銀保監會監管。

信託公司由於業務的私募性質,平時做的公開宣傳不多,導致許多人不瞭解。但是隻要稍微一核實,就不難得出結論:信託公司是不會跑路的。

信託公司會倒閉嗎?

許多人可能還是會擔心,信託公司即使不跑路,有沒有可能倒閉呢?畢竟任何企事業單位法律上都有因經營不善、長期虧損而倒閉的可能。

對於這一點,可以明白地告訴投資者:信託公司破產、倒閉的可能性仍然是很小,幾乎是不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信託公司除了正常的經營、投資獲得收益外,信託公司所持有的的 信託牌照 本身就是價值很高的資產。

全國僅有68家信託公司,且銀監會已經停發新的信託牌照,比銀行牌照還要稀缺。信託公司出現資金困難後,通常會採取置換股權等方式獲得新的增量資金入主。例如中江信託被雪松控股收購,也在給大眾一個信息。每一張信託牌照都是意味著獨行天下的憑證,僅僅是牌照能帶來的資產規模以及其他價值就已經很龐大了。信託牌照也意味著其信託公司可以覆蓋各項金融領域的業務。

信託公司可能出現的情況:銀監會處罰或暫停業務

綜上所述,信託公司牌照稀缺昂貴,又背靠財大氣粗的央企、國企、大型金控集團,出現倒閉、跑路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信託公司畢竟受銀保監會的嚴格監管,一旦銀保監會發現信託公司違規後,通常採取三種方式:通報批評、罰款、暫停業務。

據銀保監會處罰信息統計,2019年1月-12月已有23家信託公司被罰,佔全部信託公司數量的三分之一;罰單數量共計35張,罰款總額近2900萬元。涉及房地產、銀行理財、地方政府融資、信息披露、盡職調查等相關違規行為較多;更有嚴重者處以業務暫停的處置,不過上訴處罰對投資者均不會有資產上的損失。

安全墊 — 信託業保障基金

信託業保障基金就是主要由信託業市場參與者共同籌集,用於化解和處置信託業風險的非政府性行業互助資金。

2014年12月10日,中國銀監會和財政部聯合發佈了《信託業保障基金管理辦法》,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也於2015年1月16日獲發營業執照,註冊資本115億人民幣,由13家經營穩健、實力雄厚的信託公司出資設立。

截至2019年8月,保障基金規模已達1500多億。目前,信託業保障基金運行已逾五年,佔信託公司淨資產規模的26%。

當然,信託業保障基金對信託公司進行流動性救助,意味著信託公司有了“安全墊”,但不代表信託產品仍然可以維持之前的“剛性兌付”,信託投資仍然是不承諾保本的高淨值投資。所以信託公司是否會倒閉、是否會跑路不是我們目前要思考的,權衡收益與風險,選擇適合自身的產品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本文轉自“獨家財富資訊”,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