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瞭解資產證券化嗎?

你是否聽說過資產證券化呢?到底什麼是資產證券化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傳說中的資產證券化吧,給大家普及普及知識。


你瞭解資產證券化嗎?


什麼是資產證券化呢?

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的行為,使其具有流動性。

資產證券化又分為廣義和狹義

廣義的資產證券化是指某一資產或資產組合採取證券資產這一價值形態的資產運營方式,它包括以下四類:實體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證券化、證券資產證券化、現金資產證券化。其實就是將四種資產在市場上發行證券以獲取流動資產。


狹義:狹義的資產證券化是指信貸資產證券化。按照被證券化資產種類的不同,信貸資產證券化可分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的證券化(MBS )和資產支持的證券化(ABS )。


資產證券化主體也就是在這個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的參與者有哪些呢?

一般而言,資產證券化的參與主體主要包括:發起人、特別目的載體、信用增級機構、信用評級機構、承銷商、服務商和受託人。


那麼資產證券化到底有何作用有何意義呢?

一、作為新的金融產品,資產證券化豐富了金融市場。

二、增強發起人資產的流動性,從發起人的角度來看,資產證券化可以將非流動資產轉換為流動資產。通過資產證券化,發起者能夠補充資金,用來進行另外的投資。資產證券化還為發起者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低成本的籌資渠道。

三、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資產擔保類證券提供了比政府擔保債券更高的收益。這部分高收益來源於許多因素,但最主要的是資產擔保類證券的信用質量。資產擔保類證券豐富了投資品種的風險/收益結構,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品種選擇。


你瞭解資產證券化嗎?


說了那麼多,我們來舉個例子吧。讓我們來看看廣深珠高速公路的資產證券化

廣深珠高速公路是我國大陸第一條成功引進外資修建的高速公路。為籌集廣州一深圳-珠海高速公路的建設資金,項目的發展商香港和合控股有限公司通過註冊於開曼群島的三角洲公路有限公司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廣深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並以特許經營的公路收費權作支持,由其在國際資本市場發行6億美元的債券,募集資金用於廣州-深圳-珠海高速公路東段工程的建設。和合公司持有廣深珠高速公路50%的股權,並最終持有廣深珠高速公路東段30年的特許經營權直至2027年。在特許經營權結束時,所有資產無條件地移交給廣東省政府。

那麼這條高速公路的資產證券化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確定證券化資產並組建資產池

簡單的來說,珠海市政府將特許經營權及其所能產生的未來收益作為資金池,再利用此資金池來資產證券化。

設立特殊目的機構(SPV)

成功組建珠海高速公司是本項目的基本條件和關鍵因素,珠海高速公司的收入全部來自資產支持證券的募集資金。為降低資產證券化的成本,珠海高速公司設在免稅國家(開曼群島)。

信用增級(大大降低該項目在了國際資本市場的籌資成本 )

珠海高速公司採取了兩種方法來吸引投資者,第一個一是設計了優先、次級債券的結構,次級債券利率高,相應的承擔的風險大,緩衝了高級債券的風險壓力;第二是建立儲備金賬戶,珠海澳門集團為債券提供了5,000萬美元的備用信用證擔保。

信用評級

而後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和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分別對優先級和次級債券進行了評級。優先級債券和次級債券信用級別分別為Baa3和Ba1,滿足發行要求。

向發起人支付資產購買價款

摩根斯坦利公司作為承銷商承銷債券。投資者的資金流入珠海高速公路公司後,該公司就向珠海政府支付價款,資金就流入了珠海政府。

管理資產池

珠海市政府或由珠海高速公司與珠海市政府指定的服務公司(摩根斯坦利公司)對資產池進行管理,負責收取、記錄由資產池產生的全部收入,並將把收入款項全部存入受託管理銀行的收款專戶。

清償證券

到還本付息日,受託管理銀行將積累金撥入付款賬戶,向投資者付息還本。待債券到期後,向聘用的各類機構支付專業服務費。資產池產生的收入若在還本付息和支付各項服務費之後有剩餘,全部退還給珠海市政府。整個資產證券化過程至此結束。


你瞭解資產證券化嗎?


這整個過程的參與主體都是哪些公司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原始權益人(項目發起人)——澳門珠海集團

特設載體SPV——珠海高速公路公司

承銷商——摩根斯丹利公司

服務機構——摩根斯丹利公司

信用評級機構——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穆迪投資公司


在20 世紀 80 年代下,國內經濟發展要求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但財政資金相對緊張,中期國內資本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 金融市場上資金緊缺,很難滿足項目需求的鉅額資金,並且資金成本也相當高。

廣深珠高速公路資產證券化既解決了當時資金缺乏的問題,又保證了能夠快速、高質量地完成項目建設,同時大大節省了借款利息,降低了項目建設成本。


所以,你是否也認為資產證券化是一個十分有用的金融工具呢?你明白資產證券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嗎?你是否還知道一些其他資產證券化的例子呢?你是否認為資產證券化一定是好事呢?

其實不是的,大家熟知的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中,資產證券化便起到了推波助瀾,加劇危機發生的作用,關於次級抵押貸款以及將這些信用衍生品與垃圾債券重新打包成新產品,並被信用評定公司錯評為A級產品這些事就不仔細說了,我們重點說說資產證券化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當銀行貸款給人們買房的同時,將這些貸款組成資金池,將這個資金池資產證券化後再做為證券產品賣出去,並且這些產品被評為A級產品後,銀行將這些貸款的風險分散到了願意通過承擔風險獲得更高收益的各種投資者手中,但與此同時,被A級產品矇蔽的投資者卻無法甄別出這些被打包後的產品的好壞,於是乎,更多投資者在房地產形勢一片大好之時將資金投入進去,可以說資產證券化將更多的資金套進來,最終由於房價的不再上漲和貸款人的無力償還,銀行發行的超過自己能力的貸款無法收回,而這些資產證券化產品到期時。銀行無力兌現向現投資者們承諾的收益,甚至連本金也無法歸還,導致銀行破產,金融危機爆發。

在此過程中,資產證券化分擔風險固然是好,但是銀行家們沒有意識到此時貸款的風險已經不是他們能想象到的了。資產證券化的資金池風險過大,因此讓資產證券化成為推動危機的一個金融工具了。

可見資產證券化不一定就是好事,資產證券化要嚴格把握資產池中標的資產的質量種類,慎重選擇,合理搭配。以至不會再犯美國08年所犯下的錯誤。


你瞭解資產證券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