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絕命詩 冰火兩重天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示兒》這首詩寫於1210年,既可看作是陸游的遺作,也可以說是陸游的絕命詩。在詩中,流露詩人臨終時複雜的思想感情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不見九州同”傾注了詩人滿腔的悲慨、抗金大業未竟的無窮遺恨。“北定中原日”則是詩人一生的心願,收復失地這項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既然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為何又死不瞑目呢,其原因是“但悲不見九州同”。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憾之情用一個“悲”字突露了出來,信念堅定地認為,宋軍一定能收復失地,一統中原。至此,詩情由悲沉轉為激昂。“家祭無忘告乃翁”這一結句把意境推向了高潮。北定中原的那天我活著的時候是看不到了,於是滿懷期盼地叮囑兒子,家祭時一定要記得把這一喜訊你的父親,好讓他含笑九泉。這是何等悲壯的遺願!詩的語言明白如話,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真情自然流露,家國情懷感人至深。

“身世渾如水上鷗,又攜竹杖過南州。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兩腳踢翻塵世界,一肩挑盡古今愁。而今不食嗟來食,黃大何須吠不休。”這首詩據說是凍死的乞丐揣在懷中的絕命之作,故稱之為《絕命詩》。首先悲嘆身世悲苦,漂泊不定,行蹤飄忽,居無定所。接著述說生活困頓,囊碗空空,殘月相照,食不果腹,衣難遮體,風厲露寒,戰慄不已,這些都是乞丐生涯的真實寫照。再寫乞討生活的難堪:餐風宿露,步履蹣跚;足踏塵泥,狗吠人嫌;萬般愁苦,挑在兩肩。人麻木淚下嚥,能挨一天是一天。最後寫決絕地告別塵世,不再去吃那嗟來之食,不再會遭人白眼。“黃犬何須吠不休”可以說是神來之筆,既是對人情薄涼的控訴,也是對炎涼塵世的謾罵!

這兩首詩的作者相隔了500多年,兩人境遇相差是天上人間。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的詩才。就詩而論,各有千秋。《示兒》、《絕命詩》同是絕命詩,但著眼點不同,落腳點自然不同,格局也不同。憂國憂民收復中原表現的是愛國情懷,身世悽苦憤世嫉俗則表現了對塵世的決絕。我們不得不承認:都是讀書人,境遇不一樣,境界也迥然。同是絕命詩,冰火兩重天!

同是絕命詩   冰火兩重天


同是絕命詩   冰火兩重天


同是絕命詩   冰火兩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