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周其仁:在美國待的時間越久,對美國的批評越多

經濟學家周其仁:在美國待的時間越久,對美國的批評越多

周其仁教授

在美國,你聽一個人對美國的評價,就知道他在美國待了多久。一般的規律待得越久,批評越多。剛去的人都激動的不行,因為他是拿國內的短項跟人比,長了才發現他那個體制有他的問題。

周其仁教授講述了《中國經濟如何突圍》課程。課後,與同學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在一些廣受企業高管關注的問題上進行了互動討論。

1 印度經濟發展

問:您怎麼看待印度未來的經濟發展,有沒有可能成為繼中國之後的第三個經濟增長極?

周其仁教授

答:千萬不能小看印度。你看他一年生出多少孩子?4300萬。我們現在是一年幾百萬的減少,8700萬到1400萬。人口是未來的非常厲害的力量。印度還有什麼東西好呢?他的中高端是非常好的。大學、股市、銀行、金融,它的薄弱環節就是大量人口的這部分(下三路下三圈的這部分)不如中國,數字的普及率、會計算的人口(不如中國)。我到印度去看,最近幾年有很大的改變。我去很多這種家庭看,小弟弟小妹妹有書包,哥哥姐姐沒書包,你就會知道他教育一直在追趕。

印度這個民族絕對是聰明的,它的全球資源網絡資源比我們豐富,世界多少最厲害的CEO都是印度人,而且還是英語國家,所以絕不能小看印度。當然很難打,當時我去訪問,跟國內的作戰條件完全不同,經商條件完全不同,但是生意小米去也做得很好,一批中國公司也開始去了,一定要全球作戰。


2 中等收入陷阱

問:在六七十年代,以拉美國家為代表的這些發展中國家,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國經濟發展其實也快到了8000-10000美元人均GDP的門檻,您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


周其仁教授

答:我是不太喜歡陷阱這個詞。這個詞聽起來就是別人給我們挖的,其實很大程度是我們自己遇到的。包括當年拉美,他的人也好,經濟也好,最大的問題是一得意的時候就會出問題,所以千萬要小心。所以我經常提這個觀點,形勢壞的時候,我們表現通常比較好,但是我們的麻煩是形勢好的時候,經常得意忘形,錯失很多機會。中國真正的希望是在將來什麼時候形勢好的時候還繼續表現好。

所以別怪什麼陷阱,好像有個客觀規律似的在那等著,不是,都是我們自己的心態,公司也一樣,成的時候、順的時候是經常出問題的時候,這是國家和個人都是一樣,這也是為什麼繁榮會走的原因。為什麼繁榮會移動?就是成功者容易失守,而後進的擁有後發優勢、咄咄逼人,最後獲得繁榮。但是我不認為這一定是幾千美元或是怎樣,沒有什麼一定的事,當然要非常小心就打上去是很難的。第二大變第一大的到目前為止,二戰以後就一個美國,第二大變成第三大、第四大、第五大的好幾個。所以沒有一個定理說你今年第二大下一個就是第一大,日本就是上一個第二大,現在日本的體量跟中國你看已經差多少?幾年之間就拉開多少?所以我認為經濟增長是人的活動,跟自然界的規律不一樣,它跟人怎麼認識環境,怎麼認識經驗,怎麼認識教訓,怎麼總結有很大的關係,不是純粹很客觀的那種,當然說個陷阱,聽起來我們自己責任小一點。


3 美國技術應用速率

問:美國對智能設備以及移動技術的應用速率和效率似乎比我們慢,我們這種優勢是真實存在的嗎?


周其仁教授

答:這個(情況)是有,你看固線到移動的時候就會發現,因為美國的固線很發達,所以移動開始起來的時候需求就不旺。哪兒都能打電話,我幹嘛還每人人手一個電話。所以這個是路徑依賴,你在哪個地方往前走了,它下一個需求就削弱掉。那麼當然你後起的就會有個道理,說你看他還不如我,尤其多少年都是我們不如人家,所以一旦看到哪些領域它不如我們都特別高興。然後媒體也講,可以講,也可以鼓舞我們的士氣,但是你要知道,這其實就是落後帶來的,比如非洲普及率更快。將來我看非洲等最落後地區什麼最快,就是語音這塊,根本不需要輸入。比語音更快的呢,不會說話的地方,你說什麼最快,那就是腦,腦電波就控制它,成為器官的一部分。

但是我認為中國還是要當心,不要認為我們在有些領域進步很快,就覺得沒什麼可學。其實你看美國的產業互聯網,他的思路有好幾個度量,美國還是比我們厲害。消費者(中新技術的普及),我們有優勢,但是產業界其實不那麼快,因為消費者的知識跟公司之間、跟新潮公司之間有很大的GAP,他們容易被你說服。產業界一個個老闆他都有主意的很,他不接受你就打不進去。所以下一步產業互聯網,包括產業的運用,這些新技術是一個突破點,那個是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的關鍵。所以在各種情況下還是儘可能不要拿自己的長處跟人家比,但是因為從鴉片戰爭以來我們老讓人看不起,所以一旦哪些領域有成績,我們是上上下下都願意說。因為這個民族自信心也是蠻重要的。只不過在產業界,尤其在領導崗位上,作為領導來說,要特別當心,在任何時候你還是要儘可能學人家的好的東西。其實有好多東西,你換個角度看,值得學的地方很多。


4 中國經濟發展優勢

問:請問中國經濟發展這個優勢會持續嗎?


周其仁教授

答:這個問題很多人關心,因為文明形態很多,我們確實很難接受。因為發達國家發達之後,他們講的歷史你就容易受影響,比較容易形成一個單一的最優,其實還真是得放開看。

所以我覺得特朗普這樣也有一個很大的好處,讓中國人把視野真正轉向全球。因為過去就一個美國,然後每個跟美國不一樣的認為都是問題,其實全世界跟美國不一樣的國家很多。中國你還真是有它自己的特點,你看現在有一條線,不管左中右大家都認——中國手裡有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就是消費市場。為什麼市場力量這麼大?他說你人口多,其實人口多是一方面,還有一條就是你是一個統一的單一的國家,交易費用低。

這個東西不看是不行,我剛才也介紹我不斷訪問過去40年訪問的地方。幾個禮拜前就去了開封,85年我曾經跟一個領導同志去過開封,當時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它是地上河,整個黃河的潮水的最低點已經比開封的高點高了。然後一條鐵路修在大壩上的時候,不斷地往上拉石頭。我這次又去看,當然好消息是整個黃河的底線已經往下有三米,現在的話又有沖刷技術,小浪底水憋了以後再衝,就可以把沙沖走。第二,水土治理有進步。原來我們中學都學過黃河一年沉積16億噸泥沙,現在好的時候是10億噸以內,壞的時候十一二億噸,已經比歷史的平均數據大幅度減少,所以這個形勢是緩轉。同時最好的就是整個基礎設施,一個黃委會4萬人,中央財政管著,天天在那管著這條河。我在那裡現場看,要沒這個力量維持,這條河發作起來,可以從淮河一直掃到海河,想往哪走往哪走。

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協調,整個經濟建設就不能想象,統一市場不能想象。所以在中國還得真從這些角度去想問題,你就是跟人家不一樣。

我們最初去美國看,覺得天下竟然有這麼好的體制。但其實看久了(就會看出問題),比如在美國,你聽一個人對美國的評價,就知道他在美國待了多久。一般的規律待得越久,批評越多。剛去的人都激動的不行,因為他是拿國內的短項跟人比,長了才發現他那個體制有他的問題。

其實天下沒有體制是可以十全十美的,都要不斷的改,不斷的摩擦不斷在這裡頭從問題導向去解決。我們也一樣,所以一定要有很大的韌勁,要參照其他的好的經驗,但是落地的時候,得從中國這塊地方落。

我現在主要看這一條,維護這個14億人的市場上用戶的統一一致性是主要事務,是代價也會有,儘量使信息成本偏高的缺點減弱,很多自主性——城市的自主性、地方的自主性、企業的自主性加大,但是集中統一的還是蠻重要的,因為收益太大。你到歐洲一看他辯論的事情,你就想我們這個問題,秦始皇的時候就解決了(多種貨幣根本沒有),最後發現就是一個大市場。窮的時候沒發現,但現在發現我們等於是全世界一個獎勵創新的一個大獎金池。所以為什麼到以色列去,我就很奇怪,我說對面坐的30人,一個一個都比我們的厲害,為什麼人花那麼大力氣來接待你?其實不是我們厲害,是我們背後的市場厲害。你想一個800萬人口國家的人看一個14億人的市場(是什麼感受)。所以我們是從來沒換位看過,簡直不能相信任何一個產品,一個投資,一個很小的可能性(放在中國)就是一個巨大的力量。


5 中美貿易戰

問:關於中美貿易戰請問您能否做一個小專題,給我們分享一下。


周其仁教授

答:大國之間談判,最難的就是怎麼讓本國人民接受,尤其我們這麼個大國。所以對外的東西它有很大的一部分被封住。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美國到底提問啥,我們怎麼答的?這個如果不封住,一下進入我們的輿論市場是不行的、駕馭不了的。

所以實際上我們掌握的信息非常有限,你現在只能看當年龍永圖是怎麼談的,WTO是怎麼談的,一波一波怎麼來往。當年披露的消息也是非常有限,尤其是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這一炸以後停頓期的處理。

特朗普的信息成本太低了,他就發個Twitter,今天這麼發,明天那麼發,也不講邏輯,也不講這句話跟上句話什麼關係,完全沒有這個要求的。所以到底是策略性的還是根本性的,現在無從判斷。只能從基本面看,基本面我同意這句話——貿易戰沒有贏家。所以剩下的問題不是出個主意怎麼贏,而是怎麼出個主意少輸一點,減少損失。儘可能不要打,當然也可能要價要出個低關稅,這是我心目當中認為最值得爭取的。


5 決策心理

問:如果經濟形勢走差,可能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在那種狀態下,企業應該去注意哪些事,或者怎麼樣去面對這種可能潛在的危機?


周其仁教授

答: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的決策心理,在座都是高管,決策心理就是不要找容易的事情做,難是很好的事情。你去訪問以色列就知道這個民族為什麼厲害,他的理念就是難的事情容易做成。中國如果是有什麼問題存在的話,就是大家挑容易的事情做,反而事情很難做。什麼叫難的事情容易做,以色列第一個得諾貝爾獎是化學獎(Aaron Ciechanover),我們請他作報告,他就講他的母親對他最影響最大。他母親小時跟他講,說你走進一條河,可以逆水走,也可以順水走,你要永遠逆水走,逆水難走,但是逆水走追的人少,難的事情容易做成,我很受啟發。我們中國因為長期貧窮,急於翻身,急於成事。所以大家都挑容易的事情做,都挑容易的事情做反而難做,因為都擠到一條路上來了,連我們的學生都有這樣的心理。

所以我說中國經濟到了要挑一點難的事情做的時候,你看誰做難的事情,誰下一步的前景好。至於什麼形勢好形勢差,這個東西跟你的主觀狀態有關,什麼叫形勢好?什麼叫形勢差?發達國家現在找你茬,在我看來形勢很好,為什麼?他把你當個正常的成年人看,過去是小屁孩可以讓你可以無所謂,可以忽視,你也可以挺了不起,可以誇你,現在發現你跟他有競爭力了。

經濟學家裡頭很早去世的楊小凱,他是一個很好的經濟學家,他說如果很多人找你茬,說明你真就是Somebody。人類都這樣,男孩子起來,沒人給你挑戰一下,就不是個人物。你是人物,人家找你茬,找茬找不著你就站住了。中國經濟就到了這個時候了,不能光聽表揚說你多了不起。你過去那麼窮,現在那麼富有,老聽誇,其實早年做的事情都是邊際很高的,做一點就收效。現在是到了做點難的事情,將來怎麼樣永遠沒有人會知道。

我在我們的學校上課,一直都講不要去把重點放在什麼預測、趨勢,我說我的觀察就一條,你預測的事情不來,你活不活,你是不是就放棄?你要放棄,那預測很重要,但其實我看所有人你預測今天不下雨,它下了雨了,你怎麼著?應變比預測重要。特朗普這個樣子誰預測過,那不還得打嗎?還不是見招拆招嗎?你這麼來我就那麼來。公司、個人、地區、國家都一樣,重要的是精神狀態,然後有條件做準備的時候,你準備的怎麼樣,至於將來打了才知道。所以下一步到底怎麼樣,我的看法,你往下看五年,這也是我覺得大陸經濟最有希望的地方,就是每十年出一批新的頭部企業,每十年一批新的投資,這也是為什麼香港完蛋,因為弄來弄去就一個李嘉誠,幾十年以後還是李嘉誠。現在的話幾乎想不到誰還能超過BAT,但你過十年看,那真是沒準,現在一個拼多多就拼得夠嗆,這個是好現象。

所以你就看對他們來說什麼叫未來?什麼叫形勢好?什麼叫形勢不好?難說,這跟你的狀態有關係。但是在主觀意圖上要鍛鍊的毅力、意志非常重要,就是不能挑容易的事情。容易事情你做他也會做,你看見他也能看見,誰上手都容易,最後就是一條難路。你做一點別人不大敢做的事情,反而有可能殺出一條未來。所以永遠跟著這些做難事情的公司的軌跡去找,你會知道中國經濟無情的,你先一查查去看,這真叫青少年,後一代是好厲害,想法也不一樣。

我五一以後去看了柔宇,爭議也很大,他的模式就是有想法才有產品。他在他做論文的時候,導師跟他講,這論文沒人能夠指導你,這篇論文中提到柔性顯示材料在0.01毫米上,可以顯示色彩顯示圖像。現在被投了111個億,在深圳龍崗,當然這是投資人的錢,可是那麼多人卻信他。產品現在開始出來了,當然爭議四起,三星也好,小米也好,都選了另外一個技術路線的柔性顯示材料。他們認為他們的柔性是材料技術路線不同。好消息是我們走了以後,LV跟他簽了個約,現在LV的包上現在裝上這個東西,閃閃發亮。Anyway,成敗不重要。重要的你看這都哪一年的孩子?江西的學霸。清華學霸,然後就到斯坦福。他是論文註冊的專利,是斯坦福的所有權,他們是付了使用費拿回來在中國落地做產業,而且做這麼大的批量,這幫寫論文的人,搞科研的人,最後做了做這麼大的事。所以今天中國到了有條件至少一批公司試試看,做點難做的事情,不要挑容易的事情做,這是企業家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條。


6 房價趨勢

問:最後請教一個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就是關於房價。住房成本包括購房成本,租金還有房價,其實是在我們整個用工成本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這兩者之間這個矛盾怎麼去調和?或者說您對房價的未來怎麼看?


周其仁教授

答:對於有吸引力的城市,現在最大的問題我講過,在上海講過,深圳也講過,最大問題是將來厲害的人現在進不來。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要讓將來厲害的人現在進來。給定目前所有條件都在那,看誰殺一條路出來。深圳我看到好苗頭,它有400萬棟農民的小產權房,過去一直扯皮,政府說要把它拆掉,農民堅決保衛戰,拉成一個僵持情況,現在那麼多人要進深圳,深圳房價已經這麼高了,你讓創業的人怎麼進去?馬興瑞去了以後,找到一個辦法,我先不跟你糾纏這個到底是什麼產權。現在這個房子不都租出去了嗎?政府按租金15年的租金付給你,把一片片的房子拿過來改造,改造完了就變成人才公寓。深圳現在供應了一大批這種人才住房。就在目前的房價裡頭,比較便宜的可以住進來。因為他是農民的小產權房。至於品質那麼差,政府再改造,傳統的貼面樓在萬科、興業等大的企業銀行參加後,一片樓談完,5到10棟打通,裝一部電梯。因為他原來一戶戶都做成高層建築了,他只能爬樓梯的,他一連通以後把走廊打通以後,裝一部電梯好好的,然後刷漆頂上刷漆,裡頭也非常好,小開間,然後公用廚房,現在很多年輕人也不做飯。然後如果小兩口結婚,他也有一個就是基本的生活條件,然後他靠近上班地點,在市中心,生活非常便利,這就是一個解決之道。至於沒人去的地方,那沒辦法,別跟著房價走,要跟著人往哪裡走。

經濟學家周其仁:在美國待的時間越久,對美國的批評越多

周其仁教授為土士學習聯盟七期班同學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