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無論市場還是政治裡的欺騙,絕做不到長欺騙多數人

福格書院


周其仁:無論市場還是政治裡的欺騙,絕做不到長欺騙多數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經


人們以日常經驗推斷,似乎市場交易中的那些敗德惡行(如假冒偽劣),總是在競爭中具有成本優勢而容易打敗良行,所以“劣幣驅逐良幣”,還常常超出通貨領域,被應用到更為廣闊的環境。

比如當下大陸消費者不信任本地牛奶,一股腦兒地出境購買,問以何故,答案一般是“劣奶驅逐良奶”。

但是,如果把時間拉得很長很長,上述“定律”就難以驗證了。我們不妨問,尼祿皇帝的劣幣於今安在?當然早就沒影了。其實,自古至今,中外劣幣何其多也,但沒有一種貨幣因為劣而在歷史上站住腳的。

進入法定不可兌換的紙幣時代,造劣幣連廉價貴金屬都可以省下的,直接開印鈔票就是了。從美國的綠背鈔票、魏瑪時代的德國馬克、蔣委員長的金圓券,以及2009年宣佈把10000億面值的鈔票刪除12個零當1元用的津巴布韋元,不一而足。

但是追問它們於今何在?很一致,長期來看這些劣幣通通都消失了。

講到底,無論市場還是政治裡的欺騙,可以長期騙少數人,也可以一時騙多數人,但絕做不到長期騙多數人。否則,人類早就玩完,經濟早就玩完,市場也早就玩完。

從長期看,唯有良幣才能長久。受這個理念支配的國家、人民和貨幣制度,才具有長期的演化生存能力。

——周其仁《突圍集》


本文摘錄於周其仁教授為王巍《金融可以顛覆歷史》一書寫的序,並收錄於周其仁教授的《突圍集》一書,歡迎大家選擇學習,如下供參考。

為什麼金融觀念很重要?

周其仁


為什麼金融觀念很重要?據作者之見,“緣於我們有太多的金融觀念還是似是而非。建立在這些糊塗觀念基礎上的思維模塊更是混沌不清 , 卻是當下常常潛意識地支配著我們的金融思想”。

這是說,深藏在人們觀念裡的“想法”可不是無關宏旨。觀念影響思維模塊,作用於金融思想。思想受了影響又怎麼樣?那就表現於行為,因為人的行為講到底就是不斷地選擇,其中思想的選擇——做什麼、不做什麼——常常是實際行為的第一步。

這些我都同意。或可加以補充的是,觀念一旦流行,不僅影響自己的選擇,還影響到他人——很多很多他人——的選擇。直追下去,可以影響社會經濟的走向,甚至讓很偉大的文明在很長時間內岔到一條歧路上,多少年也走不出來。

由此看,觀念至關緊要。由此我們也更加理解本書的取向:金融事件固然重要,金融人物固然有趣,金融故事固然傳神,但是,最要緊的還是有正確的金融觀念來充當靈魂。否則,依託含糊不清的思維模塊搞推理,受錯誤金融思想的支配解讀過去、現在與未來,人們就還是擺脫不了可悲的路徑依賴。

這就帶來了新問題,從哪裡才能獲得正確的金融觀念?

把這個問號想下去,麻煩一大堆。從根本上,“正確”本身就是問題。公說正確,婆也說正確,究竟誰才算正確?這個方向想到底,唯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思想正確不正確,只能在開放的環境裡才可明辨是非,才可能在假說、懷疑、推翻、辯駁、驗證的無窮盡的思想過程中,不斷逼近正確。

讀者會說這個答案太哲學化了。那麼好吧,我們具體一點,對任何流行一時、大家都以為絕對正確,或不假思索就認為正確的觀念,推敲一下吧。

拿什麼來推敲?拿真實的金融事件(無論歷史的還是當下的)來推敲,換一種思路來推敲。這也許接近了本書的主題,以重新梳理過的金融事件和金融脈絡來“顛覆歷史”——其實歷史早在那裡,真正可以被顛覆的,是人們對歷史的看法,是蘊含在歷史敘述中的觀念!

以“格萊辛定律”(Gresham’s Law)為例,那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劣幣驅逐良幣”。

據查考,這個術語第一次出現在英國1560年有關反對銀幣成色不足的公告中,相傳是對伊麗莎白的通貨改革起過決定作用的格萊辛爵士所創(雖然在他的手稿中沒有發現相關的敘述)。

這個“定律”說,如果多種貨幣流通,那麼成色不足的那種貨幣(“劣幣”)會把成色足夠的“良幣”從市場上驅趕出去。

從本書提及的在銀幣中加註了廉價金屬的羅馬皇帝尼祿,一直到近代英屬美洲和西印度群島殖民地,“劣幣驅逐良幣”之事時有發生。

人們以日常經驗推斷,似乎市場交易中的那些敗德惡行(如假冒偽劣),總是在競爭中具有成本優勢而容易打敗良行,所以“劣幣驅逐良幣”,還常常超出通貨領域,被應用到更為廣闊的環境。比如當下大陸消費者不信任本地牛奶,一股腦兒地出境購買,問以何故,答案一般是“劣奶驅逐良奶”。

但是,如果把時間拉得很長很長,上述“定律”就難以驗證了。我們不妨問,尼祿皇帝的劣幣於今安在?當然早就沒影了。其實,自古至今,中外劣幣何其多也,但沒有一種貨幣因為劣而在歷史上站住腳的。

進入法定不可兌換的紙幣時代,造劣幣連廉價貴金屬都可以省下的,直接開印鈔票就是了。從美國的綠背鈔票、魏瑪時代的德國馬克、蔣委員長的金圓券,以及2009年宣佈把10000億面值的鈔票刪除12個零當1元用的津巴布韋元,不一而足。但是追問它們於今何在?很一致,長期來看這些劣幣通通都消失了。

代之而起的,是良幣,至少相對於垮臺的貨幣而言,多少良一點吧。

1949年以後的人民幣,難道不比金圓券好到天上去了?2010年之後津巴布韋實施的美元化,公道地說,也比原來的津巴布韋幣好很多。不是“劣幣驅逐良幣”嗎?為什麼從長期看,反倒是良幣驅逐了劣幣呢?

從觀念裡找答案吧。原來一時得逞的劣幣驅逐良幣,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當總流通量不足以滿足通貨的需求”。也就是說,市場裡待交易的商品服務量大,但流通的貨幣不足。

在這個前提下,成色不足的貴金屬貨幣或者紙幣,照樣可以充當交易的媒介,幫助商品轉手,所以照樣也被看作“良幣”——真正的良幣反倒被替代下來,退出了流通。既然“良幣”退出,通貨更不夠,結果就是劣幣更受“尊敬”。講到底,通貨就是幫助貨物流通的。既然同樣可以發揮通貨功能,貨幣成色的足與不足,又有什麼關係呢?

問題是,劣幣通行會刺激更多劣幣的供應。一旦越過某個臨界點,通貨膨脹就來了。

這時,事情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市場中人最後總會知道,物價總水平上升,錢不值錢了,或者用中國老百姓的話說,“錢毛了”。

此時,可不只是良幣退出交易,連“良貨”——那些具有保值功能的商品——也開始退出市場。人們偏好搶購、囤積,巴不得把手中的貨幣全部換成貨物。這時,被驅逐的就是劣幣本身了。貨幣當局捨不得劣幣嗎?人民就一併驅逐貨幣當局。

講到底,無論市場還是政治裡的欺騙,可以長期騙少數人,也可以一時騙多數人,但絕做不到長期騙多數人。否則,人類早就玩完,經濟早就玩完,市場也早就玩完。從長期看,唯有良幣才能長久。受這個理念支配的國家、人民和貨幣制度,才具有長期的演化生存能力。

本書涉獵的內容極其廣泛,可以撞擊流行觀念的金融事件為數不少。若問正確的金融觀念從何而來,我想在長期的金融事件與深入的思考之間來來回回,恐怕是一條可取之道。

——本文節選自《金融可以顛覆歷史》序言,供參考。

“世界終究屬於那些既心懷理想又實事求是的同學的。”

——福格書院官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