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在妨礙醫患溝通?

1. 醫生是沒有時間與患者溝通嗎?

談起溝通,醫生往往會有一個顧慮,“現在工作太忙了,哪裡有時間和耐心去和病人溝通,這簡直就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

實際上,良好的溝通非但不會浪費醫生的時間,反而會節約與病人相處的時間。

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在外科醫生群體中,往往是高年資的醫生在手術前和病人的談話用時更長。相比於低年資的醫生,為什麼高年資的醫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病人進行溝通?因為高年資醫生對醫患溝通的重要性認識得更清楚。

王嶽老師指出:“沒有沒時間的人,只有不知道什麼對自己更重要的人。”醫生應該更多地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為什麼沒有把時間用在溝通上,為什麼沒有利用好溝通技巧、提升溝通效率。

2. 醫患溝通是天賦還是能力?

在醫院,有很多醫生執業一生從來沒有被投訴過,而有些醫生在執業過程中可能被病人反覆投訴。

這些反覆被投訴的小群體可能就會被定義為“問題醫生”,認為他們缺乏做醫生的天賦。

確實,在很久以前,人們都認為醫患溝通是一種天賦。但是現今的研究證明,良好的訓練可以提升醫生的溝通能力。

1989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發佈的《福岡宣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所有醫生都必須學會交流和人際關係的技能。缺少共情(同理心)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的表現。”

也就是說,醫患溝通是醫生的一種基本能力。缺少與人交流的能力、缺少共情的意識和技巧,就如同你不擅長做手術一樣,屬於技能的缺失。

如果醫院能針對經常被投訴的醫生和護士進行精準的培訓,進行課程式的教育。你會發現,這些醫生和護士多數都可以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成為病人喜歡的醫護。

3. 培訓了這麼多,為何患者投訴量沒減少?

從全國的統計數據來看,近些年涉醫的違法事件確實在減少,但患者的投訴量依然呈現上升趨勢。為什麼醫院都很重視醫患溝通的培訓,卻沒有讓患者的投訴量明顯減少?

醫院確實組織了眾多的醫患溝通培訓,但更多的是偏重技巧,也就是“術”。“醫患臨床溝通技巧”是大多數醫院溝通培訓的大標題,教會醫務人員“形而下”的方法是多數培訓的主要內容。

方法確實重要,但如果只學方法,就很可能發展為解決問題的套路。在人際交往中,只靠套路是絕對行不通的。憐憫、理解病人,是醫生駕馭“術”的前提條件。

王嶽老師分享了2400年前希波克拉底的一句格言:“我將像對待父母那樣,對待那位傳授我技能的老師,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與之相伴。”

湘雅、協和老院長張孝騫先生

也說過:“我在病人面前永遠是一個小學生,醫生應該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態,一種向病人學習的心態,去做醫生。”

如果醫生不能擁有一顆憐憫病人的“心”,他與病人的溝通就會因為不真誠而淪為生硬的套路。用套路也許能矇混一時,但絕不能矇混一世。只有當一個醫生心裡有病人、關心病人,“心”與“術”才能有最好的結合。

4. 我們為什麼需要共情?

傳統的醫學教育並不提倡醫生與病人之間使用共情,在60年代末的美國,醫學院仍然告訴醫學生,“我們要和病人保持職業距離,防止發生移情,因為那樣會影響你冷靜的判斷和精準的手術。”

1998年,好萊塢拍攝的電影《心靈點滴》中,男主人公和他的校長在美國醫師公會的聽證會上展開了一場載入史冊的辯論。在這場辯論中,男主人公問他的校長,“難道疾病與死亡是最可怕的敵人嗎?不,我認為不是。我認為冷漠是比疾病與死亡更可怕的敵人。”

與病人保持職業距離,已經不能滿足今天的社會需求。醫患溝通需要共情,但人們往往會混淆共情和同情。

哈爾曼在《醫學教育史》中這樣寫到:“醫生一定要讓病人感覺到你在竭盡全力地幫助他。”當醫生把幫助病人作為行醫目的,醫患之間的關係就會更加融洽,而幫助病人也會迫使醫生首先去了解病人的需求。共情,就是讓醫生了解病人的需求,並且做到感同身受。哪怕有時醫生什麼都做不了,只需要陪伴病人,那也是一種共情的表達。

5. 醫生為什麼要秉承利他主義?

如下兩張圖,第一張是中國某基層醫院鄉鎮衛生院的病房,第二張是200年前歐洲的病房。如果是你,會選擇住哪間病房?

1

到底是什麼在妨礙醫患溝通?

2

到底是什麼在妨礙醫患溝通?

在眾多微信推廣文中,我們可能會看到醫生做出這樣的表態“我們拒絕道德綁架!”“我們為什麼要捨己為人?”“學雷鋒這種口號已經過時了!”

之所以有這些發聲,其實是因為我們不瞭解醫患關係的法律屬性。借用錢理群教授的觀點:“我們的社會流行的不是利他主義,而是一種精緻的利己主義。”這種精緻的利己主義使得醫患關係的本質無法得到體現。

正如上面的兩個病房,大多數人都會願意選擇第二個,也就是200年前的歐洲病房。為什麼?雖然一個病房有二三十張床,但個個都是單人間。一些病人很早起床,在爐邊烤火,他們的隔簾被修女們拉開,而另一邊的病人依然在熟睡。整個畫面有一種寂靜的感覺,讓人絲毫意識不到這是一個白天的病房。

而中國的病房白天是什麼樣子呢?一個字,鬧。

我們有很多醫院還沒有配備隔簾,而配備了隔簾的醫院,護士白天不愛拉隔簾。為什麼?“拉簾了還要走過去,掀開簾,看裡面的病人,病情怎麼樣?太麻煩。”

顯然,我們在決定拉不拉隔簾時,不是以病人的最大利益來做出決策,而是在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作出抉擇,這和利他主義是完全背離的。

“利己主義”在我們的藥劑科窗口表現也是很明顯的。很少有醫院會在取藥窗口貼上警示語:“請把藥品放在孩子不能觸及的地方,因為藥物是危險的。”幾乎所有醫院都掛著另一張黃底紅字的警示語:“出櫃概不退換。”顯然,藥學人員也在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來作出決策。

那麼問題來了,當一個病人來到一所醫院,來到藥劑科、來到放射科、來到護士站,發現你在以你的最大利益作出抉擇,試問,他該不該信任?

病人是否信任醫院和醫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能不能讓他相信。

當病人利益和醫院、醫生利益發生衝突時,秉承利他主義,將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建立信任的醫患關係。

6. 患者最喜歡什麼樣的醫生?

下面這幅油畫中有四個人,重病的孩子、著急的母親、目不轉睛盯著孩子的醫生,以及隱藏在黑暗角落裡的孩子的父親。

在圖中,孩子的父親在幹什麼?

A. 安慰妻子

B. 看著女兒

C. 盯著醫生

到底是什麼在妨礙醫患溝通?


由於醫學知識的不對稱性,絕大多數病人很難從專業技能上判斷面前的醫生到底是什麼水平,所以病人會轉而去關注一些非技術因素

“上面這幅圖,是1891年英國畫家路克·菲爾德斯的作品——《醫生》”,王嶽老師說,“如果是我,我會選C,盯著醫生。別看他摸著妻子肩膀,實際顯然他現在最關心的是重病的女兒,他不知道下一步該怎樣對待女兒,但他知道目前誰對女兒是最重要的——就是這位穿著紅色外套的穆勒醫生。但他沒有一直盯著醫生看,因為在西方的禮儀中,一直盯著某個人看是不禮貌、不信任的表現。所以這位父親假裝摸著妻子的肩膀,卻不時的扭過頭,用他的餘光瞥著醫生的一舉一動。這幅畫手與眼的分離,恰巧能反映出父親當時複雜的內心世界。

好醫生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患者最喜歡什麼樣的醫生?其實最重要的就是,病人能不能感覺到你關心他,你有沒有把他放在你的心裡。

最後,王嶽老師用希伯克拉底誓言中的最後一段話作結,與各位同行共勉:

“如果我如我的誓言所說從醫而不違反,我定以從醫為人生之光榮,並因此得到社會對我的尊重。但如果我違反我的誓言,我必將得到相反的命運。我不開心,我甚至不會向別人去炫耀我的職業。”

到底是什麼在妨礙醫患溝通?

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掌握溝通的技巧,更要真正的做到以病人為中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走進病人的心,成為病人心中的“好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