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词:菩萨蛮·西湖送述古

菩萨蛮

西湖送述古①

秋风湖上萧萧雨,

使君欲去还留住②。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③。

佳人千点泪,

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④。

注释

① 词题本来是写作《西湖》,原题究竟有没有加“送述古”已无处考证,此处为结合词中实事,故使用全题。

② 使君:仍然指陈述古,详见《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③ 漫:徒然,徒然无功,白费心力。杀:同“煞”,强调思愁难当。

④ 敛双蛾:就是皱眉的意思,这里指流泪。路人:这里指站在路旁送别陈述古的杭州百姓。

题解

这首词也是送别陈述古的词作。相比于之前同样是送别陈述古时所作的《虞美人》,这首小词显得委婉曲折,从上片留与不留友人的辗转心情到借佳人哭泣唱别的感伤,显示出一种非常婉约的词调,突显了词人多情善感的一面,全词娓娓道来,楚楚动人。

赏析

美妙酣畅的临别盛宴终究是敌不过朋友临行时的依依惜别和悲伤的情绪,这首小词《菩萨蛮》中所蕴含的婉约惆怅的情绪就是对这种情绪的一种低声的宣泄。在西湖畔,好友陈述古临行之前,词人便用这样的口调来表达心中对朋友最后的留恋。

开篇手法近似于比兴,比兴是我国先秦诗歌常用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从事物入手,开篇写看到或想到的事物,然后转入要表现或评价的事件当中。这首词也是如此,“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七月到了最后,秋风渐渐吹起,潇潇的凉雨打在湖面上,这样的时节里,陈大人您就要离开了,但是你的心一定还在这里逗留不去。秋风秋雨虽然是自然景物,但是本身就带有一种凄凉的意味,虽然不能直接与离人的留恋衔接在一起,但是在这样萧瑟的大环境里阐释离别的心情,让人读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好的诗人词人,如苏东坡一般,他们可以调遣不同的感官让读者感受到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思情,这里离人的不舍和惆怅,读者可以从秋风吹在身上的感觉和秋雨打在身上的触觉来感知。接下来词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思绪,“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朋友你的离开是必然的,我今天对你如此挽留也是徒劳的,所以你走以后我只有令人难以释怀的哀愁了。这两句有一种与必然发生的事情抗争的情绪,调任陈述古是朝廷的命令不得违抗,词人分明知道朋友是必须要走的,挽留也是徒劳的,但即使是这样,词人还是要做这“徒劳”的挽留,这种无声的抗争更加反映了词人对离人的友情至深至真。

词至下片,写过了离人,写过了自己,词人又将描写转向了第三方送别的人群,通过写送别的人群比离人更伤心,来突显对陈述古的不舍。他先从“佳人”入手,“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送行的人群中,那因为你要离开而伤心流泪的美丽女子泣不成声,流下的泪水数不尽都能汇进脚下的长河中了。“长河”一直是表达思念的一种意象,河水的两头连结着分隔两地的人,词人借佳人的千点泪洒长河,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也将汇入这思念的长河,伴着你渐渐远去。最后两句给了答案:“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佳人都流泪了,而我不流泪,不是因为我不难过,因为道路两旁送别你的人群哭泣的实在太多了,我已经不用皱眉流泪了。这是一种反写的手法,写众人不舍离人而纷纷下泪,哭到了让词人已经无须再为离人流泪的地步,这恰恰是一种表达离别之情的最佳效果。所以纵观全词,词虽小,但是其中微言大义,能品味出的情感和词人高超的写作技巧却不能让人小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