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返鄉創業帶起“歸雁經濟”

一位在北京一家農業公司工作的高管,返鄉創業,能給鄉村帶來多少變化?

劉強用了2年多的時間,交出了一份優秀的答卷:分兩期流轉4個村的2000畝土地,建成了百蔬園蔬菜種植基地,建有6棟連體大棚,90棟冬暖棚,成為魯西南最大的綠色蔬菜種植基地。每年向市場供應綠色蔬菜1.5萬噸,所種植的西紅柿直接供應北京物美、永輝等大型連鎖超市。幫助168戶貧困戶順利脫貧,帶動周邊10多個村5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年收入一千多萬元。這些農民,大多50歲左右,上有老下有小,打工出不去,在家裡又沒有致富門道。

鄆城:返鄉創業帶起“歸雁經濟”

7月24日上午,劉強在大棚裡汗流浹背。“我在北京的公司,已經幹到高管了,根本不用吃這樣的苦。為什麼要回來呢?是縣裡打動了我。”劉強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說,“縣委書記劉文林給我打電話,到北京和我座談,勸我返鄉創業。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剛回來時,基地第一期需要流轉土地1200畝,一週就完成了。我以前所供職的公司,在外地也有種植基地,流轉這些土地,3個月也拿不下來。”

“鄆城縣立足當地實際,針對鄉村振興的重點環節,按規律辦事,精準發力,激活內生動力,努力探索欠發達地區鄉村振興的路子。”鄆城縣委書記劉文林介紹。為引進人才,鄆城縣搶抓全國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試點機遇,深入實施返鄉返村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建成了高標準縣級服務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28個大中城市設立返鄉創業服務站。大力發展“歸雁經濟”,鼓勵在外創業成功人員回報家鄉、返鄉創業,領辦創辦實體4.3萬家。

鄉村振興需要產業撬動,鄆城縣圍繞產業振興,全力打造富裕鄉村。丁里長鎮前營村,有3800多人,年人均收入3萬多元。在黨支部的引導幫助下,村裡發展起酒類包裝產業,培育了煙鄆、金鵬等9個大中小型酒類包裝公司。

在鄆城縣金鵬玻璃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凡師自豪地介紹:“我們公司一天能生產70萬個瓶子,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到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有600多人在公司上班,多是周邊的農民,工資多的9000元,少的也有3000元,產業鏈上有上萬人。”

鄆城縣是山東省20個脫貧任務比較重的縣之一。鄉村振興路上,不能讓一個貧困戶掉隊。該縣重點抓好就業扶貧,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大力推行“扶貧車間+返鄉創業+互聯網+光伏+電商+貧困戶”模式,建設扶貧車間615個,引導服裝加工、玩具加工、藤編等11類勞動密集型產業進駐,吸納就業791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務工1275人。今年,該縣推進扶貧車間轉型升級,助力扶貧車間向小微企業轉變,計劃今年轉型小微企業150家。

除此之外,鄆城縣把握“生態宜居”這一關鍵,努力改善農村環境。實施城鄉綠化新三年行動計劃,新增綠化面積98萬平方米,栽植行道樹、花灌木23.5萬株。成功創建森林鄉鎮3個、森林村居64個。新打造美麗鄉村示範片區2個、達到4個,新打造A級美麗鄉村10個、達到62個。

□ 大眾日報記者 王兆鋒 

本報通訊員 劉考勇 楊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