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治下的中國足球何去何從?

聖誕節之際,千呼萬喚的聯賽新政終於有了眉目,其中“限”字最吸引眼球!限薪、限外援、限支出等等。

足協治下的中國足球何去何從?


有哪個行業靠限薪而蒸蒸日上?為什麼會高薪低能?物以稀為貴!這些人再差也是同年齡裡金字塔頂端的那部份人,16支中超球隊,拿高薪的內援160人,200人,300人,不多!相比其它行業全國前100到300強,企業家?演員?歌手?哪怕你是個包工頭、網紅、淘寶賣家、只要你做到全國前300強內,掙這些錢應該不難!更何況是關注度如此之高的足球,更何況這些球員的頂級聯賽職業生命平均就10年左右,真的不高!造成這些情況的根源並不在球員!隊員們窮就能踢好球?找問題,要找根本,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同樣!貧窮也不是職業足球!日本和中國同樣在93年開啟職業足球(中國94年),當年也是金元開路,濟科、鄧加、卡雷卡、西拉斯、馬津霍、多尼、路易斯.穆勒等一眾世界盃巴西國腳,斯托伊科維奇、烏戈、羅恩、德拉甘、姆博瑪、利特巴爾斯基、斯拉基奇、布赫瓦爾德、萊茵克爾等等歐美非巨星大牌,先後幾十個歷屆世界冠軍成員,光94年世界盃阿根廷就有比斯凱帝和貝洛,效力J職賽,98年巴西隊長鄧加效力磐田喜悅,喀麥隆主力前鋒姆博瑪當時效力大阪鋼巴,等等。然而日本和中國在93和94年開啟職業足球聯賽,同時開啟足球改革,卻走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中國底子好!有各省市足球人才底子鋪墊,和市場改革的引領!但在改革過程中犯下了“先發展後治理",忽視後備青訓的培養,日本人從來計較國字號得失,沉下心來完善足球青訓培養,全面學習巴西,走技術足球之路,聘“白貝利”濟科為足球技術顧問(當時日本基礎青訓教材就叫巜跟著濟科學踢球》)濟科對日本足球的影響,如克魯伊夫之於巴薩!看看日本國家隊最新23人大名單,國內聯賽只有3人,其他20人全部來自歐洲。有錢是好事!怎麼用是關鍵!

足協治下的中國足球何去何從?


有一點需求指出,中國足球重回亞洲一流,只是時間的問題,這點我個人認為是毫無凝問的!試看將來,裡皮及卡納瓦羅等人對中國足球的貢獻,絕非世界盃門票,也不是亞冠,而是積極促成了中國足球青訓體系的重建,這一點被罵多了的蔡振華也有功!之前那麼多屆足協誰做了!包括進02年世界盃那時的足協!自94年職化後,企業接盤體制,由於職業化不徹底,青訓開始斷檔,02年世界盃也是體制足球迴光返照,誰不是體制出來的?今天鄭智,馮瀟霆,汪嵩,誰不是體制出來的,包括郜林、蒿俊閔這一批人,都是體制尾端出來的。這批人過後存在大約8到12年的真空期,2002年後都包括高豐文足球在內的有名的青訓足校倒了13家,根據中國足協的統計,目前在1992年這個年齡段上,全國註冊球員只有182人,較有名的叫金敬道,什麼概念?日本2011年15歲以下青少年註冊球員就突破100萬了,這也造成了我們金字塔頂端那些人質量不高的原因。說什麼花錢才能上場、媽媽作陪才有人教,這些都反映青訓基礎之薄弱,試想各地青訓機構如鋼琴舞蹈等補習班一樣眾多,還有家長去送禮?恐怕青訓機構只有加強自身實力才能招到人吧!其實這些年青訓有一定起色,但有8到12年“真空期”,要出成績,至少要等現在U15之後這批,可足協老爺和偽球迷等不及了,都在做一道錯題:中國足球=世界盃門票,為了這張門票,歸化來了!足協老爺要政績謀歸化,俱樂部借歸化充實力也順杆爬,偽球迷還認為歸化就帶動足球發展了!可那麼多優秀外援在俱樂部天天一起練,還帶不動?換個國籍,國家隊幾場就帶動了?認為歸化對青訓有促進!可花點錢就能買到一群十幾歲巴西好苗子,過幾年換了國籍成內援,錢少時間快效益高,方法可複製性強,俱樂部腦子進水了?非去花大錢從6歲啟蒙培養,不斷篩選,十幾二十年後能不能打上比賽,還難說!剛退役的球員和社會愛好足球的群體還會投入足球啟蒙青訓,和進階青訓嗎?小學校還會在本就緊張的師資名額上擴編專業足球啟蒙老師嗎?這種情況,你還願意送你兒子去專業足校接受前途渺茫的培訓嗎?學學日本人,別過多計較國字號成績,沉下心來,夯實基礎,畜力發展!

足協治下的中國足球何去何從?


再說一點,職業聯賽真的很重要!如果說青訓是球星的搖籃,那麼高水平職業聯賽則是,球員成長為巨星的沃土!球員成長的幾個階段:6一12歲啟蒙青訓,在這個階段,有的球員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有的領悟了好的踢球方式及戰術理念(比如後衛的位置感,中場的大局觀)等等,這個階段大家差距不會很大。12一18歲,進階青訓階段,有沒有能力踢出來,能不能成為未來之星,關鍵就看這個階段。18一23歲,成長定位階段,大多巨星在這個階段都在高水平比賽中成長,我們有很多希望之星錯過了這樣的機會(姚夏、陳濤、曲波、杜威等),比如孫繼海1998年到水晶宮,可惜被召回保駕大連,再出去時已是2002年了,錯過了這個成為巨星的最佳磨練期。最為可惜的當屬董方卓,2004年19歲加盟曼聯後於2005年租借比利時培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比乙最佳射手,然而光輝一時,傷病!特別是頻繁的國家隊低水平比賽,限制甚至擔誤了球員成長,這個階段球員好不容易適應了高水平對抗,又將他拉回低水平對抗,這種低水平,又帶回歐洲,會有進步?更何況,不進則退!現在日本人一般低水平國際賽事都不會徵調旅歐球員,尤其在18到23歲這個階段更是會考慮徵調對球員的影響、比賽水平等等!23歲以後,球員通過良好的職業規化也會取得長足的進步。

足協治下的中國足球何去何從?


有了基礎青訓之後,要想用比賽達到煅練人才的目的,無非有兩個:第一,去高水平聯賽踢,這一點由於人才稀缺而已經進入身價虛高的死衚衕,留洋變得難以成行。第二,把自己的聯賽打造成高水平,將高水平聯賽搬家裡面來。當前情況,第一個種幾十年難見大成效,目前,唯有進一步放開外援限制,讓什麼水平的球員,踢什麼水平的聯賽,拿對應的薪水,使聯賽水平上去,降低引援成本,積極度過人才“真空期”才是出路!歸化都來了,聯賽改革的步子還怕邁大了麼?過多的牽絆與保護只會影響改革的進度與決心,由此繼續產生畸形的聯賽,低能高薪、無上進、人才斷代造成可用之才枯竭、濫竽充數者多等怪象!

足協治下的中國足球何去何從?


期待中國足球早日走上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快車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