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拒绝做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



史铁生曾说过:“写作者,未必能塑造出真实的他人,写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实的自己。”这句话用来描述太宰治恰如其分。

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无赖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人间失格》。太宰治通过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对主人公大庭叶藏的一生进行自白,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巧妙地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思绪表达出来,让我们真真切切心疼那个内心胆小迷茫又孤独的男子。文中三次描述男主角的自杀未遂,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太宰治一生中经历过五次自杀。最后在《人间失格》这部作品完成的那一年,他和情人一起投河自尽,终于“得偿所愿”。

《人间失格》:拒绝做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

这本书的笔法十分阴郁,尤其是出现在书中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击中无数人内心最苍白无力的部分。从整本书的自白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太宰治的悲剧来源是因为他本人具有高敏感型人格

《人间失格》:拒绝做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

什么是高敏感型人格

高敏感型人格由内向型人格发展而来。高度敏感是一种生理特征,并不是人格缺陷也不是什么性格疾病。据统计具备种人格的人约占全球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自身对微小事物的敏感体验和反馈上。

丹麦心理治疗师伊尔斯·桑德在《高敏感始终天赋》里这么说:“高度敏感人格不是新出现的概念,它是内向型人格的一种。他们往往是高度敏感和灵魂脆弱的人。与周围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为此痛苦不堪;但是,他们也因此拥有不曾被发掘的惊人潜能。”高敏感型人格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洞察力和同理心,容易获得别人的青睐,往往是社会的精神领袖,比如卡尔·荣格。

高敏感型人格具体表现为:害怕让人感到不高兴;需要独处;容易有罪恶感;曾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击;面对大量信息和变化,容易焦虑;讨厌人多;觉得自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人间失格》中有这么两句精确描述了叶藏对于和女性相处时的感受。

我一直都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情和她们(指女人)交往。她们大多数时候让我难以捉摸,我总是如堕入五里雾中,生怕踏错虎尾,受到伤害。与男人的鞭笞不同,女人的伤痛犹如内伤,经久不愈。

女人有时非我不可,有时将我弃如敝履,在众人面前对我尖酸刻薄,独处时却拼命抱紧我。女人能像死去一般熟睡,让人怀疑她们是为了睡觉而活。自孩提时起,我就从各个角度观察女人,发现尽管同为人类,女人与男人却迥然不同,宛如两种生物。

从他还是孩子时候,就对自己周围的人有意识分性别地观。不仅观察女人的日常行为,还包括她们善变的性格,脆弱的内心,反复无常的举止。想想自己,幼童时期只会玩耍,渴望大人们陪伴。到了读书年纪便忙于课堂学习和课后写作业,哪里可曾想过去观察身边的大人和他们身上的特质。

叶藏的高敏感不仅局限于他幼年对人的观察,还有体现在很多其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比如:因为没有说出符合父亲心意的新年礼物而害怕受到父亲的报复;从小认为自己不配做人,不值得被人爱;从小掌握取悦他人的本事,懂得用滑稽的方式吸引家人、老师和同学注意;被任何人责备都不辩解,哪怕对方只是一个玩笑都让他觉得晴天霹雳,为之疯狂;在妻子遭人玷污后便不再多与外人交流。


《人间失格》:拒绝做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


高敏感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高敏感型人格大部分是天生的,但也有后天受到精神创伤的诱发。卡尔·荣格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某种可塑性,既能发展成内向型人格,也能发展成外向型人格。但环境因素会推动人们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人格类型,不一定是遗传因素决定的那种。

在《人间失格》中,据叶藏描述,他所具备的讨好人的能力是与身俱来;在幼年时期,每逢听到别人说“人不吃饭就会死”,经常吓得大半夜辗转反侧、呻吟不止,甚至精神发狂;自小就对人类就存在嫉妒恐惧的心理,看到有人生气的表情可以立刻想到比狮子、鳄鱼、巨龙更加可怕的动物本性等等;从孩提时代便有意识地去观察大人们的行为举止和内心,甚至连自己父母的行为也会多加揣摩等等,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他是天生高敏感型人格。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后天环境也对他的性格有严重的影响。出生在传统守旧的家庭,父亲不仅很严肃而且常年不在家。文中从未出现过对母亲形象的正面描写或者与“我”相处的情景,初中就离开家寄住到远方亲戚那。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叶藏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导致他未曾真正体会到至亲之爱。一个孩子在小时候如果没有被父母温暖善待,那么他长大后很难懂得关心关爱他人,甚至易造成冷漠,懦弱,偏执的性格。

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叶藏在幼年的时候曾遭到家中女佣和男佣的性侵害。虽然作者对性侵只是一笔概括,可我们不难分析出:被性侵肯定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日后他的坠落人生(与妓女厮混,被人包养)也与这段经历有关。

幼年时受到性侵,对于一个本来就天生具备高敏感型人格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致命的打击。哪怕换成任何一个普通的幼孩遇上了这种事都会是严重的心理创伤。2017年7月22日,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贝宁顿在家上吊自杀,年仅41岁。他选择自杀的理由就是实在承受不住童年被性侵所带来的痛。在他一生之中曾用音乐排解压抑和恐惧,他的创作治愈了无数人但依旧不能治愈自己。那些被性侵的孩子,在他们今后人生中都饱受精神的折磨,变得是内向敏感甚至自闭。

叶藏被性侵后,他没有告诉自己的父亲,因为在他印象里,父亲是那个可怕又古板的人。他只能默默消化,乞求自己可以有一天就突然死去。

叶藏悲剧的一生不仅仅源自先天的感敏感型人格,还因为后天的环境和经历,催化了他性格里的敏感和自卑的成分,让他对人间如此绝望。

“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再次读到这句话,即便隔着多年的时光,哪怕写下这句话的人已经如愿死去,我们彷佛可以看到那个敏感无助的孩子就在眼前,他的悲伤和绝望是那么地真切。


《人间失格》:拒绝做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

拒绝做高敏感型人格的受害者

《当幸福来敲门》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哪怕从小觉得自己不配为人的叶藏也在遇到祝子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觉得自己不会悲惨死去。

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已经知道自己是高敏感型人格,那么你不仅要学会正视自己,还要相信这一切是可以改变的。

1.学会接纳自己。高敏感的人内心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往往由与现实世界的规则大相径庭。在心理学中,卡尔·荣格将每个人心中“为迎合外界期望而压抑的部分”称为“阴影”。同时在“阴影理论”中指出“为了成为一个健康完整的人,我们不能遗弃这些‘阴影’,即使我们知道这些阴影是自己的致命伤。”叶藏是因为“阴影”极严重同时扭曲对外界的感官认识,才有悲剧发生。高敏感的人应该学会接纳自己内心的“阴影”,同时不断进行自我内省,学会对自己包容和同情。比如说,当你觉察到“阴影”的出现,首先把自己从“阴影”带来的羞愧或者内疚感中“拽”出来,中立地看待自己这些感受。接着审视自己的“阴影”,并且试图告诉自己“其实一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学会让自己客观看待所做出的行为。只有对自己接纳的人,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这些情绪。

2.学会克服自卑。大部分敏感的人都有自卑感。一个自卑的人时间久了会形成低自尊人格,也就是觉得如果对方不高兴就是自己行为有错。一方面可以通过冥想,看励志片等方式不断给自己内心正能量的暗示,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人的潜意识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当你的正向刺激足够了,你会从心底相信自己是个值得被人肯定和尊重的人。另一方面,不断通过完成自我设置的小目标,增强自己自信的来源。

3.发挥你的专属特长。高敏感型人格往往能够对周围人和事物具有无比细微的感受。在于人交往时候通常很容易感知到对方的情感变化,对周围的风吹草动也极为敏锐。比如,我接触过一位具有高敏感型人格的人,他是在空调企业做技术人员。他说,每次进入房间检测空调制冷准确性,哪怕室内是26.1摄氏度他都可以感受出室内气温高出的0.1摄氏度。敏感的特质,在写作、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会有天然的优势,应该好好利用自身特点,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做出更好的成就。

加缪说:“很多事情别想的那么糟糕,毕竟,还有阳光来温暖我们的骨头。”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黑暗的一面,里面住着悲观、邪恶、失望等等。正如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那么每当黑暗来袭,我们都要学会做自己的太阳,用早已储存的正能量划破黑暗,赶走阴霾。生而为人,不必抱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