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珍珠港前,美國一封求和密電,為何日本沒有收到?

二戰美國的《11月26日美國法案》,明確要求日本將軍隊撤離中國,此時日本入侵中國的計劃已經成功大半,到嘴的鴨子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放手的,因此這個法案也就預示著美日之間開始針鋒相對,日本對美國的虎視眈眈早就被美國的情報人員掌握的清清楚楚,

突襲珍珠港前,美國一封求和密電,為何日本沒有收到?

知道日美一戰在所難免,而日本又對偷襲情有獨鍾,因此羅斯福在美國法案公佈的前一天告誡下屬,在下週,一定要做好防備,防止日本偷襲,不想羅斯福千防萬防,不想還是一語成讖,雖然美國國務卿覺得這樣被動挨打不是辦法,但是礙於複雜的國際形式而不敢輕舉妄動,希特勒將美國的不介入看成打敗蘇聯和英國的重要前提,因此為了防止美國干涉,希特勒下令不準德國潛艇擅自在大西洋攻擊美國艦船,

突襲珍珠港前,美國一封求和密電,為何日本沒有收到?

美國深知這一點,只要自己不先動手,就不會捲入戰爭,美國上下都願意保持中立的態勢,而決策層也擔心美國的插入會導致國內政治及道德的分裂,這樣一來美國就不能主動出擊,佔據有利位置,即使被動挨打划不來,但是出於統一全國輿論的想法,先發制人是不可能了。美國雖然從軍事上沒能先發制人,羅斯福卻試圖從政治上防患於未然,他採取的策略是給日本天皇寫信,試圖以此來維持美日之間和平的局勢。

突襲珍珠港前,美國一封求和密電,為何日本沒有收到?

在信中,他希望消除美日之間的軍事衝突,希望日本從越南撤軍,而美國願意保證絕不入侵越南,而且只要日本軍隊一撤,美國願意對太平洋地區的安全負責。這樣一封信寫的非常誠摯,這份能影響時局的電報為能快速送達日本天皇的手中,於十二月七日中午就到達了日本電報局,日本軍部為拖延時間於晚上十點才將電報轉交給美駐日大使,美國大使格魯一看內容就立即聯繫了日本外務大臣東鄉的秘書,希望當夜就能面見日本天皇,但是一直等到第二天七點半,才得到回覆,

突襲珍珠港前,美國一封求和密電,為何日本沒有收到?

​東鄉大臣說已經面見了天皇,便將一份文件交給了格魯大使,聲稱這就是天皇的回覆,實際上,這份文件就是曾經由日本駐美國大使野村交給美國日本的最後通牒,除非美國妥協,否則日本絕不退兵。格魯大使被搪塞後,又通過各種渠道面見天皇,希望阻止美日戰爭的爆發,可是格魯大使始終沒有見到日本天皇,偷襲珍珠港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東京的大街小巷了,加急情報最終還是沒能成就兩國的和平,不過就算電報到達日本天皇手裡,結果也未必能改變,因為發不發電報在美國,想不想知道就在日本了,積極備戰的日本此時無論如何都不能因為一封電報而收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