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珍珠港前,美国一封求和密电,为何日本没有收到?

二战美国的《11月26日美国法案》,明确要求日本将军队撤离中国,此时日本入侵中国的计划已经成功大半,到嘴的鸭子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放手的,因此这个法案也就预示着美日之间开始针锋相对,日本对美国的虎视眈眈早就被美国的情报人员掌握的清清楚楚,

突袭珍珠港前,美国一封求和密电,为何日本没有收到?

知道日美一战在所难免,而日本又对偷袭情有独钟,因此罗斯福在美国法案公布的前一天告诫下属,在下周,一定要做好防备,防止日本偷袭,不想罗斯福千防万防,不想还是一语成谶,虽然美国国务卿觉得这样被动挨打不是办法,但是碍于复杂的国际形式而不敢轻举妄动,希特勒将美国的不介入看成打败苏联和英国的重要前提,因此为了防止美国干涉,希特勒下令不准德国潜艇擅自在大西洋攻击美国舰船,

突袭珍珠港前,美国一封求和密电,为何日本没有收到?

美国深知这一点,只要自己不先动手,就不会卷入战争,美国上下都愿意保持中立的态势,而决策层也担心美国的插入会导致国内政治及道德的分裂,这样一来美国就不能主动出击,占据有利位置,即使被动挨打划不来,但是出于统一全国舆论的想法,先发制人是不可能了。美国虽然从军事上没能先发制人,罗斯福却试图从政治上防患于未然,他采取的策略是给日本天皇写信,试图以此来维持美日之间和平的局势。

突袭珍珠港前,美国一封求和密电,为何日本没有收到?

在信中,他希望消除美日之间的军事冲突,希望日本从越南撤军,而美国愿意保证绝不入侵越南,而且只要日本军队一撤,美国愿意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负责。这样一封信写的非常诚挚,这份能影响时局的电报为能快速送达日本天皇的手中,于十二月七日中午就到达了日本电报局,日本军部为拖延时间于晚上十点才将电报转交给美驻日大使,美国大使格鲁一看内容就立即联系了日本外务大臣东乡的秘书,希望当夜就能面见日本天皇,但是一直等到第二天七点半,才得到回复,

突袭珍珠港前,美国一封求和密电,为何日本没有收到?

​东乡大臣说已经面见了天皇,便将一份文件交给了格鲁大使,声称这就是天皇的回复,实际上,这份文件就是曾经由日本驻美国大使野村交给美国日本的最后通牒,除非美国妥协,否则日本绝不退兵。格鲁大使被搪塞后,又通过各种渠道面见天皇,希望阻止美日战争的爆发,可是格鲁大使始终没有见到日本天皇,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已经传遍了东京的大街小巷了,加急情报最终还是没能成就两国的和平,不过就算电报到达日本天皇手里,结果也未必能改变,因为发不发电报在美国,想不想知道就在日本了,积极备战的日本此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一封电报而收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