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推遲發射,中國會成為今年唯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國麼?

前段時間,歐洲航天局(ESA)和俄羅斯國家空間公司(Roscosmos)宣佈,受疫情影響,兩機構合作的火星探測器的降落傘、下降倉和著陸平臺等關鍵設備測試無法完成,所以放棄今年夏天的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推遲到2022年8-10月份再適時發射。

歐洲推遲發射,中國會成為今年唯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國麼?

此次歐洲和俄羅斯合作的火星探測項目(ExoMars)耗資14.5億美元,開始於2005年,探測器計劃降落到火星上兩個富含古代有機物質的地點之一,通過六輪機器人對地表下兩米深的土壤進行採樣,隨後通過加熱設備對這些樣品進行高溫加熱分析,以尋找更多的生命跡象,機器人以英國DNA先驅羅莎琳德·富蘭克林的名字命名。

歐洲推遲發射,中國會成為今年唯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國麼?

本來此次宣佈的會議應該在莫斯科舉行,但受疫情影響也只能通過視頻進行。

與此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拉巴馬州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一名員工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隨後NASA局長宣佈此處設施的安全等級提高到3級,在得到通知以前,大部分員工都需要在家遠程辦公,只有特別允許的人員才有進入中心的權限。

這是NASA繼其加州研究中心出現首個病例後的第二個員工病例。

馬歇爾中心,是民用火箭和航天器推進研究中心,是NASA最大的中心。它負責開發阿波羅太空計劃中的土星運載火箭。

NASA本來計劃今年7月份發射“恆心號”(或稱“毅力號”)探測器,預計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進行探測任務,屆時它將成為繼“好奇號”“機遇號”後的另一個美國火星探測器。


歐洲推遲發射,中國會成為今年唯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國麼?

毅力號


本次探測計劃耗資24.6億美金,搭載了成像工具、球形傳感器、實驗性的產氧發動機,還攜帶了一架小型飛行器,它將在一定高度進行相關飛行實驗,另外此次探測還希望尋找到火星的外星生物化石證據。NASA計劃在2020-2030年間完成火星載人發射任務。

美國正面對嚴峻的形勢及當局遲滯的處理措施,儘管NASA負責人表示正和白宮及其他機構密切溝通以確保中心員工的安全,但是美國今年的火星探測計劃已經有很大可能推遲。

阿聯酋作為中東大戶,今年也有名為“希望號”的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探測器攜帶紫外光譜儀來追蹤逃逸到外層空間的氧氣、氫氣和其他氣體的蹤跡,計劃於2020年7月搭乘日本的H-2A火箭升空。

當前阿聯酋已經全國停課並有了2450個確診病例,正屬於疫情前期,後續情況不明,而日本的病例也在快速增長中,毫無疑問這些都會使得發射計劃大概率落空。

而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正在順利進行中,據參考消息的報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稱,3月10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無線聯試圓滿完成,此次無線聯試是任務中心與航天器正樣的唯一地面聯合演練,軟件及關鍵設備表現良好。

暫時命名為“火星一號”的中國無人探測器計劃今年發射,並在2021年7月前登陸火星。

歐洲推遲發射,中國會成為今年唯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國麼?


當前我國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在有關部門的合作下,發射計劃肯定不會受到影響,我國也或將成為今年唯一的火星探測器發射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