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先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開始

對心理學感興趣或是有所瞭解的人,肯定對“阿德勒”這三字並不陌生。阿德勒心理學發展至今已近百年曆史,他的理論具有原創性及前瞻性,對於現代心理治療發展影響甚鉅。

其中,為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班級輔導、親職教育等領域,稱得上是先鋒的狄克梅爾博士,根據阿德勒學派觀點發展創作的《阿德勒的幼兒教養課》一書,更是以許多實例分享給家長如何教養嬰幼兒及學前兒童。為了做好陪伴孩子成長的準備,你需要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重點:以合理的期待看待幼兒的思考、感覺及行為,發現並珍惜孩子的特點。以下就“父母在兒童行為影響中所扮演的角色”節選為主題,和大家做一分享:

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先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開始

在你逐漸瞭解並能珍惜自己孩子的獨特個性和發展型態之後,相對的你也可以逐漸增進做父母親的效能。父母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影響子女。創造一個能接納、能鼓勵孩子的家庭環境是方法之一,你不妨從反省一下到底自己對子女有什麼樣的期望開始。

正視期望的影響力

大多數父母對教養子女,多少都帶有一些期望。輔導兒童的父母及專家,太專注於孩子負面的行為,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像“頑皮鬼、小怪獸、壞孩子”等用詞,無怪乎在某些年齡階段,小孩會如你所望地表現出最壞的一面。

孩子通常能感受到父母的期望,並儘可能的去達成父母的期望。試想:假如我們只聽說過“可愛的兩歲孩子”,而不是通常的“可怕的兩歲孩子”,假如我們只期望合作及優良行為,那麼與兩歲孩子相處的日子會有很大的不同。期望具有無比的影響力!你的期望越具正面性的,則越能獲得孩子的合作。

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先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開始

多說“是”,少說“不”

多數孩子在18至24個月大時即開始會說“不”,有些小孩甚至在想“是”時也說“不”。也許由於父母親慣用“不”這個字眼,小孩子才學會慣用“不”。聰明的父母親該想辦法多用“是”這個字。

兩歲的小寶有個不如意的早上。先是他拿了姐姐的生日禮物,媽媽大叫:“不準拿姐姐的東西”,接著他要拿餅乾當早餐吃,媽媽不耐煩地說:“不可以”,然後他要玩他的玩具火車,媽媽說:“不行”,因為已經是出門上幼兒園的時間了。

在不到一小時之內,媽媽說了三次“不”,事實上她可以不必說半個“不”字。當小寶拿姐姐的生日禮物時,她儘可將禮物拿開,拿其他東西給小寶玩;當小寶吵著要餅乾吃時,她可以將小寶抱下椅子,不要理會小寶的吵鬧,直到早餐準備妥當時再將他抱回椅子上;當小寶要玩他的玩具火車時,媽媽可以說“等我們回來再玩”。

小寶的媽媽甚至可進一步找出適當方式,以說“是”來引導小寶的行為。她可以說:“是的,我知道你很喜歡姐姐的禮物,但這個禮物是姐姐的,讓我們找找其他東西來玩吧”,“是的,我也喜歡吃餅乾,但是早餐時我們應該吃什麼才對呢?”也許小寶仍會繼續吵鬧,但小寶會聽到一些友善、正面的反應,隨著時日,媽媽專注於“是”的結果也許會引導小寶有良好的行為表現。

當然,在有些場合父母不得不說“不行”。例如當幼兒接近火爐而有燙傷之虞時,父母可以說:“不準摸火爐”,然後父母可以引導幼兒到其他事物上──也許可以拿些安全的餐具給他在餐桌下玩。總之,儘量多試著說“是”,少說“不”。

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先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開始

影響孩子對自我及行為的信念

每個孩子都有可能建立積極的自我信念,而父母在這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當孩子具有積極性的信念時,父母可以趁此培養他們的建設性行為模式;然後,這些建設性的行為會強化他們積極性的信念。例如,在傾聽孩子表達他們的感覺並表示尊重之時,父母教化了孩子感覺的重要性。

幼兒往往是自我中心的,不能瞭解他人的感覺。這種現象是自然的,但是,父母可以身作則,從小開始教導孩子尊重他人的感覺,如此,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能體會他人的想法與感覺,尊重他人的態度才能建立起來。在孩子體驗到別人對他們感覺的正面關懷之時,孩子的自覺和自尊也逐漸增長;當他們深信自己的感覺得到應有的尊重時,他們也同時學習去尊重別人的感覺。這個過程的發生是經過長時間逐漸培養的,父母應在小孩還年幼時開始給予正確的指導。

這整個過程可說是一種良性循環:正面的信念引發正面的行為,正面的行為強化正面的信念,正面的信念又反饋來增強正面的行為。父母經由本身的期望與行為,在啟動、維持這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中,扮演著主要的角色。

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先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開始

遊戲的影響力

從生命初期開始,孩子即進入遊戲的世界。遊戲是父母能幫助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領域。對成人而言,遊戲只是工作之外的業餘消遣,但對孩子而言,遊戲就是他們的全部。

孩子必須遊戲才能成長。在遊戲中,孩子體驗周圍的環境及自身在環境中所處的地位;他們在遊戲中練習一些長大後用得上的技能,在遊戲的嘗試錯誤過程中他們學習到現實生活。

如何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先從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開始

與你的孩子一同遊戲

嬰兒、幼兒及學前兒童,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與父母共享遊戲之樂。與孩子一起遊戲可以建立父母與孩子間的良好關係,對幫助孩子學習是極重要的。

娜娜的媽媽每天晚上都花一點時間陪女兒玩,八個月大的娜娜喜歡玩拍手數數兒的兒歌,並且學著模仿媽媽的聲音和動作。

午睡後,一歲的小杜喜歡和爸爸玩躲貓貓。爸爸用毯子遮住臉,然後放低毯子露出臉的一部分望著小杜。小杜伸手抓爸爸的鼻子但爸爸突然用毯子再把臉遮起來,小杜樂得咯咯笑。然後,爸爸用毯子遮了一下小杜的臉,就這樣重複同一遊戲。小杜學習到可預測又有趣的例行事務,同時也學到有關輪流的一些簡單、不必明言的規則。

當然孩子也需要一些機會自己玩,讓他們自由去探索與學習,但是,當小孩要你參與之時,你的參與是很重要的。有時候陪小孩玩也是在教導孩子某些特殊技能或幫助他如何表達情緒,裝扮成動物角色或利用玩偶代替說話,則可以幫孩子學習用言詞表達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