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黛玉寶玉從小青梅竹馬地長大,兩人也是情愫互生,為何最終卻未能走到一起呢?

有朋友肯定會說,因為黛玉身體不好,不適合做兒媳婦,所以才敗在王夫人設計的金玉良緣之下。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如果這個理由成立的話,那麼,賈母一直還在啊。有賈母做後盾,以賈母在賈府的地位,難道還沒有王夫人的話語權權重?

也有人或許會以為,因為寶釵在很多問題上的表現,得到了賈府上下人等的一致好評。這種千好萬好不如口碑好的特點,才讓寶釵最終勝出。

雖然,原著作者後四十回散佚,我們畢竟不能真正知道現成的答案。但根據前80回的情節梳理來看,黛玉和寶玉未能走到一起,這是“註定的”。因為一開始的設計就是“還淚之說”,寶玉和黛玉,註定是有緣無分。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因此,即使有賈母這個靠山,兩人最後還是隻能深嗟遺憾。

雖然,前有“註定”的有緣無分,後有黛玉的芳年早逝,寶黛之戀無果而終的結局也沒有疑問。

但一份感情,尤其是像寶黛之間的深情。以黛玉回江南數月,寶玉就曾在秦可卿死時口吐鮮血;紫鵑試玉,更是僅憑几句話就成了失心瘋。

這樣的感情,想要走到最後的分道揚鑣,必然不是一天兩天。而是一種溫水煮青蛙、不令人察覺的疏遠。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就像現代的愛情故事,因為時空的距離,再深的感情也會逐漸淡漠。

那麼,寶黛之間會不會也有那種“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的相背而行呢?

《紅樓夢》第62回,就有一個細節,或許就能說明這一切。


黛玉道:“要這樣才好,咱們家裡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閒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寶玉笑道:“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了咱們兩個人的。”黛玉聽了,轉身就往廳上尋寶釵說笑去了。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我們知道,在整個《紅樓夢》裡,寶玉黛玉之間,一直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從來就是在吵吵鬧鬧中長大。這麼些年來,為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知道曾慪氣多少。甚至連賈母也曾氣得大呼“兩個小冤家”。

而這一回,黛玉好心分析了賈府的遠憂近慮。即使黛玉從小在榮國府長大,也有了半個主人的身份,但說這些話,其實還是為了提醒賈寶玉,要知道未雨綢繆。

可見,在黛玉心裡,實際上早就已經有了“女主人”的思維。儘管這份思維有可能是不自知的。但從一些這樣的細節裡卻充分流露無疑。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以黛玉的聰慧,耳聞目染之下,判斷出賈府經濟的拮据窘況,在不久的將來必將難以為繼。這本是一份高瞻遠矚的見識。

想當初,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還不就說了那幾句“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話,才讓鳳姐起了些許警覺,在家廟旁邊置辦了一些產業。這些產業才成為賈府抄家之後最後的依仗。

而黛玉的見識,已經遠較秦可卿的見識要真實和具體。如果賈寶玉真有王熙鳳那樣的“慧根”。或許,整個賈府力挽狂瀾也不是不可能的。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然而,黛玉這番話,賈寶玉是什麼反應?


“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了咱們兩個人的”。

也就是說,在賈寶玉心裡,黛玉的憂慮基本就是杞人憂天。

不錯,只要賈府不倒,經濟上再如何窘迫,也虧欠不到賈寶玉和黛玉頭上來,這是不爭的事實。

然而,一旦賈府倒了呢?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賈寶玉再如何尊貴、再如何受寵,如果連賈府這塊牌子都不在了,所“短”的就不僅限於“咱們兩人”了,而是整個賈府。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對於賈寶玉這種心情,黛玉一反常態地沒有和他爭執,而是選擇了默默地走開——黛玉聽了,轉身就往廳上尋寶釵說笑去了。

要知道,以黛玉一貫的作風,只要涉及到賈寶玉,即使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小肚雞腸”地嘲諷幾句。這一回,竟然選擇默默地走開。其道理何在?

在我看來,無非就是賈寶玉這番說法,讓黛玉深深地覺得,眼前這個自己最為熟悉的人,原來是真的幼稚!幼稚到沒有爭執的興趣了。

這種心情,和寶黛後來沒有走到一起有何關係?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這樣就說明了,從這一刻起,在黛玉心裡,對賈寶玉的觀感必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對於自己最親密的人的失望,一般有兩種態度:一是哀其不幸,二是怒其不爭。

如果說黛玉以往和賈寶玉之間的爭執,可以算作“怒其不爭”的話,那麼這一回對寶玉的態度,基本就是“哀其不幸”了。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要知道,本來就是最親密的人。一直以為,對方就是最能明白自己心事的人,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而對賈府發展的預估,卻成為了兩人關係的“試金石”。我們應該相信,黛玉 彼時的內心,是多麼的失望。

當然,這一次的失望,或許也還未必導致兩人就此分道揚鑣的。但感情上的裂縫,只要有了,一般就是慢慢長大擴張、幾乎很少被彌補的。

俗話說“破鏡難圓、覆水難收”,以黛玉之細膩,和賈寶玉還能回到最初的起點嗎?

寶玉黛玉最終為何未能走到一起?第62回一個細節,或許就是提示

所以,黛玉寶玉的分歧,應該就從此掀開了序幕。之後,也就是兩人漸行漸遠、最終陰陽兩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