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意報》:反帝反封建 宣傳新思想

  《新民意報》是五四運動之後創刊於天津的一份反帝反封建、反對軍閥專制,宣傳新思想,表達民眾意願的進步報紙,受到進步人士和廣大青年的普遍歡迎。

  周恩來協助馬千里等人創刊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天津學界迅速響應,開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壓迫、改造社會的愛國運動。1920年1月,領導天津學界愛國運動的周恩來和進步教育家馬千里先後被反動當局逮捕。


《新民意報》:反帝反封建 宣傳新思想


  馬千里是天津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他與周恩來、鄧穎超有著特殊情緣,既是周恩來在南開中學的老師,又是鄧穎超在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河北師範大學前身)的老師。在獄中,馬千里等人和周恩來商討,為使反帝愛國運動深入持久地開展,決定出獄後創辦一份傳播新思想、表達民眾愛國意願的報紙。1920年7月17日,在全國人民聲援下,全體被捕愛國師生被釋放出獄。1920年9月15日,在周恩來的協助下,《新民意報》創刊。當時編輯部的分工是:馬千里任總編輯,負責每日的社論及看大版;孟震侯負責要聞專欄和特約通信審核;時子周負責北京電話、各省通信、國外要聞,並分擔撰寫社論;夏琴西負責本埠新聞、撰寫時評;劉鐵庵兼寫長篇小說和蒐集副刊來稿。

  此報之所以取名《新民意報》,是因為辛亥革命時期,天津革命黨人曾辦《民意報》,增加“新”字,意在繼承《民意報》的革命傳統。在《新民意報》的《發刊詞》中,馬千里將“討論社會問題,提倡平民政治”作為辦報宗旨,內容涵蓋五個方面:(1)介紹世界新潮;(2)改進社會習慣;(3)主張國民有民主國的參政權及自由權;(4)提倡男女教育之普及;(5)獎勵愛國之執政者。

  《新民意報》起初為每期對開一張4版,後來在廣州、上海及其他城市,加聘了通訊員,報道當日最後的緊要新聞,版面擴大,內容充實,改為每期兩大張8版。由於反動當局懼怕革命輿論,大肆查禁進步報刊,《新民意報》於1925年1月被迫停刊。

  擁護革命軍 抨擊北洋軍閥

  《新民意報》以犀利的文字猛烈抨擊北洋政府的內政外交,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及北洋軍閥禍國殃民的黑暗統治。

  1921年10月10日,《新民意報》以大幅版面開闢專欄,大力開展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的宣傳。1923年刊載文章《祝孫中山先生南下》,擁護孫中山和馮玉祥,支持國民革命軍。

  周恩來的《警廳拘留記》記錄了1920年1月29日至4月7日被警察廳拘捕的天津請願代表所遭受的迫害和同警察開展鬥爭的經過;《檢廳日錄》記錄了4月7日至7月17日被捕代表在天津地方檢察廳被關押的情況和在法庭鬥爭的情況。前者從1920年12月4日起,在《新民意報》上連載,後者於1921年春起在《新民意報》上連載。

  1922年10月23日,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新民意報》迅速關注,跟蹤報道。1922年10月28日、29日接連發表報道和評論,批評警察用高壓手段殘酷鎮壓罷工工人,“把開灤工人打得死的死、傷的傷,血肉橫飛,筋骨斷折!此種慘殺情形,令人目不忍見,耳不忍聞,直可以大聲一哭”。11月1日刊發《京奉鐵路山海關工人俱樂部為支援開灤礦工痛告全國同胞書》。11月2日、18日又刊發《津浦鐵路機務同人參考機件聯合會浦鎮分會為支援開灤罷工的通電》共四則。其中,第一則通電大膽批判北洋政府,言辭激烈。

  《新民意報》第4版副刊最初為《國民良友》,因內容蕪雜瑣細,鬥爭性不強,自1923年1月1日改版為《星火》。《星火》對學校教育、國民生計、男女平等等問題都提出了適時的主張和改革的建議,同時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各系軍閥割據混戰、地方行政腐敗進行了強烈抨擊和批判。如《國會選舉法豈能擅改》《爭總統全靠膀臂粗》《地方自治如何早日實現》等文章,抨擊了北洋軍閥政府的反動統治,反映了人民群眾的呼聲,在當時引起強烈共鳴。

  旗幟鮮明地宣傳馬列主義

  《新民意報》旗幟鮮明地宣傳馬列主義。《明日》副刊是該報副刊中“唯一專事馬克思主義宣傳的刊物”,同時也是“馬氏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會刊。通過一種副刊專門宣傳馬克思主義,這在當時的天津報界還是空前的。《明日》第1期於1923年1月5日出版,其創刊宣言明確表示:“我們相信馬克思主義,實在是改造社會的良劑,所以我們本著馬克思的精神來解決社會問題。先組織這個《明日》,作為我們發表言論的機關。”《明日》副刊雖然只出了3期,但它對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傳播作出了貢獻。

  副刊《星火》也以相當多的文章宣傳了馬克思主義和蘇聯的情況,如轉載李大釗的《社會主義下的經濟組織》和《馬克思經濟學說》兩篇講演稿,登載《社會主義的派別和批評》等文章。1924年1月21日列寧逝世,馬千里以《列寧》為題撰寫悼念文章。

  成為愛國組織和進步社團的宣傳陣地

  《新民意報》曾出版《星火》《朝霞》《明日》《覺郵》《女星》《綠波旬報》《白楊文壇》等13種副刊。這些副刊有三種情況:一是《新民意報》自辦的副刊,如《星火》《朝霞》;二是屬於綠波社、女星社、覺悟社等進步社團的刊物,如《綠波旬報》《女星》《覺郵》等;三是新民意報社代印刊物,如《女權運動同盟會直隸支部特刊》。這些副刊的主要撰稿人有覺悟社周恩來、女星社鄧穎超、綠波社趙景深、白楊社穆木天、“馬氏學會”於方舟等,成為愛國組織和進步社團的宣傳陣地。

  1923年2月1日,《朝霞》刊登革新宣言,明確提出“我們的主張便是建設人生的藝術,攻擊無聊的文字;呼籲社會的黑暗,安慰人們的心靈;使中國的新文藝日益鞏固”。同年3月1日,《朝霞》刊登了鄧穎超的3首新詩《竟肯》《感懷》《答友》。其他有新詩《老乞丐》《農工的汗》,短篇小說《一個磨面工人的死》《在上海過年》,獨幕劇《少女的救星》《母親的事》等。這些作品截取了現實生活的不同層面,再現了底層人民血與淚的苦難生活,暴露了社會的黑暗和罪惡,譴責了舊思想、舊道德對人們的毒害,讚美了追求自由的反抗精神,塑造了各種類型的新人形象。

  《詩壇》《小說》和《綠波旬報》為綠波社社刊。綠波社是“五四”之後天津出現較早、影響較大的新文學社團,其影響與規模僅次於文學研究會、新月社和語絲社。在時代潮流的激湧下,作為文學團體的綠波社,也積極參加當時天津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群眾鬥爭,並與一些進步團體,如鄧穎超等人領導的婦運團體女星社建立密切關係。綠波社相關副刊的出版,對天津乃至中國早期新文學的繁榮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女星》是鄧穎超等人組織的女星社的社刊,於1923年4月25日創刊,作為《新民意報》的副刊共出版36期。《女星》繼承了五四運動時期維護女權的論述,宣傳婦女解放,主張婦女人格獨立、社交公開、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以及家庭革命。

  《覺郵》是覺悟社社刊,主要發表國內外社員們的來往信件。1923年4月5日,《覺郵》第1期刊登了周恩來旅歐期間寫的《德法問題與革命》,宣傳了“帝國主義是戰爭的根源”和俄國十月革命。

  《女權運動同盟會直隸支部特刊》是新民意報社代印刊物,刊載男女平等、婦女解放等評論文章,由鄧穎超等人主編,共6期,日刊,出版時間為1923年3月10—15日。在該刊的“記事”欄目中刊登了該會成立日期,即1922年11月26日。鄧穎超在“女權運動同盟會直隸支部成立大會”上被選舉為評議委員。

  《新民意報》雖然辦刊僅4年多,但對馬克思主義在天津的早期傳播,促進人民大眾特別是青年人的覺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長江師範學院圖書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