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詩:發明水排的東漢太守


  常言說,疾風知勁草。關鍵時刻,人們總是無比信賴科技的力量。

  我國古代有不少科技名人,默默地推動著時代進步。比如墨子,比如張衡,他們是古代科學家中的佼佼者,都被後人譽為“科聖”。

  除了“科聖”,科技成就突出的古人還有很多,我們可以來看一看。

杜詩:發明水排的東漢太守

“杜母”造水排,冶鐵鑄農器

  杜詩的名字,通常是和水排連在一起的。

  水排是什麼?就是一種水力鼓風機。在我國古代,人們冶鑄青銅器或鐵器時,多用皮囊進行鼓風,以使炭火更旺,爐溫更高。若將好幾個皮囊排在一起,同時鼓風,就叫排囊。水排是一種用水力推動排囊的鼓風裝置,是東漢人杜詩的一項創舉。

  杜詩是河內汲縣(今新鄉衛輝)人,生年不詳。東漢初年,他曾在洛陽任侍御史。當時,將軍蕭廣縱容部下為非作歹,侵擾京師百姓。杜詩告誡無效,遂“格殺蕭廣”,並將此事呈報朝廷。

  漢光武帝認為杜詩膽識過人,便派他到河東討伐逆賊。後來,杜詩又擔任了成皋令、沛郡都尉、汝南都尉等。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他被調到南陽太守任上。

  南陽是大郡,要治理好並不容易。西漢時,召信臣曾任南陽太守,在這裡興修水利、勸課農桑,百姓豐衣足食,都感激地稱他為“召父”。

  現在,杜詩來了。《後漢書》中記載,他在這裡不僅興修水利,還“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極大地節省了民力。南陽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都稱杜詩為“杜母”,並將他與召信臣相提並論,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這也是地方官被稱為“父母官”的來歷。

  杜詩“造作水排”,是為了冶鐵鑄農器。唐代時,章懷太子李賢為《後漢書》作注,稱水排是“冶鐵者為排以吹炭,今激水以鼓之也”。

  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古人已掌握了用皮囊來鼓風冶鐵的方法。《禮記》中說:“良冶之子,必學為裘。”就是說要成為一名好的冶鑄者,必須先學會縫製皮囊。

  《左傳》中也記載,公元前513年,晉國的趙鞅率軍隊在汝水之濱築城,曾“賦魯國一鼓鐵,以鑄刑鼎”,即向魯國徵收一爐鐵,用來鑄造刑鼎,以將法令公之於眾。

  戰國時期,鐵製農具多了起來。隨著鐵器的廣泛使用,我國進入鐵器時代。不過,在水排出現之前,一般是用人力或馬力等鼓風冶鐵,既耗時又費工,效率比較低。從這個意義上說,杜詩的發明促進了冶鐵技術的發展,是一項重要的技術革新。

  

王禎《農書》中,繪製水排圖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杜詩去世,因“貧困無田宅,喪無所歸”,朝廷下詔將他安葬。

  這時候,他發明的水排已受到世人的關注。東漢末年,韓暨在朝廷擔任監冶謁者,將其用在兵器等的鑄造上。

  韓暨是韓信的後人,很受曹操賞識。他當過七年監冶謁者,負責為朝廷冶鑄鐵器等。《三國志》中記載:“舊時冶作馬排,每一熟石,用馬百匹。更作人排,又費功力。暨乃因長流為水排,計其利益,三倍於前。”由於善用水排冶鐵,他被朝廷加授為司金都尉。

  杜詩造的水排是什麼樣子,史書並無詳細記載。今天,人們對水排結構的瞭解,多出自元代王禎的《農書》。

  《農書》成書於公元1300年前後,作者王禎是著名的農學家。他在機械設計上很有造詣,也當過地方官,認為吃飯是百姓的頭等大事,因此對農業技術特別留心。

  當時,杜詩發明的水排已經失傳。王禎經過反覆研究,弄清了水排的構造原理,將其繪製成圖,載入書中“農器圖譜”部分,並介紹:“其制,當選湍流之側,架木立鈾,作二臥輪;用水激下輪。則上輪所用弦通繳輪前旋鼓……則排隨來去,掮冶甚速,過於人力。”

  根據王禎的描述,水排的工作情形大致是這樣的:在木架上立起轉軸,轉軸的上下兩端各安裝一個臥輪。下臥輪在湍急水流的衝擊下,可用水力推動轉軸,帶動上臥輪旋轉,並推動其上的曲柄連桿裝置,使“排前直木”往復運動,排囊則隨之快速開合,鼓風效果“過於人力”。

  如果把臥輪立起來,水排也能工作。也就是說,水排可分為臥輪式和立輪式。它們都是通過水輪、轉軸及連桿等的作用,把圓周運動變成直線往復運動,使排囊快速鼓風,提高冶鐵效率。

  東漢後期,宦官畢嵐發明的新式提水工具——翻車,其實也運用了水排的這種工作原理。

  《後漢書》中記載,漢靈帝熹平年間,畢嵐在洛陽“作翻車渴烏,旋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發明家馬鈞對翻車進行了改進,又造出水骨龍車,名垂青史。

杜詩:發明水排的東漢太守

繪有水磨的《千里江山圖》局部(資料圖片)

水磨與水碾,水排是“先驅”

  杜詩發明水排,最初是為了鼓風冶鐵,鑄造農器,儘可能地節省民力。他可能沒想到,後人受此啟發,將水排的工作原理用到了糧食加工上。

  比如,人們造出了用水力舂米的機械,叫水碓(duì)。西晉時,杜預更進一步,用一個大水輪驅動多個水碓,又發明了連機碓。

  後來,水磨、水碾等也出現了。南北朝時,數學家祖沖之曾在南方造水碓磨,即用一個大水輪同時驅動水碓與水磨。在北方,北魏大臣崔亮讀《杜預傳》,“見為八磨,嘉其有濟時用,遂教民為碾”。他任尚書僕射時,又上奏朝廷,在洛陽城的張方橋東“堰谷水造水碾磨數十區,其利十倍,國用便之”。

  水磨又稱水磑(wèi),在北魏洛陽城中並不鮮見。楊衒之在《洛陽伽藍記》中記載,當時洛陽城南有景明寺,“寺有三池……碾磑舂簸,皆用水功”。

  隋唐時期,洛陽是南北大運河的中心,水系比較發達。無論公卿貴戚之家,還是官府、寺廟等,多臨水設碾磑,進行糧食加工。如《河南志》中記載,延福坊“唐有福先寺水磑,四輪齊轉”,可見當年的繁忙景象。

  到北宋時,水磨的應用更加普遍,朝廷還設立了水磨務,掌管水磑磨麥,以供宮廷及內外官署之用。宋徽宗曾賜給宰相蔡京一幅《千里江山圖》,是青年宮廷畫師希孟年所作。在這幅圖中,就繪有一座巨大的立輪式水磨。它橫跨山溪,帶動磨盤轉個不停,彷彿這也是經濟繁榮的寫照。

  當然,在元代的王禎看來,還有更厲害的水力機械,那就是水轉連磨和水輪三事。

  水轉連磨是“一水輪可供數事”,如果水流夠大,輪磨之外,“或作碓碾,日得穀食,可給千家”。至於水輪三事,就是“水轉輪軸可兼三事”。比如先磨面,再把磨去掉,換成礱(lóng)來舂米,最後把礱換成碾,就能實現“一機三事”,十分方便。

  現在,水磨等雖已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但杜詩發明水排的影響仍在。(洛陽晚報首席記者 張廣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