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西伯侯姬昌,在困苦中熬過7年牢獄之災後,回到了西岐之地。

一天晚上,姬昌在夢中夢到了東南方一隻白額猛虎,長著翅膀,向他撲面而來,然後就是一陣聲響,火光四起,衝向雲霄。

第二天一早上朝,姬昌便向群臣請救此夢吉凶。

散宜生高興地向姬昌道賀,原因有兩點:

一是“虎生雙翼便是熊!向他撲來,這是伯侯要得賢臣輔佐成就功業的大吉之兆。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二是傳統文化《易經》中西岐位於西方,五行屬金。”火光沖天,是火錘鍊金物之象。金見火方得鍛鍊,必成大器,天賜興周之象……“

名著《封神演義》中,姬昌夜夢飛熊後,果然在渭水河畔,遇到了垂釣的姜子牙。

“興周八百年姜子牙,旺漢四百年張子房”。

姜子牙在金臺被周文王拜相後,先後輔佐周文王、周武王開創了周朝八百年基業。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在民間,流傳有“姜太公在此,眾神退位“、“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姜太公80歲遇文王,時來運轉”、“姜太公的 坐騎——四不象“等等……

歷史上的姜子牙,在史書中稱他為呂尚、呂望。一個姓姜、一個姓呂,初看起來,兩者似乎有十萬八千里的差別。

這又是為何呢?先來看看姜子牙的姓氏來歷。

姜子牙生於名門望族。是神農炎帝后代,本為姜姓。

他的先祖伯夷,因其功勞和賢德,也是大禹帝原本指定的”禪讓“制惟一接班人。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可惜的是,伯夷早於大禹帝先行辭世。

嚴格地來講,伯夷稱得上”三朝元老“。在堯帝時期,堯帝有四大諸侯幫他治理天下百姓,譽稱為”四嶽“;伯夷就是其中之一;

”四嶽“舉舜帝后,伯夷被任命為“秩宗”,負責掌管三禮。到了大禹執政時期,又是禹帝的股肱之臣,輔佐大禹治理好了水患。

《姓氏·急就篇》稱:“昔者太嶽為禹心呂之臣,故封呂侯,以譬身有脊呂骨也。”

古文中“呂”、“膂”相通,意為脊樑骨。伯夷輔佐堯帝,又幫助禹治水有功,被視為“心呂之臣”。又被禹帝受封為”呂侯“,所以封地名稱為”呂“,賜姓為”姜“。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由此可見,姜子牙的本名為”呂尚“,而”姜太公“、”太公望“、”齊太公“等名字,則是別人對他的尊稱或別名。

比如,當年周文王謂水訪賢得遇姜子牙後,曾尊敬而不失親切地稱他為”吾太公望子久矣!“,”太公望“由此得名。

72歲以前,姜子牙經歷坎坷,在家族沒落之後,為了生計苦於奔波,他先後遊說70多個諸侯而一無所獲。

《封神演義》中,稱姜子牙32歲時,在崑崙山拜師元始天尊為師學道40年。

闡、截兩教開始”封神榜“之後,姜子牙曾得商朝宰相比干的欣賞,舉薦做官,卻因耿直諫言,得罪商紂王,仕途無望,還差些丟掉了性命。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因為姜子牙下山時,元始天尊曾對這個徒弟有過指點。加上姜太公也精通《六韜》、《三略》和《奇門遁甲》等易學兵家之術,最後遁藏於西岐渭水之間。

聖賢的周文王為何要稱姜子牙為”太公望“。

”源易緣“留意到,這裡的太公,指的是文王的爺爺姬公亶父或古公亶父,也就是周太王。

古公亶父繼承了周祖的淳樸遺風,與百姓一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勤勞致富,訪疾問苦,深得民心。得到了商王朝武乙的肯定,賜以岐邑,稱為西周!

古公亶父實現周國最初的強盛。在選擇王位接班人時,最終選擇了文王的父親季歷。

姜子牙姓呂名尚,周文王卻親切稱他“太公望”,您看3字分量多重

季歷在家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太伯和虞仲兩個哥哥。

季歷能夠在兄弟三個當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有個好兒子——姬昌。

古公亶父精通易經,預知周朝將來會有一位賢德的首領,得遇賢能的人後,將周朝興盛。

於是,古公亶父為孫子周文王取名為”昌“字,對他寄予了厚愛,就連其父也受益頗豐。

而周文王稱姜子牙為”太公望“,是指姜子牙正是祖父心中期望的那個人,3字的分量可見有多重了!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寫成,感謝大家訂閱專欄,閱讀完整內容。如果喜歡,歡迎轉發和評論,留言或私信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