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讀詩|賞析:惠特曼《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草堂讀詩|賞析:惠特曼《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樣勘測周圍的茫茫空虛,

它射出了絲,絲,絲,從它自己之小,

不斷地從紗綻放絲,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靈啊,你站在何處,

被包圍被孤立在無限空間的海洋裡,

不停地沉思、探險、投射、尋求可以連結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橋,直到下定你韌性的錨,

直到你拋出的遊絲抓住了某處,我的心靈啊!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聽堂FM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 “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我們聽到的是惠特曼的詩作《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翻譯是飛白。今天我們一起來賞析這首詩。

來了解一下詩人吧。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他創造了詩歌的自由體,其代表作品是詩集《草葉集》。他的詩歌從語言和題材上深刻地影響了二十世紀的美國詩歌。

對於這首《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詩人周紫薇有這樣的解讀:

《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裡,惠特曼從蜘蛛的意象聯想到心靈的狀態,在蜘蛛吐絲的具體行為中引出了對心靈之求索的哲學思考。

開篇直接從全詩的主角“蜘蛛”切筆,它既是全詩的起點,同時也是後續發散與延伸的圓心,這種單刀直切的入題法是惠特曼詩歌的一種顯著標志。“孤立地”作為一種對狀態的描述被放置於第二句,它其實更像一把剃刀,迅速將多餘的聯想從詩中剔除,彷彿整個世界只剩詩人所注意到的這隻“蜘蛛”,而下一句“周圍的茫茫空虛”則通過一種廣闊的空白更加襯托出這種孤單、甚至有些孤立無援的狀態。第三句“絲”這個字三次重複,既造成物理時間的延宕,也帶來了整體詩句心理張力的加強。通過前五句的描繪和鋪墊,當第六句終於呼出“我的心靈啊”,便是情緒和語言累積到一個高度後的一次合理而充分的宣洩。這個時候蜘蛛搖身一變,就變身為心靈,外部世界瞬間轉向精神與內心。這一轉換雖然來得突然、直接,但由於前面的有效處理,使得“蜘蛛——心靈”這一類比,讀起來合情合理,不會顯得突兀,又達到了驚奇的效果。最後兩句用排比使全詩得以進一步昇華。他重新勾連出在前文中反覆呈現的“絲”的意象,著重表現靈魂的求索與冒險,將抽象的活動以異常明晰、具體的形象來展現,從而完滿地完成了對詩歌意旨、詩歌表達的目標與要求。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惠特曼的詩作《一隻沉默而耐心的蜘蛛》今天就賞析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草堂读诗|赏析:惠特曼《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