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装傻几十年,太监把他当傀儡,颁发第一道圣旨后太监傻了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按常规是由皇帝直接指定继承人,并且册封为

东宫太子。当然,例外总会不可避免,诸如唐朝时期,就有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女皇武则天,并非遵循常制登上皇位。在安史之乱后的唐代中后期唐宣宗李忱的登基历程便与众不同。

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大唐,盛世不再,到唐武宗执政期间,宦官势力猖獗,以宦官马元贽为首的宦官势力把持朝政,祸及一时,使得皇权势弱,政局混乱。这时,唐宪宗李纯之子李忱,凭借最佳演技,装傻三十余载,登上皇位,为逐渐衰落的后唐开创了几十年的升平之世。

皇子装傻几十年,太监把他当傀儡,颁发第一道圣旨后太监傻了

宦官当权

宦官是指那些被净身后入宫为奴的男子,也是我们熟知的太监,失去了作为男子的资格,却没有让他们失去贪婪的私欲,对权势、财物依然渴望。宦官不算是真正的男子,自然也没有在朝为官,甚至登极御顶的机会。然而,他们却常常因为最接近统治者,亦能得统治者的喜欢,进而掌握一定的权力,参与朝政。秦朝有宦官赵高指鹿为马,祸乱天下,最终二世而亡;东汉末年,宦官势力猖獗,直接参与党争。

皇子装傻几十年,太监把他当傀儡,颁发第一道圣旨后太监傻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日渐衰微,统治者的权利多受宦官、权贵牵制。特别是在唐武宗统治时期,宦官马元贽任职神策军中尉,掌握宫中禁军的指挥权。不仅如此,他还私自笼络、贿赂朝臣,陷害忠良,以权谋私,祸乱朝纲。唐武宗逝世之前并没有明确制定继承者,而权势强盛的以马元贽为首的宦官一党,直接左右皇位继承之事。

装疯卖傻

宦官马元贽在挑选皇位继承者之时,可谓是机关算尽,只求利己。符合马元贽要求的皇子,必须是易于自己掌控,不会影响到他作为大宦官的既有利益和权势。而那些看起来颇具才干而不好掌控的皇位备选人,自然首当其冲被他排除在外。这时候,有一位痴呆的皇子进入马元贽的视野。怎么还会有比痴呆之人更容易掌控的呢?这位行为举止甚是痴呆的皇子,便是后来的唐宣宗,李忱。

皇子装傻几十年,太监把他当傀儡,颁发第一道圣旨后太监傻了

李忱并非唐武宗之子,而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亦是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兄弟,曾被封为光王,算下来乃是先皇的叔叔。李忱在宫中因举止痴傻,常被宫人戏弄。而正是这位痴傻的皇子成功入选马元贽的所要求的"明君"。在马元贽将曾经唐武宗的皇后击败之后,便联合宰相李德裕,让李忱登基为帝。群臣敢怒不敢言,更有趋炎附势者,对马元贽阿谀奉承。

李忱登基,天下哀言四起,无数人痛心大唐的盛世终将灰飞烟灭,国将国之不国。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却发生了。李忱登基之后,不再有过去的痴傻之像,甚至还颇有才干

皇子装傻几十年,太监把他当傀儡,颁发第一道圣旨后太监傻了

千古一帝

唐宣宗李忱登基已成定局,改无可改。马元贽和宰相李德裕也只能有"哑巴吃黄连"。唐宣宗李忱既不痴傻,还在治国理政上颇有贤能。他将马元贽一党的宦官降职削权,有不断加强皇权,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唐宣宗内修朝政,外收失地,给唐朝带来了短暂的复兴。据《旧唐书》记载,李忱收复河湟之地、安定塞北、平定安南,还击败了吐鲁番。这是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在军事上取得的一大成功。

对于朝廷内政,他法度严明,整肃吏治,打击不法权贵,重用贤能,体恤百姓,使得唐朝逐渐恢复政治清明的局面。《资治通鉴》中便有关于李忱用法严明,颁发律令的记载。一个备受李忱喜爱的乐工罗程,因事杀人,向李忱求情。李忱便说,作为皇帝更加不能违反祖宗定下的法规,于是依律将罗程处刑。

皇子装傻几十年,太监把他当傀儡,颁发第一道圣旨后太监傻了

后世的文人史家称其为"小太宗",史家更将李忱的"大中之治"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和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相提并论。李忱的"大中之治"虽不能与唐太宗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相比拟,却是唐后期中难得的复兴之景

唐宣宗李忱的登基十分具有戏剧性。他装疯装傻三十余载,忍辱负重,在宦官祸乱朝政中保全自己,最终凭借"高超的演技"意外的成为了皇帝,开始了重振朝纲,整肃吏治,严明法度的治国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