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友》:被甩、被家暴、被騙錢……要幾次戀愛才能長大?

所有的一切都是重複。一旦被誰挽救,從那一瞬間就必然尋求下一隻挽救的手。咒語循環往復。這樣一來,只要還活著,最終必得尋找制止這種反覆的決定性的人吧。

——《我的男友》

人到了一定年紀,再讀青春小說就總會有一種味同爵蠟的尷尬。這或許和人類與生俱來的一些挫敗感有關:比如對於愛情,年輕的時候不懂,年長了還是不懂。年輕的時候去嘗試是擁抱青春,年長了再嘗試就成了老牛吃嫩草。

《我的男友》就是這樣一個擁抱青春的故事,也是青山七惠第一本長篇小說。有讀者說,《我的男友》是青山探討失敗愛情的起始點,對理解她之後作品有很大的引領意義;也有讀者說,這本書無非是青春文學裡隨處可見千篇一律的無病呻吟,總歸是逃不出情情愛愛。

誠然,青春與愛情總是以歡喜冤家的CP出場,但愛情畢竟不是青春的全部。當年華不再,回過頭來透過別人的故事,回味那些我們曾經歷抑或是幻想過的成長過程,才是讀青春小說真正的奧義所在。

《我的男友》:被甩、被家暴、被騙錢……要幾次戀愛才能長大?

青山七惠《我的男友》

失敗的愛情也是愛情呀

主人公鯰太朗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他的愛情之路很是坎坷:

故事的開始,就被女朋友莉莉"莫名其妙"地甩掉了,而且明明是女方想要提出分手,卻總是哭哭啼啼個不停,好像離別是迫不得已,想著既能成功脫身,又不遭對方記恨和糾纏。導致直到最後男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通過給二姐百合子尋找撰稿人結識了比自己年長的兒鳥小姐,,談吐優雅,性格高冷,逼格很高。可對方卻有強烈的肉體佔有慾。一開始,他們還只是"又掐又啃彼此的身體",但隨著時間長了,兒鳥小姐變得不留情面,鯰太朗身上常有咬痕、淤青、橢圓形瘀斑,最後因為目睹鯰太朗與異性朋友交流心生嫉妒而用刀刺傷了他;

然後是三姐藤子介紹的小聰,一個生活在單親家庭環境裡的高中生。在小聰身上,鯰太朗滿足了自己的保護欲。他發自內心的想要為這個女孩做些什麼,不為佔有她,也不為獲得她的回報,只是單純地想要看著她笑、讓她幸福,還為她買了價值30萬日元的禮物。可最後小聰卻迷上了一個酷酷的流浪歌手,並毫不猶豫地給鯰太朗發了"好人卡"。

鯰太朗沉浸在憂鬱之中,一次又一次。他的每一次戀情都比上一次更努力,可每一次都失敗的比上一次更徹底。

他的三個姐姐當然都在鼓勵他,其實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抱著一樣的心態:這些事總會過去的,等你再長大一些,就會知道這些階段性的情傷根本不叫個事兒。

"等你……的時候,就會知道……",是一個極富優越感和階級感的句式。一般是那些經歷較多的人在使用,比如"等你上了大學就知道""等你結了婚就知道""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

好像人生就是個RPG遊戲,只要滿足了一些生硬的必要條件,自然會觸發新的地圖,開始新的劇情。

所謂的優越感其實是隔岸觀火。只要距離足夠遠,有的是道理可以說教。所有人都可以雲淡風輕地對鯰太朗說,這都不是事兒。可只有他自己,不能不把這些當事兒看。

畢竟那把名為愛情或是青春的利刃,一刀一刀都割在他的身上,刀刀剜心剔骨,刀刀痛徹心扉。

在愛情上,鯰太朗就是失敗了,這沒什麼好丟人的。大學生分手不奇怪,大學生結婚才奇怪。重要的是究竟要以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失敗,重要的是不是真的能以成敗去衡量愛情的價值。

有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大學開設戀愛必修課你支持嗎",反方一個叫小黑的辯手說了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他說也許開了這門課,我們會少走很多彎路,很有很強的識別能力,我們不會再對那些"不可能"的人心動了。但是戀愛中最美好的樣子,不就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奮不顧身嗎?

看看我們現在的樣子吧:越來越崇尚心機算計,越來越覺得厚黑學好正確啊,越來越愛用博弈論或是陰謀論是解讀一切事物,可這樣的我們不也曾為了某個人奮不顧身過嗎?也許,遍體鱗傷讓我們長了記性,我們不會再踏入同一條河流,不會讓自己再次受傷。可誰又能說,那些受到青春蠱惑的犯傻與瘋狂沒有意義呢?

畢竟,那些失敗了的愛情,也可能是多數人青春不再時唯一能記起的東西。

《我的男友》:被甩、被家暴、被騙錢……要幾次戀愛才能長大?

青春不再時,唯一能記起的東西是什麼?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隻綠色妖怪

書中有一段關於"綠色妖怪"的描述:

"綠色妖怪的臉坑坑窪窪的,身上軟綿綿,眼往上挑,嘴唇浮腫,綠色的雙頰鼓鼓的,塞滿世上一切憎惡和悲傷。被綠色妖怪噴了毒氣,一輩子都要被憎惡、悲傷折磨。但大英雄總是身披斗篷從天而降,狠狠打擊綠色妖怪,朝受折磨者微笑,送他一顆怪物的漂亮白牙。這就是解藥。綠色妖怪自己嘴裡頭就有解藥,它為何仍是綠綠的呢?幼年的鯰太朗不明白。"

"不過,現在該想一想。它只是沒有尋找。綠色妖怪不知是因太鬱悶還是嫌太麻煩,沒有尋找治癒自己的東西。"

綠色妖怪始終是鯰太朗心中的一個掛礙,也是他內心糾結的真實寫照。綠色怪物其實是個孤獨的象徵,他不知道如何治癒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需不需要被治癒,所以只能在人群中間遊蕩。直到被一個人暴打了一頓,交出瞭解藥——可這解藥是給別人用的。

在愛情這條路上,鯰太朗始終在努力地扮演一個愛人的角色,他努力地承受過,也努力地付出過,可他的努力始終不曾治癒自己。那些路過他的人,得到了他的溫柔和善良,然後揮揮手漸行漸遠,而他,只能默默地累積著失望和迷惑。

強行尋找一件事或一樣物品所蘊含的意義,也許是可笑的。因為有很多東西是沒有意義的,發生或是存在,就是它的存在。沒有什麼附著,也沒有可以昇華的空間。

但仔細想想,很多事情發生過、存在過,不就是最大的意義嗎?

張嘉佳在一夜成名之後接受採訪時說:"人成長之後就是看問題不再那麼單一了。從前覺得這件事很痛苦,那件事很開心。現在就回覺得同一件事裡,你既可以痛苦,同時也有開心的部分。"

對於那隻綠色的妖怪來說,它真正需要做的,只是停下來、歇一歇,換一個角度好好看看自己。審視自己的傷痛,也尋找自己身上那些沒那麼痛的地方。

只是不要再去向路人求救了。或者說,即便出現再多的路人,對它也毫無意義。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隻綠色妖怪。我們渴望著有一個現成的辦法,能幫助我們度過眼前的難關。就好像小學生在做寒假作業,遇見不會的題目,就會直接翻到最後一頁尋找標準答案。然後繼續用同樣的方法解決下一個難題。

可是生活裡哪有那麼多標準答案能讓人翻閱呢?

從平凡中找尋意義,是每個人最大的英雄主義。那些我們期望遇見的"對我有用""讓我感動",其實根本不是別人賦予的。它們就像是綠色妖怪嘴裡的解藥,從頭到尾都是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悟和發現的。

《我的男友》:被甩、被家暴、被騙錢……要幾次戀愛才能長大?

努力去發現那些讓我們感覺“有用”的東西

別為了那些不屬於自己的觀眾,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

蔡康永說:我無意放大世界的善意,也無意放大世界的惡意,只是依照比例,老實接受有晴有雨的天氣,世界與我,互相而已。

世界與我,互相而已。

青春給鯰太朗最難解的命題,其實就是個體與世界的相互關係。在逃離了自己的生活環境、在一個陌生的地點、遇見一些陌生的人時,鯰太朗突然發現,有些不認識自己了。

"自己就是自己,迄今一次也沒有過。自己總是某人的弟弟、某人的兒子、某人的朋友、某人的男朋友,不是嗎?"

每個人都是這樣吧,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身份,也意味著每個人都要帶著很多張不同的面具生活,這是無可避免的。

經濟學上說,每個人都具有二向性。這就好比同一個,既會花大價錢買一個自己喜歡的包包,也會參加商家的團購活動去拼團買件衣服。驅優消費和驅低消費這兩個看似對立的消費觀念,出現在了同一個人身上。

所以,扮演不同社會身份本身,也意味著每個人都有多種選擇去將自己塑造成理想的樣子。

對年輕的鯰太朗來說,某人的弟弟、某人的兒子、某人的朋友、某人的男朋友,是迷失了自我的沉重的負擔。然而換個角度想一想呢?在愛情失利、"某人男朋友"的角色受到衝擊時,是不是能從其他角色獲得慰藉和治癒呢?

如果有人能一輩子戴著一張面具活著,假了一輩子,那麼這個人了不起;

如果有人能一輩子只活在自我的世界裡,真了一輩子,那這個人也很了不起。

只是,大多數人還是活在真真假假的世界裡。

所以,

如果人生註定要演繹,那麼別為了那些不屬於自己的觀眾,去演繹不擅長的人生。

一出好戲,除了好演員和好劇本,還得有好觀眾,才算真的圓滿。

《我的男友》:被甩、被家暴、被騙錢……要幾次戀愛才能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