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什麼都想通了


任正非在一次講話中說:“別人說我很了不起,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我並不懂技術,也不懂管理和財務。

我的優點是善於反省、反思,像一塊海綿,善於將別人的優點長處吸收進來,轉化成為自己的思想、邏輯、語言與行為。”

華為總裁任正非一直都是鐵面無私,對員工賞罰分明,而對自己也是如此。

2018年網傳了一份華為的公司文件顯示,因為華為部分單位經營問題,任正非被罰款 100 萬。

人無完人,誰都難免會犯錯。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把責任推卸給外部因素,還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問題?

《四十二章經》中有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

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不斷的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取得成功,超越自我。

01

自省,是植根於內心的修養

古語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一個人犯了錯,不推諉,反省自己,努力改正,這是一個人內心的修養。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不斷修正自己,提高自己,不斷進步,超越自我。

古代,一位官員被革職遣返,心中苦悶無處排解,便來到一位禪師的法堂。

禪師靜靜地聽完了此人的傾訴,將他帶入自己的禪房之中。

禪師指著桌上的一杯水,微笑著對官員說:“你看這杯水,它已經放置在這裡許久了,每天都有塵埃、灰燼落在裡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這是何故嗎?”

官員思索了良久,似有所悟:“所有的灰塵都沉澱到杯底了。”

禪師點了點頭,說道:“世間煩惱之事數之不盡,有些事越想忘掉卻越揮之不去,那就索性記住它好了。

就像杯中水,你不停地振盪它,就會使整杯水混濁一片;如果你慢慢地讓它們沉澱下來,用寬廣的胸懷去容納它們,那麼心靈不但不會受到汙染,反而更加純淨。”

官員恍然大悟。

觀水學做人,時常自省,便能和光同塵,愈深邃愈安靜。

觀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人生在世,若能時刻自省,還有什麼痛苦、煩惱是不能排遣、擺脫的呢?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但如果沒有自省的態度,即使明鏡擺在面前,也是視而不見,視若無睹,何談正衣冠、知興替、明得失呢?

反省自己,不苛責他人,是修養自己的法門,也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不推諉責任,時刻反省自己,是一個人不可多得的教養。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什麼都想通了


02

自省,才能自悟

《華嚴經》有云:知一切法,皆是自心。成就慧身,不由他悟。

佛家提倡自省自悟之道,知道一切法,都在自心之中。知道一切法,都在自性之中,成就覺悟智慧之身,不需要外求。

許多人不善於反省自己的過錯,總是把過錯推給別人。生活中這類人太多了,如夫妻吵架,相互指責對方的不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反省自己的過錯。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人經常揹著自己的丈夫偷偷地出去會情人。

一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到河邊去會情人,可是怎麼等也沒有等到情人。

在這時,有一隻狐狸叼著一塊肉路過這裡,它看見水裡的魚兒,馬上就跳到水中去捕魚,魚兒馬上就游到深水裡去了。

狐狸沒有捕到魚,回到岸上,看見自己的肉卻被一隻正好路過的烏鴉叼走了。

那個女人看見狐狸這樣,就譏笑狐狸說:“饞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魚,結果弄得兩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擊道:“你這個女人拋棄自己的丈夫,偷偷來會情人,情人卻沒有等到,現在不也是兩手空空嗎?”

那個女人只顧指責狐狸,卻不知道自己犯了和狐狸一樣的錯誤。

指責別人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反省自己卻比登天還難。

人人都犯過錯誤,但很少有人能自省。

人需要自省,才能自悟,才能做到自我昇華,做到盡善盡美。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什麼都想通了


03

自省,才能成就一生

中國有句老話: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我們常常會把責任歸咎於他人,自己犯錯卻總是為自己開脫。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常常因此而起。

曾國藩一生,將自省與剋制做到了極致,能成為清末重臣,與他的自省不無關係。

他每天都會在日記當中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並以自己的不足鞭策自己。

一次,曾國藩的朋友竇蘭泉來拜訪,曾國藩未理解朋友來意,便“詞氣虛吐,與人談理”。原為增益學業,結果卻適得其反,二人只得不歡而散。

他後來反省:“彼此持論不合,反覆辯詰,餘內有矜氣,自是特甚,反疑別人不虛心。何以明於責人而暗於責己也?”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什麼都想通了


還有一次,曾國藩去岱雲家為其母拜壽。本是喜慶之事,曾國藩出言不慎,搞得場面十分尷尬,宴席一散便速歸。

當天他在日記中說:“如再妄語,明神殛之!並求不棄我者,時時以此相責。”

再有一次,曾國藩與朋友小珊因小事產生嫌隙,經自省,認識到自己是犯了“盡人之歡,竭人之忠”的過錯,“宜速改過,走小珊處,當面自認不是”。

曾國藩的一生,就是自省的一生。最終,他的人生修養和事業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成為一代中興名臣。

人生路上,總有人企圖走捷徑、貪短利,但真正厲害的人,是像曾國藩那樣,常年如一日地保持自省。

一個人唯有懂得自省,才能自醒,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錯誤與不足, 吸取經驗教訓,收穫成功。

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擯棄憤世嫉俗之心,撫平生命的浮躁,讓心胸豁然開朗。

一個人,只有懂得了常思己“過”,才會擁有寬廣恢宏的氣度,揚長避短,擇善而行。

一個人只有常思己“過”,才會更加明瞭人與人在交往之時,需要有一顆謙讓體諒之心,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活在世上,應吾日三省吾身,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針鋒相對;多一些問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老子說:“大道之行,不責於人。”

真正有修養的人,從不會苛責他人。他們不怨天,不尤人,躬身自省,不斷改正自己。善於自省,才能少摔很多跟頭,少走很多彎路。

自省是一種懂得為自己負責的人生態度,也是一個人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如果你真的做到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接納自己的不足,做到每天自省,你就會發現:

人生真的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