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馮諼市義說起

戰國時齊國的相國孟嘗君田文,禮賢下士,食客三千,與魏國信陵君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位高震主,功不可賞,齊湣王藉故罷黜,孟嘗君在朝中喪失了立足之地,不得不返回封地薛,卻看到了薛地居民扶老攜幼的前來迎接。何故?一年前,門客馮諼自告奮勇地到薛地為孟嘗君去收債,來到薛地,馮諼把所有欠債的人都召集過來,核對無誤後,當場燒了債券,全場頌聲雷動。這個典故被稱為“馮諼市義”。是中國古代成功經營人際關係的典型案例。

人很多時候需要聯絡、團結很多能夠幫助自己的朋友,在組織和管理這支團隊的過程中,特別需要善於分享利益,讓每個為自己付出的人能夠得到相應的回報,甚至獎勵,這樣才能為最終的成功提供保障。這就是人們口中相傳的“散財”的一種闡釋。

其實,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會有自己的長處,同時也應該用自己的長處來服務周圍的人,將自己的優秀與別人分享,這是我心目中的“散財”。因為一個人之所以優秀,是由很多方面造就的,比如父母師長的教誨,朋友同事的鼓勵,高人的指點,貴人的幫助,“小人”的監督等等,這份優秀雖然體現在他的身上,但並不能看作是他獨有。“散財”是一種看待柴貨的境界,藏財於己,多藏必厚亡,散才更是育人之本,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從馮諼市義說起

如果以天下為倉,藏才於眾人之間,則萬物流轉,彼此便不窮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