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1962年生于广东普宁,自幼随祖父学习水墨画,曾就读于汕头工艺美术学校,199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2002年进入广东美术馆工作,2003年开始水墨实验,创作了“墨铭”、“水墨元素”等系列作品;他的水墨作品集洒墨、渲染、勾线、拼贴加白粉于一体,既抽象又具象,既随意的“写”,又刻意的“做”,画面的黑、白、灰层次表达极为丰富、厚重,同时又有效的保持了水墨媒材的固有魅力;出版有《传模移写:李纲水墨作品》、《李纲:水墨品格》、《水墨方程》等诸多书籍画册。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很多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会努力抓住能带给他们灵感的瞬间,李纲是随着创作过程的进度,或者墨在宣纸上走动的方向来即兴而作;有时候情绪也会有影响,突然某天会突然觉得有很多东西想要表达。他平时在创作时,尽量让自己处于平静、理想的状态,中国传统禅的状态,所以他在作品中尽量做减法,最后达到极简的境界,但是又希望作品中有无限丰富的东西传递给观者。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有人说李纲的画是抽象水墨,他自己更愿意程是意象水墨,他的作品传达给观众最直接感受就是画面,画面感觉就是他的感觉。作为视觉语言来说,传达给观众的同时附加再多的东西是没用的,感受是直接的,作品中他把很多东西的形状剥离了,没有具体形状,知识一个群系的表达、状态的表达;他不希望作品左右观众,知识尽可能制造一种气场,当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就被这种气场包围,包围观者的思维、视觉、欣赏的路径,他企图用二维的平面去拓展无限延伸的心理空间。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在创作时的工夫大多是在撕破、在搓掉、在搓、在抠,画面才痕迹丰富,作品可能很快就画完了,后面来来回回的折腾,制造一种痕迹美,以及前后对比做了大量工作。墨铭系列作为李纲对自己的考量,像日常做功课一样,做同一个图示、同一种方法,然后观察它有什么变化;像僧人一样,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诵经,这些功课持续修持,有一天终会顿悟,墨铭就是修行,为了寻找到他在绘画路上的顿悟。有人好奇李纲的方圆元素到底有没有明确意义,有的人说像中国画的窗棂、田地等,这是观者对李纲作品的解读;但他自己并没有这些思考,方圆只是单纯的元素。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专业的态度去创作 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

李纲既是一位艺术家,也是策展人,他自称是一位业余艺术家,用专业的态度去创作,用业余的心态从事艺术活动,他觉得业余两个字能让人放松,不把它当饭吃就不那么痛苦;比如中国文人画就是最好的代表,文人画之所以画的那么放松,在于他们本身是做其他工作的,绘画只是闲暇之余让他们回到自我世界,点点滴滴、一草一木,都是他们闲情逸致的一种表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