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code>我是米米,點擊上方“關注”,為您持續分享肇慶本地資訊。/<code>

圖/網絡+實拍

前言:人世間,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愛已經辜負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負了;鄉愁就是味覺上的思念,無論一個人在外闖蕩多少年,即使口音變了,但對故鄉的食物,仍懷無限意念。


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插圖為肇慶串串美食店

肇慶裹蒸粽

肇慶裹蒸粽是專屬特產,人稱“茶點王”。據載,漢代西江兩岸居民已有春節包裹蒸的習俗,在那時起裹蒸已經是百姓春節探親拜年必備的禮品,寓意著豐衣足食和來年好運。

清代詩人曾雲“除夕濃煙籠紫陌,家家塵甑裹蒸香”,足見肇慶裹蒸歷史悠久。所以在肇慶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開始包裹蒸,包好的裹蒸既可以自己一家老少吃,也可以用來送禮。

常見的裹蒸粽主要材料是以糯米、脫衣綠豆、豬肉為主,然後把材料用冬葉包裹成一個形狀像金字塔一樣。

包制好的裹蒸要置於大缸之中用猛火蒸煮8~10個小時,蒸煮的時候還要加入大量的清水,直到糯米、脫衣綠豆、肥豬肉溶化混為一體為止,就可以拿出來吃了。

每當離家久了,總會想起裹蒸獨特味道的同時並回憶起跟家人一起包裹蒸的溫馨場面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

所以在肇慶裹蒸粽雖然只是普通的家常食品,但是它卻享譽粵、港、澳的傳統風味。


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插圖為我家包的裹蒸

紅燒乳鴿

肇慶美食聞名珠三角,其中民間一直有“一鴿勝九雞”的說法,在肇慶紅燒乳鴿也是比較出名的,紅燒的乳鴿外酥裡嫩。

每次去吃紅燒乳鴿的時候,看到剛出爐的脆香乳鴿,色澤、香味真是讓人垂涎欲滴。吃乳鴿的時候,最好就是與它來一次“親密接觸”,用手去把乳鴿的肉撕開一塊一塊的去吃,因為剛出爐炸得香脆的乳鴿皮,還有嫩滑多汁的肉,再加上殘存的餘溫、手撕的快感,吃下去真的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特別美味。


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插圖為紅燒乳鴿

德慶竹篙粉

竹篙粉在肇慶也是一個頗為有特色的傳統小吃了,有嶺南第一粉的美稱。它的外型跟河粉有點像,但是跟普通的河粉相比,竹篙粉更美味爽口、柔韌性更好,吃起來既爽口又彈牙。想要吃到這麼好吃的粉製作過程也是要相當注意的。

首先要浸米,浸米一定要掌握好時間,若時間控制不好,米太爛或者太硬都不行。第二要打磨,將已經浸好的米放在石磨上打磨成米漿。第三要衝漿,將磨好的米漿循環衝撞幾次並加入適當的油、澱粉等。然後把處理好的米漿放到鐵鏜裡倒成薄薄一層放到鍋裡蒸。蒸熟以後放到一條很粗的竹篙上去晾凍才行。

這時候弄好的竹篙粉就可以切成一條條拌上醬料吃了。我個人比較喜歡在竹篙粉上加上牛腩,濃濃的牛腩汁配上爽口的竹篙粉總讓人回味無窮,每次過去德慶的時候,總要來上一大碟的牛腩竹篙粉才開心。


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插圖為德慶竹篙粉

生魚兩味

生魚兩味看名字就知道這個菜無疑是兩個菜式。一個是生魚撈起另一個是椒鹽魚骨,一條魚做出來的兩道菜。

生魚撈起,魚片是用熱好的油撈熟,再加上姜、蔥、蒜等各種調料,讓魚片充分吸收了醬汁的精華,剛熟的魚片加上醬汁配料,吃起來既新鮮美味又爽口嫩滑。

而椒鹽魚骨跟撈熟的生魚片相比又是另一個味道了,魚骨是炸出來的,炸出來的魚骨外酥裡嫩再配上濃濃的椒鹽味,吃一塊都讓人唇齒留香,特別好吃。


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插圖為撈起生魚片

鼎湖山水豆腐花

山水的意思是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肇慶的鼎湖山這個天然大氧吧,我前面的文章也有介紹到,它是以山水著名。在鼎湖山上泉水清冽甘甜,當地人民都很喜歡上山採集水源裝上幾桶天然礦泉水回家喝或者做飯。

在鼎湖山上有個非常出名的小甜品,很多旅客都會慕名前來吃上一碗,那就是豆腐花了。

用清冽甘甜做出來的豆腐花跟外面市面上做的豆腐花有點味道上有點不太一樣。鼎湖山上的豆腐花軟軟嫩嫩、香滑爽口。在夏季的時候去鼎湖山避暑坐在小溪邊來上一碗豆腐花,享受著大自然的同時又為夏季增添了一份清涼,生活真的是愜意。


有時候,美食真的是一種治癒良藥,帶你感受舌尖上的肇慶風味!

插圖為鼎湖山水豆腐花

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街景,不同的美食,不同的文化習俗。肇慶也不例外,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美食,還有很多充滿嶺南風情的美食等著你們來享受,例如文慶鯉、麥溪鯉、石山羊、杏花雞等等。

肇慶赫赫有名的特色美食樣樣都是製作精良、可口美味,菜式也是讓人齒頰留香,用味道征服八方食客們,所以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多享受一下肇慶本地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