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胡歌翻唱的印度尼西亞民歌風格的歌曲。這首歌是為了給電影提前宣傳的片尾曲。我個人覺得這並沒有起到什麼太……好的作用。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這首歌從製作到歌手都採用了華麗的陣容,但並非原創。雖然它在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地有所流傳,但是從八零後開始知道這首歌的人應該就很少了。也正為這個因素這首歌大有炒冷飯的意思,幸好唱的是胡歌。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胡歌唱的並沒有很精彩

胡歌不算是專業歌手出身,之前是唱過一些仙劍系列比較膾炙人口的主題曲。可是我覺得他本人的聲音並不適合這種類似民歌的曲目。而且這首歌我聽的出來,胡歌唱的很認真,很用心。但是效果我認為很不理想。

我想製作方想要表達的應該是復古的一種情懷,選擇了這樣一首生於1940年的歌。遺憾的是這首歌本身並不抓人耳朵,帶上了胡歌二字之後就產生了流量效應大家才會點開去聽一聽。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如果說個人感受的話,我還是覺得第一段和尾聲,胡歌在乾淨的環境下表達這首歌的方式我更喜歡。相對低沉的聲音,很好地讓人放鬆。我覺得胡歌的聲音本身是有限制的,他唱這首歌的方式很像在說話,就是很平很平。就有一種他想要極力表達,卻被不知道的東西完全壓抑住了的感覺。尤其是在樂曲元素開始豐富之後,有一種人聲和樂曲不搭配的感覺。熱情激昂的配樂配上了清冷的人聲,這種融合有一點水與火相遇相互削減的意思。

老歌新唱沒毛病,但就是不抓人

這首歌已經將近八十歲的高齡了。作為民歌可能老一輩的人在過去的流行樂壇會聽見。關於它所要表達的精神我想已經不用在這裡專門在列出篇幅,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成體系的分析。

現在它單獨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就將其作為一首獨立的作品來看待。因為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畢竟要到十二月才上映,無法做聯繫類的分析。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它是一首大歌,也是一首自由度很高的歌。它可以以清唱的方式流傳在當年的大街小巷,也可以以交響樂的形式在音樂劇場大放異彩,它也不是第一次和電影相遇,曾經它作為香港電影的插曲出現過。以前的它多是在烘托或者映襯,而這一次它qiamzheg胡歌的手打了頭陣,作為電影宣傳的“第一槍”。可惜的是,效果並不好。希望在看完電影之後,我的這種印象能有所改觀吧。

歌,真的分人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我最開始聽到的這首歌並不是胡歌演唱的,而是一首純手風琴的曲子。當時是被小小的陶醉了一下。後來聽過蔡國慶老師演唱的版本,他用的是比較傳統的唱法。我覺得他唱的就比較好聽。至少能從歌曲裡聽到很多情懷,彷彿能讓我們看見梭羅河畔靜謐的夕陽,河邊熱情的篝火和河上絡繹不絕的船隻。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如果讓蔡國慶老師唱一首《忘記時間》或者《逍遙嘆》恐怕也會被“噴”。因為大眾主觀上就覺得這個人和這首歌不搭配。然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聽了,無非產生兩種結果:嗯!就是不搭配;WC!這麼好聽。這首歌就是一樣的套路。我選擇的是前者。

胡歌作為很棒很棒很棒的演員,我超級喜歡。這也是為什麼我毫不猶豫的就點開了這首歌聽了很多遍的緣故。但評論一首歌給大家看,我還是多多少少要客觀一些。所以關於對胡歌個人的偏愛部分都被我掩藏掉了。

《美麗的梭羅河》一個用冷飯和個人魅力支撐的宣傳曲目

老實說,胡歌在電影領域不算是個“老人”。他的作品絕大部分都在電視劇領域。這部即將上映的作品作為男主演,自然是受到各種人的關注。相信片方和胡歌本人也會非常認真謹慎的對待。我只希望這首歌,能帶動大家的關注度,不論是正面的還是一點負面的,能讓人關注到電影,應該在宣傳上就不算是失敗吧。

《美麗的梭羅河》我為你歌唱,可惜唱的,不太好。

個人愚見,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