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謀劃全年工作 把牢高質量發展主動權

2020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關鍵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徹底告別絕對貧困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我縣實現“四年五年大發展”的關鍵一年,是激動人心的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年,是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之年,發改局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建設等中心工作,創新舉措、承壓奮進,攻堅克難、精益求精,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下好規劃編制“先手棋”。強化對“十四五”期間的形勢研判,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銜接,及時掌握國家、省市“十四五”規劃方針政策。深入企業和基層,確定好一批重大研究課題,紮實開展專題調研。圍繞我縣優勢產業,確定“十四五”期間的產業培植方向,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新興產業培植壯大。牢固樹立“項目為王”和“項目致勝”的理念,篩選儲備一批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投資意願強、綜合效益好、示範帶動作用強的重大項目,建立“十四五”重大項目庫。高標準、高起點編制全縣“十四五”規劃,為我縣未來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二是打好動能轉換“主動仗”。風物長宜放眼量,加強與省十強產業、市十優產業的相互銜接、配套聯動,發揮我縣七優產業比較優勢,夯實新舊動能轉換基礎。研究制定《臨沭縣新舊動能轉換工作推進方案》、《臨沭縣新舊動能轉換工作考核辦法》,建立符合“四新四化”要求的指標體系,構建促進產業發展的目標體系、支持政策、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培育壯大我縣七大優勢產業,推動化肥化工、鋼管加工等傳統產業提質增效、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培植壯大。

三是瞄準項目建設“突破口”。做好項目庫的動態管理,聚焦全縣業態前沿、技術先進、經濟社會效益好、可儘快落地實施的優質儲備項目,推進項目庫再充實。採取“一線工作法”,提供“店小二”式精準服務,強化項目建設過程指導,加強對重點建設項目運行情況的監測,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破解項目發展瓶頸。健全重點項目機制保障,對已立項的項目,重點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進一步規範項目管理,提高開工率和投資完成率。紮實做好“四個一批”項目的儲備、申報、管理工作。圍繞交通、能源、農業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城鄉冷鏈物流、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7大領域,加大地方專項債券儲備和申報爭取力度。

四是握緊對上爭取“生命線”。充分發揮省重點事權改革試點縣的優勢,深入分析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投資重點領域,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繫,篩選優質項目,搞好申報對接,力爭更多項目進入上級扶持計劃。緊盯省市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加大對重點產業、關鍵領域支持力度,為我縣重點項目爭取更多的政策、資金支持。(陳興龍)


科學謀劃全年工作 把牢高質量發展主動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