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導讀:

2020年的清明節,由於尚未結束的新冠疫情,註定格外沉重。在清明節當天鳴笛默哀之時,有許多人都落下了淚水,是為這次疫情中犧牲的勇士們哀悼,也是追思已經看不到這個春天的親人。

今年的清明節,天氣卻又出奇的陽光明媚。在我印象裡,以往的這一天總是“清明時節雨紛紛”的,這樣明媚的陽光,莫非是上天在這樣特殊的一個清明節裡,提醒我們,清明節既是緬懷先烈、追念前人功德的節日,也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時節?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一、獨具特色的清明節

很少有節日像清明這樣意蘊深厚而複雜: 慎終追遠,告慰逝者,這是一個沉重的日子; 風清景明, 放歌踏青,這又是一個輕盈的日子。

從古至今,清明節有很多習俗, 體現出這種複雜性。古時除了有禁火、冷食、祭祖掃墓之外, 還有男女踏青相親、流觴宴飲、植樹、盪鞦韆、打馬球、插柳條等。這個節日既歡樂明朗又肅穆深沉,在生機蓬勃中又寄託哀思眷戀。清明節的複雜意蘊讓多種情感融為一體。

那麼這樣意蘊複雜的節日是怎麼形成的呢?這種特色的形成,與其來歷密切相關。在中國的大節日中,把節日和節氣相結合的只有清明節;清明節又是一個複合型的節日,是“清明”節氣、寒食節、上巳節三者融合而成的節日。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二、清明節溯源——三節合一的歷史

清明節,一個經歷了2000多年的古老節日,它的由來記載著華夏文明之悠遠燦爛。早在先秦古籍中就已出現清明一詞,如

《逸周書·時訓》:“清明之日,萍始生”

《管子》:“十二,清明,髮禁”

雖然這一名稱最早記載於周代,但這一時期的清明,還不是一個節日,僅僅是一個節氣。

上巳節大約在春秋形成,在漢代之前,上巳節的習俗主要有三:一是消災除邪儀式,通過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以求吉祥,並祈求子嗣繁榮;二是遊春,可以說是古代中國的“情人節”,青年男女在野外互相表達愛慕之情,算是一種擇偶的方式;三是在野外召喚親人亡魂。

魏晉南北朝時,寒食節流行起來。寒食節又名“禁菸節”等,一般在冬至後105日,比上巳節晚,又比清明節氣早。寒食節本是古代的禁火日,即禁止用火而吃預備好的食物,像北方蒸好的餅食、南方的艾草青團等。

民間往往把介子推的故事與寒食節聯繫在一起,但是記載春秋戰國最權威的史書《史記》、《左傳》等資料中,並沒有關於介子推被火焚的記載。實際上禁火之俗早在周代已是慣制 ,為紀念介子推而禁火寒食說法多屬附會。但介子推忠義節孝的品行被社會推崇,就像端午節紀念屈原一樣,所以從士大夫階層到普通民眾,都很認可這個傳說附會到寒食節裡。應該說,在唐代以前,寒食節遠比清明節氣有影響力。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清明節掃墓

到了唐代,《開元禮》中規定,由於寒食與清明相通,所以一起放假三日。唐德宗的時候,又下令把假日延長到七天,可見唐代對寒食與清明的重視,已經形成一個節日黃金週。這是清明節最早被列入國家法定節假日。由於這些規定,寒食與清明聯在一起,寒食節的習俗也就成為了清明節的節俗。

同時由於清明時節正值春光明媚之時,漢代以來上巳節除災祈福的儀式在唐代更加娛樂化,踏青遊春、曲水流觴等形式十分流行,上巳節的內容也被融入到清明節之中。

清明節發展最鼎盛的時期是宋代。隨著理學的倡導,表達孝思和祭祖的清明節自然受到重視,此時,清明、寒食、上巳三節合一。到了明清時期,寒食、上巳節逐漸消失,只有清明節保留下來。

所以,一般認為就是在唐宋時期,清明、寒食、上巳三個節日完成了整合,逐漸統一在一個清明節裡。這在一些詩裡也有體現。

唐代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裡有這樣的詩句:

少年分日做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宋歐陽修的詞《採桑子》裡也說到: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佃車。

而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祭掃與春遊,本來是不同的文化主題,隨著三節合一,唐宋以後也逐漸融為一體,使清明節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清明節踏春

三、三節習俗的變化和交融

1、祭祀掃墓

祭祀和掃墓原是清明節前寒食節的習俗。如上文所說,寒食節原是古代禁火日,後來與介之推的傳說附會,寒食節掃墓就成為一種普遍的習俗。《唐大詔令集》記載: 唐高宗龍朔二年(662)曾下詔禁止在寒食節上墓時嬉戲歡樂。可見在唐代寒食(或清明)掃墓習俗已普遍流行。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變成清明掃墓。

宋代以後,禁火習俗逐漸消失,掃墓成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宋代理學大興,提倡孝道,所以就明文規定:從寒食至清明三日,各家各戶都要祭掃陵墓。這時,清明節和寒食節的習俗就真正融為一體。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2、從祈子到遊春

如果說清明節祭掃的習俗原屬於寒食節,那麼洗濯踏青、吐故納新的內涵,主要來自於上巳節。著名的《蘭亭集序》記載的就是魏晉名士在上巳日的活動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蘭亭序》

在美好的春光裡王羲之談到生與死的命題,思考生命之可貴。

現在很多學者認為上巳節的主要目是祈求子嗣。上巳節開始是三月上旬巳日為“上巳”,魏晉之後將上巳節固定到三月三日。這個日子與這一時期崇尚老莊哲學有關。在道家看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巳節,“巳”有子嗣的含義,而春季又是萬物孕育萌芽的季節,所以選擇“三生萬物”的日子祈求子嗣。在許多地方有“三月三,吃紅蛋”的習俗,其實就是祈求子嗣的習俗演變,就像很多地方添丁生子之後要分給親朋好友染紅雞蛋的風俗一樣。

實際上不僅是漢族,滿、苗、瑤族等20多個兄弟民族,也都過清明節。而且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的“清明節”都在農曆三月三這一天,說明上巳節的重要性。

魏晉以後,上巳節沐浴招魄之俗消失,逐漸轉化為曲水流觴(臨水的酒會)和踏青遊春等娛樂節目,比如《蘭亭集序》正是在名士的曲水流觴中產生的。由於時間與清明節臨近,又都是在郊外活動,上巳節的風俗就融入了清明節。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蘭亭序書法作品

四、向死而生——清明節的多重文化寓意

傳統節日承載著民族的記憶和文化。一個歷史悠久的節俗能綿延下來,是靠文化的傳承為根基。清明節之所以今日仍盛行全國,是因為其內容中有深入人心的文化根基。“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詩句裡包含的就是深厚的清明節文化意蘊。無論是已經消失的上巳節招魂儀式,還是流傳至今的掃墓祭祀、植樹、踏青、三月三吃紅蛋等習俗,一個節目裡能包含這樣複雜的內容,背後蘊含著孝親宗族文化、家國意識的傳承、民族情感的凝聚,對生命意識的崇尚·····這些都是民族文化和記憶的重要內容。

首先是關於祭祀。清明時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祖。而自古以來,祭祀活動,都是極重要的內容。

《左傳·成公十三年》曰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這裡的祀與戎都是祭祀儀式,祀是祭祖,戎是出征前祭社,因此國之大事就是祭祀。清明節是“尋根的節日”,清明的祭祀,讓每個人在祭拜時飲水思源,明白自己根系何處。

清明節是親情割不斷的精神慰藉,昭示著血濃於水的感情。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黃帝陵祭祖大典

由家族到國家,清明節也是一個凝聚民族情感、增強民族認同的節日。1912年民國建立後,孫中山派人赴陝西祭黃帝陵。1935年4月,國民黨政府把清明節定為“民族掃墓節”。1937年4月5日清明節,國共兩黨在黃帝陵共祭民族祖先黃帝,號召全國團結抗戰。

2020年的疫情,使這個清明節再次成為國家公祭日,為在疫情中犧牲的人們莊重地祭奠,全民族為之哀悼。這莊重的祭日也是在提醒生者,慎終追遠,尊重生命,繼往開來。

清明節,它的多重意蘊在於:於家,是親情的懷念;於族,是對根的眷戀;於國,是家國情懷的紐帶。清明節是一個向死而生、感悟生命的節日,也是一個歷史與現實交融的節日。

誰說傳統的習俗過時了呢?在萬物復甦、滿懷希望的春天,一方面告慰亡靈,感恩緬懷先賢和親人,同時植樹插柳,踏青遊春,迎接和希冀新生的希望……緬懷故人的凝重與享受春光的愉悅,兩者融合在一起,正是向死而生,立足過去、面對現實和未來的人生態度。這樣的節日習俗,正體現著“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詩意化的節俗撫慰著一代代人的心靈,並且代代傳承。正因為承載了世代中國人的孝親文化、家國情懷、生命意識,清明節成為彰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節日。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清明時分也是催護新生的節氣

結語: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清明節是人們緬懷先賢和故人的節日,也是一個新生與希望的節日。它是中華民族尋根的節日,也是一個親近自然、吐故納新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不僅是一個節日,也是一個靜心思考的節點,一個撫慰心靈的時節。清明節讓我們珍惜當下,不負春光,在撫今追昔中追尋生命的意義。習俗會隨著時代改變,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將一直延續。對先賢精神的敬重與繼承,對生命的敬畏與思考,對美好未來的追求······重拾清明,就是在節日裡重溫民族的精神和記憶。


“春風重拂地,佳節倍思親”——向死而生的清明節文化品格

2020清明節公祭

撫今追昔慰英魂,鑑往知來守初心。2020年疫情之下的清明節,提醒我們在感受春天的同時,也要慎終追遠、牢記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