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秋日奏鳴曲》伯格曼1978年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母親夏洛特(一個傑出的音樂演奏家),因投身於自己的音樂事業,與自己的女兒伊娃(嫁給牧師)和海琳(患重病)長達七年沒有見面,在母親的第二任丈夫去世之際,女兒伊娃邀請母親到自己的家裡來,常年缺乏情感交流的母女已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情感代溝,而這一次的見面,兩人最終攤開了自己多年埋在心裡的埋怨與怨恨......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沒有所謂的誰錯誰對

我不是學音樂的,對鋼琴曲更是不太瞭解,只覺得母親彈的肖邦序曲真的很美,影片也說了,母親一生都在致力於對這些序曲的研究,沒有人能比母親把舒曼協奏曲彈得更溫柔。母親本身就是一個演奏家,但是影片並沒有大篇幅的去表達母親彈的這些序曲是有多麼的美妙多麼的厲害,反而對音樂這塊點到為止,在這裡的音樂確實是畫龍點睛的作用。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影片幾乎只有一處對母親彈鋼琴的描寫,而且還是母女同框,為了表現女兒的神情變化。 本片的重點是在於描寫母親和女兒見面後的情感矛盾激發和變化。

首先看母親,影片可以看出母親也是一個從小就得不到自己父母關愛的人,她甚至連自己母親的樣子都記不起來,只有一些碎片式的記憶,她的童年本身就是缺愛的,因此她很難理解具體真實的愛與被愛,以至於長大有了自己的女兒後,不知所措,不會去愛和逃避現實,加上自己忙碌成功的事業,促成了母親稍強勢的性格,難以靜下心來聆聽和感受親人真正需要什麼樣的愛,以至於儘管母親曾經有一個月放棄自己的事業來陪伴家人,家人仍然感到不開心,因為母親表達的愛並不是家人想要的,母親只是一味的表達自己以為的愛,並沒有在意家人真正需要的愛。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再來看看女兒,女兒從小對母親是既崇拜,又畏懼自卑,又怨恨(感情很是複雜啊),崇拜是崇拜母親是個很厲害的音樂演奏家,畏懼自卑是因為女兒覺得相比於母親,自己又醜又笨,怕母親不喜歡自己 ,而母親練琴的不知疲倦和一絲不苟,導致了母親對女兒缺少愛和關心,女兒畏懼如果違抗母親的命令,會更得不到母親的愛。因此從小她都是處於接受和忍耐的狀態,什麼事也不跟母親說。愛最忌諱的就是:我不知,你不說。因此愛沒有對錯。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母愛和藝術不可兼得嗎?

也許這個母親有些特殊,它既是母親的角色,又是藝術家的角色,有人肯定會說中國有句古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和忠孝兩難全。從另一方面看貌似是一個性質的問題,自古以來有很多人討論這個問題,為什麼不能兼得?為什麼不能兩全?有人說不能太貪心,為什麼不要太貪心?這是好的方面呀,魚和熊掌都是好的呀,忠孝也都是好的呀,母愛和藝術也都是好的呀,為什麼就不能同時擁有,這好像只是能力問題吧 。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追求兩全,難道不是積極的表現嗎?如果真的要用貪心的話,那貪心用在這裡我認為是褒義。有能力的人不僅可以兼得,還可以三得四得,母親在這裡之所以沒有兼得,並不是她不想,而是她沒有能把愛處理好那方面的能力,這個能力她本身就是缺失的,因為她從小的生長環境,導致她沒有培育好這種能力,所以她不能兼得。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愛是要後天學習得來的。愛不需要天賦,愛需要練習。顯然這個母親沒天賦,後天學習也不咋地。母親不會愛,女兒當然也不會愛,就像影片裡說的:母親的的痛苦會變成女兒的痛苦,母親的失敗會變成女兒的失敗。母親是孩子學習愛的導師,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指引,電影裡經常放的那些精神行為性格扭曲的人,往往都是童年家庭環境導致的,因此家長在孩子面前就是一面鏡子,家長只有端正了自己的行為才能讓孩子學習。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愛本身就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但是母親最後說了那一段話:“房間的燈已經亮了,人們要開始做晚間要做的事,有人在準備晚餐,孩子在做作業我感到很封閉,我總是想家,但等我到了家,但是我發現我要的是別的東西。” 突然又矛盾起來了,我竟然有些同情母親,為何我覺得我能理解她,我能從語言中感受打她的糾結無奈與迷茫......可能愛本身就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吧,不能用具體語言來定義,只能感受,最後女兒貌似也放下了這麼多年的怨恨,兩人開始自己的生活,不知這到底是好結局還是壞結局,只能說這對於雙方都是最合適的結局吧!

《秋日奏鳴曲》:如果原生家庭能決定命運,那人生未免太過簡單

當然這個電影講的東西,以我的資歷肯定是不能完全理解的,只能淺顯的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可能言語會比較偏激幼稚吧,等以後再過些年再回頭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