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最近在聽四川師範大學張皓教授的音頻課,她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專家,講的課很貼近現實,也比較生動,值得我們家長多多學習。

今天聽到她對婚姻的理解和感悟,深深觸動了我,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慎重思考和孩子、配偶甚至自己生命的關係。

簡單來說,她首先對不婚者的態度並不是很贊同,其次她說了自己堅持二十多年的一個觀點:反對離婚。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從生命安全高度看婚姻。

先來看看一般時候,什麼人會選擇不婚呢?

第一種是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了傷害,對婚姻產生了恐懼。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他的爸爸結婚時並不喜歡自己的媽媽,在長達幾十年的婚姻裡,夫妻吵架、冷戰是家常便飯,他很討厭這樣的人生。

▷第二種是追求所謂的“自由”,只談戀愛不結婚。

比如說酒窩美女許晴,她就很享受這種“小公舉”的生活,50歲的人依然活得恣意妄為。

在談到對現下很多人選擇想脫單卻不結婚的現象時,張皓教授並沒有太多的說到人倫、社會需要等等這些常見的觀點,而是提出了一個令我吃驚的看法:為自己的生命安全多考慮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哈佛大學在2013年的相關研究中發現:結婚的人比單身的人死於疾病的可能性要低。

2002年,迪爾凱姆對全球815000個自殺案例進行了概率研究,他發現未婚人士的自殺率比已婚人士要高很多。

在一篇《自殺現象及干預研究的現狀》文章中指出,未婚者自殺可能性是已婚的2倍,而且在我們國家離婚人群自殺率遠遠高於在婚人群。

張皓教授說,青少年和老年比中年人自殺率要高,為什麼?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年人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他所承擔的責任比較多。

我則覺得處在婚姻中的人也是這樣的,婚姻中的丈夫和妻子都各自有自己的社會功能性,被別人所需要,也是需要我們好好活著的原因之一。

另外個人認為良好的婚姻狀態,從心理上來說不孤單,心情上來說比較喜悅,用一句俗話來說“活著有奔頭”,怎麼還會去想解脫的事情呢?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離婚不是說走就走的遊戲。

張皓教授說到不同意離婚的觀點時,除了上述生命安全度的考慮外,主要有下面三方面:

一、對孩子的影響很不好,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她說“爹是爹、娘是娘” ,誰也代替不了誰的作用,離婚後孩子要不少了爸爸的陪伴,要不少了媽媽的呵護。

即使離婚後兩人的關係還算融洽,對孩子來說都不可能再同時享受到父母的愛了。

1、媽媽給孩子的是溫暖,讓孩子舒適愉悅地生活。

“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沒媽的孩子是根草”,孩子的吃、穿用度大部分都是媽媽負責的。

老家有個孩子,在媽媽得病去世後,衣服總是髒兮兮的、頭髮總是亂糟糟的,學習也一落千丈。

不是他爸爸不好,而是因為之前他的生活都是媽媽打理的,學習是媽媽督促的,他的爸爸在這方面不擅長。

媽媽給孩子的永遠是溫暖的懷抱,無私的愛,讓孩子心靈上有依靠。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2、爸爸給孩子的是規則,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

我對張皓教授提到的一個案例很震驚,她說哈佛大學曾經對加州一個類似中國少管所裡面390多名少年犯進行研究,發現這390多個孩子沒有一個是父親在身邊的。

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父親對男孩子影響的文章,其實無論是女孩子還是男孩子都需要父親的陪伴。

父親的陪伴可以讓孩子得到冒險精神、進取心、更好的智力發育,對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也有益處,其中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帶給孩子規則性。

前不久看到網上盛傳的一個孩子踢打媽媽的視頻時,我就在想,孩子的爸爸在哪裡?這時候不是非常需要爸爸對孩子的嚴厲、對自己妻子的維護嗎?

這樣一個連媽媽都打的孩子,步入社會後難保不會帶著戾氣。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二、離婚是不解決問題的,再婚家庭更難經營。

張皓教授把前一段婚姻比作A卷,再婚比作B卷,A卷做不好,B卷也不一定能做得多好。任何一場婚姻中,可能會一方的問題更多一些,但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必定是兩個人都有問題的。

更重要的是維持再婚家庭比初婚家庭的難度要高得多:

1、最主要的還是孩子,無論是不是帶著孩子再婚,你的孩子、我的孩子終歸是不一樣的。

有一個姐姐離婚後,夫家開始時不讓帶走孩子,後來前夫再婚生子,卻又把孩子推了過來。

這時候這個姐姐也已經再婚,她的現任老公同樣容不下這個孩子,孩子成了幾個婚姻的犧牲品。

2、財產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得不面對的。

很多再婚家庭都有這樣的問題,你防著我、我防著你,雙方都互相覺得對方在財政上不坦白,或者嫌對方付出的少。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三、離婚沒什麼意義,而是應該每個人都理性、客觀地看見自己。

誰都有缺點,你敢保證離婚後就可以找得到更體諒、包容你的人?人首先要看清楚自己。

離婚是一場傷筋動骨的大戰,戰後的休養生息也會很耗精力,還不如好好經營自己的現階段婚姻。

“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是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張皓教授作為一個心理專家,她說自己看待問題很客觀,我覺得正因為這樣她才會有上面的這些觀點。

每集的音頻時間比較短,我想她並不可能全部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我看來:

首先,這裡面肯定不能包括家暴、背叛等這些類型的婚姻。

要麼一方受折磨,要麼雙方均受折磨,孩子生活在這種貌似完整婚姻的家庭裡也並不幸福,同樣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

其次,婚姻還是應該有感情基礎的,如若不然,假裝是不會幸福的。

小李和小林是典型的相親結婚,幾個月之內就從相識到了結婚的狀態。

婚前小李以為小林家經濟情況不錯,結果並不是那樣,小林還喜歡和朋友們出去喝酒、唱KTV、參加各種聚會,這些都是小李不喜歡的,本就不牢靠的婚姻基礎,兩年後小李還是提出了離婚。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另外,互相將就的婚姻只會讓彼此煎熬。

壓抑的家庭氛圍,看似完整的家庭,有爸爸也有媽媽,可家的溫度是冰冷的,孩子並不一定會幸福。

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爸爸、媽媽是一夥的,這種模式被專家們認為是更好的家庭教育模式,不要怕孩子會吃醋,在這樣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反而更懂愛。

張皓教授之所以反對離婚,我認為她是覺得在婚姻裡除了需要彼此容忍,也需要認清自己的缺點,如果連這次婚姻都還弄明白,即使再婚也很大可能過不好。


彤寶媽心語小結

夫妻之間有感情基礎的條件下,更客觀地認識自己,婚姻才能走得長久。

婚姻美滿與否不僅是爸爸媽媽幸福的基礎,同時也使在這個婚姻狀態下生活長大的孩子身心健康、幸福。

最後,用一句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結束這篇文章吧:

爸爸也許不必在生活細節上更多的照顧孩子,爸爸為孩子做的最偉大的事情就是愛好他的母親。

-end-

心理學教授二十年堅持反對離婚!爸爸做的最偉大的事是愛孩子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