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报本酬恩碑之记


掌故知鲁 | 孔氏报本酬恩碑之记


孔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宝库,留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尤其是庙内林立的碑刻,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是令人瞩目。

在崇圣祠院落东侧,立有一座明宣德五年(1430年)的石碑,高1.8米,宽0.85米。行书,20行,行42字。碑阴亦有文字,为弘治五年(1492年)刻制。此碑由三部分内容组成。正面,为《孔氏报本酬恩之记》,由时任三氏学教授张敏撰文,宣圣五十九代袭封衍圣公孔彦缙等立石;碑阴,上部为弘治壬子年,孔氏族长孔公璜书《报本酬恩记后》;下部刻有免除张温家族徭役执照。周边被石条镶嵌,顶为殿庑式,碑中有断痕。此碑虽低矮断残,貌不惊人,但却是孔氏家族中妇孺皆知的一通名碑。

这是一通怎样的石碑,它又有什么魔力让孔氏族人倍加关注?

此碑所载内容感人至深。文曰:

“水之千流万派也,其出必有其源。木之千柯万叶也,其生必有其本。……吾先世祖宗,昭穆族属其众。传至四十二代,有祖讳光嗣者,其室张氏,世为曲阜张阳里人。时值五代,四方弗靖,有伪孔氏孔末者,因世乱,心生奸计,意欲以伪继真,将吾孔氏子孙戕灭几尽。时光嗣祖任泗水令,生四十三代祖仁玉,在襁褓中。难兴之日,光嗣被害,祖母张氏抱子仁玉逃依母氏,得免其难。孔氏之不绝者如一发千钧,红烛片雪,几何而不为伪孔有也!吾祖仁玉母子虽脱臣害,向非外祖张温保养安全,其何以有今日乎?兹传五十九代子孙,族属之盛,绳绳蛰蛰,皆吾外祖张氏之所赐也,何敢一日而忘耶。张氏子孙家在张阳者,至今犹称为张温焉。今虽优待其家,恐后世子孙或有遗忘,不能以礼相待,甚非报本酬恩之意。兹欲立石于张氏之茔,俾吾子子孙孙,世加存抚……而又忧后世或有遗忘,欲立石以纪其事,……俾张氏知二姓骨肉之亲。”

原来,该碑两面记载的就是那段“孔末乱孔”的历史故事。

自汉高祖刘邦驾临阙里,以“太牢”之礼祭拜孔子以后,历代帝王对孔氏后人优渥有加。除授予其宗子世袭爵位外,朝廷还不时封赐食邑、给予特权,同时还免除孔氏族人的徭役。南朝元嘉年间,朝廷把居住于孔林附近的五户人家,充任洒扫仆户,专事孔林洒扫,代代世袭,可免除其徭役。这五户人家本不姓孔,但按当时仆随主姓的习俗,皆改本姓为孔,其中有一户主原本刘姓,名景,随之改为孔景。

唐朝灭亡以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它同战国争雄,三国鼎立,南北朝对峙的情况一样,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分裂。所谓五代,是指先后占据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同时,南方及北方某些地区先后出现了吴、南唐等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唐末,唐王朝在黄巢大起义打击下,已虚弱不堪,名存实亡。一些新旧军阀,乘机扩张实力,据地称雄。他们之间争夺地盘,互相吞并和撕杀,战争激烈而频繁,中原社会生产呈现出凋弊的景象。

特别是朱全忠与李克用两大军阀争霸中原二十多年,给中原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军阀混战的年月里,兵燹所及,“丁壮毙于锋刃,老弱委于沟壑”,中原地区赤地千里“僵尸蔽地,哀鸿遍野”。

乱世中的孔子后裔,情况更为不妙。不但爵位难保,而且还断送了性命。这一时期是孔族发展史上最悲惨,最黑暗的一段,嫡嗣被篡,爵位被夺,孔氏族人被屠杀殆尽。

这一时期,孔氏家族的人数虽然不算太少,但因外任做官或躲避战乱,他们多流散在外,定居于曲阜故地的相对较少,不足十户之家。此时,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社会动荡。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重视也远不如以往,家族内部管理的体制也被打乱。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因此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只是在唐天祐二年(905年),被任命为曲阜东邻的泗水县主簿。

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孔氏宗族胤佐无持,自以为孔姓,便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将生活在阙里的孔氏族人进行杀害,随后又到泗水县衙谋杀了嫡长孙孔光嗣。最终夺取了阙里家业,并取代宗主的地位,主持孔子祭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

经此事件,曲阜的孔子后裔几乎被杀戮殆尽,苟活着更是敢怒不敢言。当时孔光嗣独子孔仁玉刚出生九个月,恰巧被其母(一说乳母)张氏抱回在曲阜张羊村的外祖母家,躲过了当晚的杀戮。孔末得知后,为斩草除根率人追杀至张家,逼迫交出孔仁玉。此时,张家主妇张姥姥为了救圣人之后,忍受失子之痛,将自家与孔仁玉一样大的孙子交了出去,蒙蔽了孔末,救下孔仁玉。

从此,孔仁玉改名换姓,由张家抚养成人,九岁时便精《春秋》、通六艺。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有人上书皇帝:“曲阜令孔末非圣人之后,光嗣有子名仁玉,现育于外婆张氏家中。”揭露孔末窃取官爵,假冒嫡裔的真相,奏明孔子嫡系后裔孔仁玉才是合法的文宣公继承人。此时,在其外祖母家长大的孔仁玉已经十七(一说十九)岁了,博通六经,为人严整,处事果断。事闻于朝廷,乃杀孔末,授仁玉曲阜县主簿,主孔子祀事。长兴三年(932年)迁龚丘(今山东宁阳县)令,封文宣公。从此,断了十多年宗脉的孔子世家得以中兴,故而后世族人把孔仁玉尊为“中兴祖”。

孔仁玉为了报答张氏族人,亲自上奏皇上,恩准张家为孔家“世代恩亲”。张家的世世代代都成了孔府的恩人,张家的后人来到孔府,孔家人都必须以贵宾相待,并以此作为一项家规延续。同时,孔仁玉还特意用楷木做了一根龙头拐杖授给张姥姥,让她用这拐杖专门管教孔府衍圣公的一品夫人。并且还规定,张姥姥去世后,她的 “姥姥”称谓和龙头拐杖由她的长房儿媳继承。就这样,孔府中“姥姥”一职由张家世代相传。孔府上下及孔氏全族都称张家长媳为“张姥姥”,“姥姥”也就成了张氏家族的“官称”。此后,孔府每有重大节日,都请张姥姥等家人参加,而且都要坐首席。

这不禁让人想起我国著名“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他们的情节是何等的相似。

孔氏家族惨遭罹难,经孔仁玉奇冤得已昭雪,自此之后,孔氏家族才再度兴旺繁盛起来,孔仁玉被孔氏后人尊为“中兴祖”,确也名符其实。孔仁玉生有四子,长子孔宜,次子孔宪,三子孔冕,四子子孔勖。孔宪、孔冕二支两代之后失传,此后的阙里孔氏都是孔宜、孔勖两支的后裔。随着时代的推移,族众的繁衍,阙里家族陆续形成“五位”、“二十派”。

孔仁玉挫败孔末事,在孔氏家族中,历来认为是个大事件。孔氏后人认为如无此举,则真正的孔氏后裔永不翻身,伪孔的尊位将永远保持。日后,真孔、伪孔区分甚严。《孔子世家谱》特刊入《伪孔辩》,以明示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